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六十七)传统史书中的土木堡之变

(六十七)传统史书中的土木堡之变

关于土木堡之战的历史资料,其实都是一些文学化的,甚至是政治宣传的内容,所以史书那么一写,我们那么一看,就可以了。

在传统史书中,宦官集团就是一个脑残的、邪恶的集团;所以土木堡之战的失败,必然是因为大宦官王振,干了一系列脑残的、不可理喻的事。

换而言之,只要王振的智商,比幼儿园的小朋友高一点点,肯定就可以避免这种失败。

所以,大家在转述这段历史时,通常总会有着满满的廉价优越感。

总而言之,王振就是一个大傻X。如果换我上去,肯定比他强一百倍。

众多历史学者,有这种优越感,比较正常;因为,这些人怎么也上过大学啊;而且也堪称读书破万卷。

众多有X格的历史爱好者,有这种优越感,也比较正常,因为他们即使没有上过大学,肯定也是成年人。

问题是,随便拉出一个初中生,甚至是随便拉出一个小学生,都是满满的这种优感,自然会让我感觉,这种历史内容,也就是一些历史段子。

在分析相关历史时,我们先看看王振是什么人?

明宣宗非常宠幸王振,否则,绝不会让王振一直领衔侍候太子朱祁镇。

明宣宗,那可不是一般人。因为,无论是当时的文化人,还是后世的文化人,都认为他绝对是一个优秀的统治者。

明宣宗让王振领衔侍候太子朱祁镇。你说王振在明宣宗的眼中,是什么形象?

要知道,以当时的权力格局,领衔侍候太子的宦官,以后没有意外,都会成为帝国的首席执政官;其地位之高,不要说各部主管了,就是内阁大学士,通常也低他一头。

一个宦官能领衔伺候太子,无论学识、见识、能力,肯定都会辗压普通大众的。

第一、他处于权力顶峰,天天接触的到的信息、处理的事;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通常只能靠想象与猜测。

第二、他必须得时刻证明自己非常优秀,否则,皇帝不可能让他一直处于那个位置上。

如果皇帝死的比较早,太子年龄比较幼小,领衔伺候太子的宦官,虽然不是托孤重臣,也有托孤重臣的意味。这样的宦官人选,你说皇帝在选择的时候,能不慎重吗?

明英宗9岁上位。

当时真正的幕后大佬是太皇太后,下面还有德高望的阁臣杨士奇、杨荣、杨溥。

杨士奇、杨荣、杨溥在明成祖时代,就都在权力中枢工作;历经太宗、仁宗、宣宗、英宗时代,都在权力中枢任职,堪称四朝元老。

王振作为宦官系统的首席大佬,常年与他们参与重大决策;在这种背景下,王振稳想一直稳坐宦官系统第一把交椅,那可不是一般的难度。

象王振这样的人,我不敢说他肯定是国家栋梁,更不敢说他肯定不会犯错。

但是如果说他在率军出征时,会犯下各种不可理喻的错误,也未免真是把历史当童话故事看了。

在传统历史书中,明军回师的时候,只要按正常路线走,肯定能顺利退回北京城。

但是,王振是蔚县人,所以就想风风光光回家乡走一遭。于是,就绕道从蔚县走,这样一折腾,本来就耽误了行军时间。

更可怕还在于,王振率军走到了半路,忽然又想到,这么多人马进入自己家乡,肯定会把自己家乡的庄稼都踩坏。如果是这样,本想回家乡显摆一下,却难免会让家乡人痛骂。

于是,他就又决定绕道从宣府方向走。

《明史》是这样记载的:振初议道紫荆关,由蔚州邀帝幸其第,既恐蹂乡稼,复改道宣府。军士纡回奔走,壬戌始次土木。瓦剌兵追至,师大溃。

这一里一外,已耽误了太多时间。

更神的还在于,到达土木堡,再向前走20里,就是怀来县城。大家都希望赶紧到怀来县城驻扎。

但是,因为王振还有一千车辎重没有到达,就一意孤行的,非要在土木堡驻扎。而土木堡这个地方,没水没草、也没有工事,所以引发了滔天大祸。

《明史》是这样记载的:次日,至土木。诸臣议入保怀来,振顾辎重遽止,也先遂追及。

王振不顾大家死活,一心要等的那些辎重,到底是什么东西?

大家显然倾向于认为,这是王振的私人物品。王振为了等自己的私人物品,就故意延误行军时间,你说他该死不该死?

《明朝那些事》是这样写的:八月十日从宣府出发,明军用三天时间赶到了土木堡,这里离军事重镇怀来只有二十五里,只要进入怀来,所有的人就都安全了。

下面的事情我想我不说大家也能猜得到,又有一个人反对。这个人还是王振。他如同以往一样,找到了一个理由,不过这个理由一点也不高尚。“我还有一千多辆车没有运到,大军暂时不入城,就在这里等待!”

如果类似内容可信,那王振的智商,得低到什么程度?

如果类似的内容可信,明英宗的智商,得低到什么程度?

因为,我实在无法想象,一个智商正常的人,会干出这种事。

我们必须得知道,小皇帝9岁上位,23岁御驾亲征。

这意味着,王振在权力中枢主持工作14年之久。

王振这样的人,那就是标准的,吃过猪肉,更见过猪走。而且身居高位如此之久,说他还是一个暴发户的嘴脸,也未免把他说的太不堪了。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先作为俘虏,在蒙古人那里呆了一年多时间,受尽各种困苦;后来,又在作为尊贵的囚徒,在南宫中被软禁了七年之久,感受到了各种绝望。

如果当时的失败,真是因为王振胡折腾出来的。你说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明英宗想起王振时,会是什么感觉?我想,肯定会恨到骨头里,因为没有这个死太监,他就不会陷入这种万劫不复的困境中。

问题是,明英宗复辟后不久,就给王振平反了,并给王振立祠,题词曰“旌忠”。

换而言之,明英宗从来不认为,土木堡之变的失败,绝不是王振折腾出来的。

土木堡之变,到底是谁折腾出来的?明英宗显然认为,这就是自己重用宦官集团,惹得官僚集团争风吃醋,才弄出来的。

明英宗还未率军出发,整个官僚集团,就遍布反对的声音

因为皇帝御驾亲征,竟然让一个大宦官全权负责这次军事行动,这叫什么事?

这种事,翻开历史,它也是独一份的啊;关键是,如果这次军事行动,取得了胜利,宦官集团以后得牛X成什么样啊?

明英宗率军出发后,整个官僚集团更是遍布反对声音。

甚至有人计划,通过击杀王振的方式,迫使小皇帝中止这次军事行动。但是因为类似的行为,实在和造反没有多大差别,所以终于因为没有人敢响应,只好做罢。

但是,各种消极殆工的事,一直不间断的发生。

当然了,许多人的消极殆工,非常合情合理,因为很多人是文职官员、而且年事已高,行军途中,突然遇到恶劣的天气,感觉身体吃不消,这很正常啊。

当然了,大家在拿这种理由说事时,通常更会强调,皇帝都不辞辛苦,我们作为臣子的人,有什么理由报怨辛苦呢?

问题是,您是皇帝,您怎么可以以身犯险呢?换而言之,我们回去吧。这种事,您交给军事统帅就可以了。

总而言之,皇帝!您可千万不要再这样,继续任性下去。当然了,如果您一心想死,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也绝不会离您而去的。但是,您得为太皇太后、太后着想啊;更得为大明帝国着想啊!

在王振的强硬的压制下,这些反对声音,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但是暗流却一直在下面汹涌。

问题是,太多的不满情绪存在,永远是非常危险的事。

大家都不满,最容易出现的事,就是大家一块磨洋工、消极殆工、各种不配合;关键时候,肯定会掉链子的。

军队作战,大家都是其中一的一份子,这样做,有多危险、后果是什么?

想一想,也太可怕了。

但是,身陷其中,谁敢说自己能免俗呢?

毕竟,这样虽然很危险,但是它肯定会有事吗?实在未必!

大家最希望的事,自然是看看大宦官王振的笑话,看看皇帝的狼狈样,然后有惊无险的退回北京城。

问题是,这种事,谁敢说有谱呢?

大家最后就是看着眼前的北京城,却无法返回了。

土木堡的位置,就在下图那个红圈的位置内。 大家看一看,它距北京城,有多远?

而明军,最后溃败的原因是什么呢?竟然是因为发生了后勤危机!

为什么会发生后勤的危机呢?

据说是因为大宦官王振,为了等自己的一千车私货,就执意在土木堡安营扎寨。

关键是,土木堡真是一个好地方,要工事没有工事;要水草没有水草。所以,明军被困土木堡两天后,全军又饿又渴,然后就玩完了!

虽然说,土木堡20里外,就是怀县城。

虽然说,土木堡15里外,就有水源。

但是,50万明军,就在这个要啥没啥的土木堡,被两三万蒙古军,围困的又饥又渴,然后全军溃败了。

我小时候看这段历史,就觉得王振太弱智了。

因为让我率领50万大军,就算我想在土木堡驻扎,我也会派10万、20万、30万大军,把周围的有利地形、交通要道、水源、城池都占据了啊。

怎么会让2万敌军,轻易抢占附近的水源呢?

怎么会让2万敌军,轻易接近我的指挥中心呢?

我小时候看历史,不只是觉得王振弱智,而是觉得大部分帝王将相,都非常弱智。

相信大部分看历史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

我们看到的历史,为什么都会是这样的内容呢?答案很简单,历史是上层建筑。

这一节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土木堡之变的历史背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