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垢·坏习惯
上周俩娃做卫生时开跑,而且是第二次、第三次了。以前都只是教育教育算了,这次再算了,开跑的娃依然会开跑,不开跑的娃可能也要跟着开跑了。
早上到教室,我问俩娃:“你们觉得怎么办呢?”
一个娃闷着不说话,另一个娃说:“我要把卫生轮次表抄下来,贴在自己语文书上,这样就不会忘了。”
我否认了他的这一说法:“这只是对自己以后的提醒。而且说到不会忘,我不认为你是真的忘了。我们班的卫生轮到就做一周,而且是从上学期就开始的,你心里是很清楚的。周一,你提前离开了,我就已经提醒了你。我想问的是,现在怎么办?违反了规则,怎么惩罚?”
俩孩子都沉默了。
“你们俩想不出来,我就替你们想。你们俩中午留下来,把教室后面墙根清洗干净。”
教室的墙根是教室积垢最多的部位,孩子们的力气本来就不大,拖把从来都只到墙边。脏水灰尘在墙根积了不少,需要定期清洗才能干净。以前,都是我亲自动手,借此机会,看看他们到底能不能清洗干净。
他俩没有异议,我面向全班宣布:这两位同学因为没有完成自己卫生任务,必须接受惩罚。惩罚就是中午留在教室清洗教室后墙根。以后,请大家严格执行卫生打扫规则,保质保量迅速地完成教室打扫。如有再违反,那肯定就不只是做这点清洗。
中午,俩孩子在我的指挥下,花了差不多40分钟,将墙根彻底清洗干净。
尘垢是可以清洗干净的,只要掌握方法,下着功夫。清洗尘垢只是此次活动的目标之一,更重要的是借此惩罚不完成自己卫生任务的行为。那么,面对班上同学的坏习惯呢?卷面不整洁,涂污比较多,作业完成马虎甚至不按时完成作业,这些坏习惯呢?也应该是有方法纠正的。
回想之前的方法,都比较讲究科学和所谓的正确目标:重做或者补做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这个知识。这样的时间长了,娃是不是也觉得违反规则的成本很低?所以不会思考改掉坏习惯。只把知识作为目标,会让孩子更加被动接受目标。导致长时间得不到改正,甚至更糟。
对于长期犯这样错误的娃,是不是目标应该变为:通过一些非比寻常的手段帮助娃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改掉自己的坏习惯。从唯知识论变成过程论?
尘垢不是一天堆起的,可以瞬间清洗,都需要花大力气和装备加持;坏习惯也不是一天惯成的,不可以瞬间清洗,当然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和更好的装备(手段)加持。
加装备、换手段,走着瞧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