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医都有不同的气场,吸引着不同的病人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上大学实习时,就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针灸科实习,科里有许多位针灸大夫。其中有位很强势的女大夫,大体相当于职场女强人之类,还有一位男大夫,平时非常平易近人,脾气较好的那种低调大叔。当时因为科室床位紧张,一开门患者们就蜂拥而上抢床位,很有意思,那位女强人大夫的病号抢起床位来也很凶猛,而那位低调大叔的病号则显得很老实,有时明明到手的床位,也被那位女强人大夫的病号活生生又抢走了。
其实每个中医都有不同的气场,吸引着与其脾气秉性都很相似的患者群体,气味相投,按照古人的话法大体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吧,类似物理学中的共振现象。所以,患者群体也往往是医生自己的一面镜子,有些医生整天对着病号发牢骚,一大堆委屈,说白了很可能就是讨厌自身或自卑心理的外在反映。
有些医生喜欢吹捧别人,其患者也多是喜欢吹捧于他,用尽各种语言。有些医生不会花言巧语迎合别人,其患者也多是实实在在的可交之人。不喜欢恭维别人的医生,大体就是类似笔者这样的,情商通常认为比较低,也不喜欢被患者恭维,如果被恭维几句就会显得很不好意思,如果再过度夸张恭维几句,就会如坐针毡,浑身不自在,坐不住。
可能由于自己成长经历的缘故,农村原生家庭出来的孩子,落地青岛,一切都靠自己,所以我的患者也多是外地留青的青年知识分子,年轻有为,并且许多都来自于农村,各个行业都有,都是精英骨干,并且都通情达理,素质较高,沟通起来很容易,头脑清醒,分析问题客观。气场相投,治疗效果明显要好,并且看病的过程如行云流水,虽然看病也很累,也很疲惫,但是没有那种厌倦的感觉。比如前天下午我接诊了接近90位患者,看到晚上八点才看完,虽然坐在那里六个小时肢体也累,脑子也累,但是心里很平和幽静,没有一丝的厌倦。
其实一个中医接诊患者多了,看到患者眼神便能得知许多信息,最起码气场相投不相投一眼便知。有些老年患者看中医,看到对面是年青中医,打心底就是排斥,气场不相投而已。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那种道德败坏的人几乎没有,寥寥无几,所有的矛盾或者误会大多来自于气场的不合。再好的医生也会有患者说不好,再好的患者也会有医生说不好,再坏的医生也有患者说他好,再坏的患者也有医生说他好,秦桧也有三个好朋友。气场不相投的患者,即便明明有效,甚至效果很好,当面称赞恭维大夫,背后却闲言碎语捅刀子,表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多见于小市民心理人。
所以,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患者看病要找气场相合的大夫,这样疗效会更好。医生也没必要粘住患者不放,留下那些气场相合的,劝走那些气场不合的,这样就会少了许多误会与不必要的纠纷。气场相投,踏踏实去看病,相互配合,而不是医患都活在战战兢兢的猜忌与怨恨之中。
但是,绝大多数医生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都没有勇气这么做,归根揭底还是为了那点利益,怕影响患者数量,或者身在江湖不由己。其实,能把气场相投的患者吸引来,患者就不少了,够忙乎了,并且还能身心愉悦看病,活的洒脱逍遥。把那些气场不相投的患者“劝走”,其实对患者也是好事,毕竟大家都不是神医,说不定人家就能因此遇到气场相投的好医生,疗效更好,利人利己。按照《黄帝内经》原文就是:“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