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锋:当前垃圾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关键点
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在社会化、市场化等方面开始新的尝试,但是覆盖面不高,工作推进难度较大。
研究发现,当前垃圾分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法治滞后,且缺乏操作性
当前社会通常把垃圾分类投放视为一种公益行为,以鼓励为主。对垃圾分类没有设置基本的底线,法律缺位,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和约束机制。
(2)居民垃圾分类认知度不高
多数市民分类意识不强,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不够全面深入。居民对社区的宣传设施视而不见,不少人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3)生活垃圾治理成本费用机制缺乏
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不完善、收费主体不统一、征收标准过低,收费的强制性和规范性不够强,未能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
(4)财政投入未能覆盖垃圾全生命周期
城市公共财政对垃圾分类未能给与高度支持,仅停留于“清运”层次,未及真正的无害化处理,遑论分类。
(5)资源化、产业化水平低下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经营能力羸弱,盈利水平低,产业链残缺,市场发育不健全。垃圾分类之后,再生资源缺少出路,通过市场机制带动回收产业效果不显著。
(6)垃圾治理的共识基础薄弱
居民和市政环卫部门之间缺乏信任,没有合作。两者陷入囚徒困境,互相抱怨。
垃圾分类的几个关键点
(一)多方着力,破解居民的“高意愿、低行动”难题
通过多年的宣传普及,一些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知识有所知晓,但是仍然存在“高意愿、低行动”现象。知而不行是大多数居民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垃圾分类行为的实现取决于三大因素:主观因素、客观条件和刺激性措施,即情境因素、行动便利性以及个体的认知和态度。
宣传教育固然能够解决认知层面的问题,但是从认知到行动,需要一系列的转化环节和外部因素。在个体方面,第一阶段需要解决从认知到“说服”的问题,即“我知道”但是“我不听”;第二阶段需要解决从接受到行动的问题,即“我同意”但是“我不做”。
创新扩散理论提出,创新事物的累积扩散程度总体呈S型曲线形态,即一开始只有少部分的先驱创新者(2.5%)和早期采用者(13.5%)接受,接着早期大众开始接受(34%),再接着晚期大众开始接受(34%),最后还有约16%的“迟缓者”较晚甚至永远难以接受(见下图)。在创新扩散的前期,迅速累积10~20%的“早期采用者”将可能成为创新扩散的关键转折点。
把居民的垃圾分类认知变成行动,需要多方着力,着力点可概括为:法治的压力、市场的拉力、舆论的推力。通过建立健全法制,强制约束垃圾投放行为;通过经济手段激励垃圾分类,包括对高标准分类的奖励和垃圾收费;通过营造健康文明的社区环境、传递正能量、树立正确荣辱观等方式,形成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