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抖音洗脑的女生爱情观还有救吗?
作者丨挪威
来源丨挪威TALK(ID:New90hour)
前几天朋友和我说到他的感情状况。
给我发了一段他女朋友发给他的文字:
「我本该端高脚杯的双手和你在出租屋里洗碗,我本该穿高跟鞋的脚穿着平底鞋陪你一起挤地铁,我其实可以过得精彩很多很多,看更大的世界,但在你身边围绕,可你至今都没有为我真正付出过…」
看到这段话时,我感觉一股浓厚的抖音风袭来,这样的文案在抖音上层出不穷,内容基本都是一些很精美,很名媛范的场景。
我当时就问:'她需要你付出是什么呢?'
朋友说:
'她想换个新款的苹果手机,希望我可以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她,她暗示过我很多次了。可是我觉得我们当下 应该考虑一下之后的生活了。比如结婚,安家,过日子,所以,我想抓紧时间存点钱。她生日那天我和她吃了个饭,送了一条围巾,然后我们就吵架了,她就给我发了这段话。'
朋友继续说:'我很真实的告诉了她,我们现在真的没必要去强行过我们还过不了的生活 。但是她说我给不了她想要 的,打算分手。'
没忍住好奇心,我问了下男生关于女孩的收入。
然后我说:
「你还可以给她想要的,比如给她自由,当然,也给你自己自由,而且我认为你这份自由更珍贵。」
自由也分等级,有些自由其实更珍贵,是基于独立与现实,而不是幻想和索取。
我觉得成年人,无论男女,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朋友们,被施予的自由是真正的梦幻泡影,鬼都不是。
之后的话题,就转到了一些关于抖音爱情内容上来了,他抛出了这个问题:
「抖音洗脑了当代女生的爱情观吗?」
01
这样类似的话题之前网上就已经有很多了,说实话,用【洗脑】这个词好像不太好,但是想了想,似乎也找不到更贴切的了。
「洗脑」这个词带有很大程度的强制性,但从字面意思看,这种强制性来自第三者的暴力。
而抖音的【强制性】则更多的是自我选择,自我沉迷。
我们应该都刷过视频,都知道,沉浸在视频中的爽感是很难中断的。
抖音的内容有很明显的三种特点:
第一、巨大的时间投喂机器
你大把的时间投入其中,并且没有知觉。
你想着这次就刷半个小时,等你停下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两三个小时了。
你也可以记录一下,自己每天要花多少时间在其中。
第二、前所未有的内容沉浸感
全屏幕呈现,简单而重复的音乐旋律,稍微精美一些的画面,能把你整个人拽进去。
拽进去的意思是,我们似乎完全融入内容当中,而并非作为外界客体而存在。
这是一种「自我缺位」的状态。
一般情况下,只有长篇爽文小说才能做到,但抖音同样做到了。
第三、是抖音内容本身的特点
首先是高频词持续不断的高潮刺激,15s之后又是15s,再是15s,若你不喜欢,随手就可以划走。
内容可以快速选择,成本极低,但是情绪的渲染又非常到位,再加上大数据统计之后的推荐,你刷到的永远是最戳你的。
其次是基于视频停留时长的算法推荐。
这是一种能有效判断你喜欢哪些内容的算法体系,好处是精准推送,坏处是很容易形成信息茧房。
当我们永远只能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时,信息茧房就出现了。
意味着一切新获取的内容,其实只是在固化我们已有的认知和观念。
再加上「自我缺位」的状态,在潜移默化之下,影响与改变就发生了,这个过程我们自己都未必意识到。
仿佛像种下一颗种子,新内容是养料,此后的过程就是不断给种子喂养施肥的过程。
终于,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深度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
当然,这未必是一件坏事。
而真正的问题是:
这颗我们花了大量时间被种下的「种子」,究竟是什么种子?
02
这样的感受有对错吗?似乎没有。
你很难作价值判断,因为脱离真实情境的价值判断没有意义。
而我们刷到的抖音某些爱情观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有真实情境,说明白 点就是脱离了实际生活。
毕竟视频有时长的限制,所以根本很难有前因后果,很难有实际情境,只能不断的渲染情绪,制造有冲击力的画面。
端高脚杯有错吗?
穿高跟鞋出入名流,奢侈品牌傍身有错吗?
其实没有,对吧,你怎么知道对方不是富二代?
但对于一个普通工薪阶层的情侣来说,这种要求,是不是太过分了?
是不是可以称之为幻想了?
后来我找到一个贴切的词形容它们,形容那些种子,「悬空」。
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高端大气,但其实它们离大部分普通人太遥远太遥远了。
但它又用洗脑的话术,强体验感的视频等等方式灌输到普通人的生活中,让他们觉得这些东西是普遍存在的,大部分人的爱情故事都是这样的。
我们要知道,这样的内容看多了,就会慢慢忘记了自己生活原本的模样。
我们甚至会忘记自己还是一个正在努力的普通人。
用「洗脑」这个词或许有些严重。
但抖音确实给很多女生灌输并且夸大了那些【悬空】的爱情观,让很多人沉迷其中,忘记了原本的生活。
甚至对当下的真实生活产生了否定和厌恶。
所以你能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择偶标准,当然这也没错,但我们这代人似乎越来越少听到那些朴素而真实的相爱故事。
它们缺失了吗?
不复存在了吗?
可能只是被信息茧房过滤掉了,大概我们都更关心标准性的问题。
03
所以这个话题的真正价值在于:
我们该如何摆放爱情和生活的位置?
爱情和生活紧密相关吗?
是衍生物吗?
还是说,生活应该不断的迎合爱情?
我觉得,爱情并不是生活的主体,它也不应该高过生活,它应该融入生活。
先有了两个能够独自经营好生活的人,然后才有火花四溅的爱情,有了共同的目标和计划,最后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我们没有办法一直踮着脚去够悬空的东西,那样太难受了,一段高于生活的感情,不如放弃。
理智的单身,胜过疲惫的迎合。
点个【在看】,希望我们都能明白,相爱应该是在生活中共同努力,创造出你们的亮光,而不是拼命去够别人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