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想象的继续
完成这个想象的作文,我是借助何捷老师的教学思路来完成的。
先是复习整个单元,鲜明地提出,大胆是想象的过程,奇异是想象的效果。然后就教材上出现的作文题目和学生聊一聊。接着,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快速地写出故事。写完之后,按照何老师的三个方法:写好让人觉得奇异的第一句、写好让人觉得奇异的第一段、给故事添加主人公,指导学生进行补充完善和修改。
因为昨天的课堂,孩子们投入度很高,所以在第一个交流的环节进行得很顺利。接着,就出示教材上的题目,学生读。我发现,学生读的声音有些拖。
“谁能把题目读得让人一听就觉得有故事?”
一个男同学起来读:“最好玩的国王。”把“最好玩”三个字读得有些重。
“说说你为什么把'最好玩’三个字读得这么重呢?”
“国王不是都很忙吗?这里怎么说好玩呢?他做了什么让人觉得好玩呢?”
“嗯,有疑问,说明故事正在形成。”
一个同学起来读:“手罢工啦!”把“罢工”读得很重。
“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我想知道手为什么罢工呢?”
“是的,一定有故事发生。而且,罢工之后,又会带来些什么呢?”
最带给孩子们启发的是,一个孩子起来读:“一本有魔法的书。”把“魔法”读得特别重。
“这是一本有魔法的书,到底有什么魔法呢?”
“她可以教给我们知识。”
“这不算魔法。”
“画什么就可以到得到什么。”
“这是有魔法的笔记本。魔法书,是不是可以看到什么就能够得到什么呢?”
“这本书可以带着我们去到书中的地方。”
“打开这本书,我就变成了故事中的一个人物。”
接下来,就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快速写下自己脑海中的故事。在这个地方,我明显出现了操之过急的情况。在何捷老师的课堂上,他也是这样处理,但是他在读题目时的铺垫是足够的。虽然,我和孩子们进行了对话,想要打开孩子们的思路。孩子们也的确提出了故事的雏形,可是我没有在点评中,有效地让孩子的思路更加深入。
比如:
一个男同学起来读:“最好玩的国王。”把“最好玩”三个字读得有些重。
“说说你为什么把'最好玩’三个字读得这么重呢?”
“国王不是都很忙吗?这里怎么说好玩呢?他做了什么让人觉得好玩呢?”
这里可以追问孩子:你想到了国王本来该忙什么?结果在做什么?同时把“本来该做什么”“结果做什么”板书在黑板上,给孩子提供思考的路径。
比如:
在孩子说到,“打开书,就能让你成为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时,追问孩子:你打开的是哪一本书?你成为了故事中的谁?你想让故事怎么发展?
在这一部分,沉下去,才能让学生快速地写出自己心中的那个故事变得顺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