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幸福和快乐是人生唯一目的吗?哲学家杜威和王阳明有类似思想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集大成者:约翰·杜威。
前面我们介绍了美国两位实用主义哲学家,一位是皮尔士,一位是詹姆士,他们都是美国早期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则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因为是他构建了实用主义的理论大厦。
前面我们讲到,传统的哲学,从古希腊开始,是一门追求真理的学问,而且探寻的都是最根本、最普遍的问题,比如宇宙万物的本质是什么?真理是如何来的?我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等等这些比较抽象的问题。
从古希腊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哲学、到中世纪的宗教哲学,再到近现代的理性主义哲学,哲学似乎越来越抽象和晦涩难懂。哲学的根本目的是“求真”,人们对这种思维模式习以为常了,但是很少去反思,为什么要“求真”呢?杜威的理论真实对传统哲学进行了反思,他是如何反思的呢?
杜威发现人类早期的精神活动,并非真正,或者只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换句话说,类似哲学这样的精神活动,是为了达到“更好地生活”这样一个目的的手段或者一种工具而已,这是他实用主义哲学的根本出发点,所以他的实用主义哲学,也被称之为“工具主义哲学”。
杜威发现,在远古时代,人们从事很多精神活动,比如祭祀、宗教、图腾崇拜等等,是在当时人们对大自然没有充分了解,而产生了恐惧和不安。古人为了消除这种恐惧,并且更好地生活,所以人们借助于这些精神活动来追求内心的安宁。
所以,杜威对传统的哲学思维进行了改造,他说哲学不应该只关注真理问题,更不应该把追求永恒不变的 “真理”当成唯一的目标。哲学家应该回到现实,回到生活中,所以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
当然,说到“知行合一”,我们今天都知道,这是我国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不能确定杜威是否借用了心学思想家王阳明的思想,但是他对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启蒙的确有很大的贡献,杜威1904-1930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教职,直至退休。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教职期间,也曾到访过中国,见证了五四运动并与孙中山会面,培养了包括胡适、冯友兰、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等一批国学大师和学者。
好了,我们还是回到杜威的哲学思想上来,杜威强调哲学不应该只关注于“真理”,而要更关注哲学如何为生活带来的实际价值和意义,这其实也显露出了杜威哲学思想的实用主义精神。
关于真理,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工具主义真理观”,在真理问题上,杜威基础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的真理观,也就是判断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在于它是否具有“有用性”。
在此基础上,杜威进一步提出了“工具主义真理观”,观念和思想是指导行为的工具,就像筷子和勺子是吃饭的工具一样,一种思想和理论是否为真理,在于它是否能指导人类的实践,并获得实效。
所以,杜威的真理观并不是探讨“真理是什么”这样的话题,而是关注我们追求真理背后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简而言之:真理是行动的指南。

那真理是如何指导人类的行动的呢?

杜威提出了五个步骤:首先是感觉困难或者发现问题;其次是确定困难或者界定问题;第三是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各种设想;第四是对各种设想进行推理和演绎;第五步是去验证自己的设想,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杜威的哲学思想具有典型的经验主义色彩,他认为人们的知识是始于经验的,和传统的经验主义者不同的是,杜威认为我们追求真理和知识并不是真正的目的,而只是获得“更好地生活”的一个工具和手段。
另外,杜威的经验主义和传统的经验主义相比,“经验”一词的涵义也有所不同,传统的经验主义者所说的“经验”是指纯粹的个人认知,是独立的和静止的。但杜威认为,经验应该是动态和变化了,另外经验不仅仅是个人的认知,还应该包括个人感受到的喜悦、苦痛、作为等等个人情绪,以及一个人表现在环境中,对某一情境的整体反应。
在杜威的哲学思想中,除了经验以外,“历程”也是一个重要的标签,杜威认为,从生物演化的角度看,个体是在一个发展的历程中,从发展自身的角度看,生物个体的发展就是它本身的目的。其实,杜威的这种哲学思想,是受到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杜威1859年出生,而这一年达尔文发布了著名的《物种起源》,在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法则。生物进化充满了随机性,也是一个缓慢变化的“历程”,生物是在环境中,不断提高适应性,获得进化的,杜威的哲学思想也显然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所以,他提出了一起人类的经验以及,人类获得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历程”,知识或真理也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比如我们说“健康”这个词的时候,就不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的词。要健康,就得从事各种的活动:健康检查,熟读有关健康的书籍,培养健康有关的各种习惯,实践各种健康的活动,摄取营养的食物,选购食物等等。这些都是活动,是一个历程,不只是一个静止的、认知的健康名词而已。它实际上是串连成一个发展的历程,我们对健康的认知与理解,实应掌握其动态的历程或各种活动,才更能实在而具体。
杜威以“经验”与“历程”作为他哲学思想的两个基本的概念。一方面强调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也强调真理只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对于知识或者真理的理解,杜威将其落在了工具主义上。他不赞成传统上对知识的“旁观论”的说法;也就是说,他不认为获取知识在于知识本身完全是客观性的外界存在物,从而误以为知识可以脱离认知主题。他认为这种“旁观论”的视角,完全忽视了认知者与知识之关系的建立,也忽视了知识与认知者之间产生的相互作为,这也他也进一步将“知”和“行”结合在一起,强调“知行合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