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0后硬核青年:中国人饮食教育太少了,我就做个启蒙者吧!

给「素食星球」“标星”吧👆,方便持续接收我们的文章哦!
我们见到大熊的时候,他正在门外的阳伞下坐着。一看到我们,立即起身打招呼,声音很有磁性。他的笑容阳光爽朗,态度谦逊又温和。
不过,在见到大熊之前,编辑部却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几天前我们收到了几份来自大熊的资料,里面清晰地写着大熊素食的原因。这样几份文件,我们却断断续续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才读完:
维特根斯坦:不是向内探究,而是外现和环境。你的饮食选择,你的外在形象,就是别人眼中的你,而不是你自己的内在。
坚持减肥、贪图美食不是自由,而是他律,真正的自由要靠自律(康德)。
主动限制自己的饮食选择,反而能够跳出被自控力裹挟的怪圈。
康德的第三条二律背反,遵从欲望的自然与理性的应当。
健康的身体、积极的从事、美好的环境,这些是快乐心情的本然位置。而且,我快乐,不仅与我的健康、我的积极活动连在一起,也与他人的健康、积极活动与他人的快乐连在一起,所谓“与人乐乐”。若从这种自然联系中抽离出来,与健康洋溢的整体状态脱节,快乐就变得孤立而残缺,它就不那么好了。一味求乐就是如此。 ——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
……
采访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只有一个要求——希望智商不要被碾压得太明显。
01
硬核学霸
大熊是个90后,至今已经全蔬食4年了。他有一个外号叫“文献熊”,你大概也感受到了,这名男同学的硬核。
  • 吃素当机立断:从每周吃一顿炸鸡到决定吃素只用了一次纪录片的时间,此后再没碰过肉蛋奶。

  • 减肥毅力非凡:吃素后从210斤到160斤,4年减重25公斤。

  • 没事儿主持个线下活动:独立主持5场线下观影会,合作主持10余场线下观影会。

  • 有空做做翻译:译制纪录片《统治》《让我们成为英雄》《最后的猪》。

  • B站上科普素食:发布影片66条,获赞1.9万。

  • 环保贯彻到生活方方面面:实践环保生活方式,购买生活物品全靠闲鱼二手。

这样一个潮酷的男生,我们对他有太多想要挖掘的地方了!
02
为爱吃素
令我们很放心的是,采访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我们担心的问题都没有发生。
大熊就像学生时代的学生会干部:阳光大方热情,逻辑思维严谨,待人真诚而友善,彬彬有礼,很会为他人着想。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听他娓娓讲述起自己的素食故事。
大熊说,如果不是遇到女朋友小星,或许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吃素。
 种子 
吃素前大熊在爱尔兰留学,体重200斤以上,每周必吃一顿炸鸡薯片汉堡,又高又壮。
不过,那段留学经历给他种下了一粒小小的素食种子。
他在爱尔兰寄宿时的房东曾试过一段时间的vegetarian。他还有个教英文的老师也是vegan,那时他意识到,原来世界上有这么一群人,尝试着这样的生活方式。
爱尔兰的寄宿家庭环境很好,他帮着房东照顾家里的鸡、猫和小狗,生活自由而放松。
但那时的他,一边照顾鸡一边吃着鸡腿,总有一些顾虑,不敢看动物的眼睛。
 不爱吃肉的小星 
回国后,大熊认识了小星,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
小星天生对食物很敏感,从小就对奶油不对付,吃完就吐。吃肉也只能吃一点点。而她家里的饮食习惯也以蔬菜为主,平时90%都是菜。
那时的大熊还是每天喝一瓶可乐,两个人在一起就想:吃不到一起怎么办?
那段时间,大熊没事儿就会上网看一些饮食类方面的纪录片。
有一天大熊正坐在家里和妈妈一起吃三文鱼,电视上播放着NetFlix的纪录片 What the Health,讲述什么是真正健康的饮食。
看完纪录片,大熊就把桌上的三文鱼都倒掉了。后来他自己又搜索国外网站的文献,验证纪录片中医生的出处、引用来源是否可靠。确认可靠后,就决定和妈妈一起尝试纪录片中的饮食方法,戒肉吃素了。
虽说纪录片是触发大熊吃素的直接原因,不过他还是愿意将吃素的启蒙归功于小星:如果不是因为她,他大概不会想要探寻饮食的奥秘,也不会看这类的资料了。
03
吃素不是挑战
学会如何吃才是
 从0-100% 
“真正自控力强的人是最不自控的,因为很多东西诱惑不到他”。
——Milyavskaya & Inzlicht, 2017
“主动限制自己的饮食选择,反而能够跳出被自控力裹挟的怪圈”。看完纪录片,大熊直接从0变成了100%的全蔬食者。
他说,其实从0做到100%,直接斩断很轻松。但大多数人总会给自己留条退路,从0做到99%,反反复复,反而会消耗很多精力。
 社交压力 
吃什么是挑战但不是最大的挑战,最大的是社交压力,怎么和家人、朋友相处并处理这样的变化。
好在父母都很开明。妈妈和他一起吃素四五年,原先的头疼缓解了很多,精神状态也很好,练瑜伽体态也轻盈了许多;父亲在他的推荐下也在YouTube上看了许多营养学的讲座和视频,开始拒绝精加工食品,瘦了30多斤。
 知识的储备 
第二个挑战是知识的储备。一些素食者身体上的问题,比如缺维生素B12、缺钙、贫血等,大多是知识储备不足导致的。
他刚决定吃素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运动完两眼发黑,头晕目眩。后来通过补充维生素B12,这种情况得以缓解。
大熊也介绍了科学的补钙法:进行90分钟光照,补充维生素D3、K2。
如果大家吃素的时候也遇到了身体上的问题,不要忽视自己的身体。持续学习,找到原因,做出改变。
04
从210斤到160斤
大熊低脂全蔬食(Whole-food plant-based)半年间的变化,体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此时已经减重到170斤。期间没有刻意增加任何锻炼,可以说是10分吃,0分练。
大熊瘦下来后,很多人都问小星是不是换了个男朋友。从210斤到160斤,瘦下来的大熊像变了个人。
我们向他请教了他的减肥方法:以《救命》一书的作者格雷格医生的饮食建议作为指导方针,简单来说就是少油、少盐、少精制碳水。
红菜头炒饭(糙米)
大熊有个习惯坚持了四年多:每天早餐都是果蔬汁。
他也跟大家介绍了自己发明的独家配方:
  • 水果:蔬菜=2:1。香蕉+火龙果(甜味)+紫甘蓝(储存方便价格便宜)做底,甜菜头半根锦上添花,蓝莓(抗氧化)。

  • 撒一些坚果和香料:亚麻籽+南瓜子(提供油脂,有助于促进其它营养成分的吸收,口感绵软)、 肉桂粉 、黑胡椒+姜黄(丰富的香料增加抗氧化剂)。他有时候还会再加一些滇橄榄粉。

这样的早餐很有饱腹感,升糖过程缓慢,让人很舒服。
不过由于味道常人难以接受,他通常建议大家插一根吸管顶到舌根,绕过舌头的味蕾区直接喝。
杂菜乱炖+牛油果酱配糙米饭
【午餐】中午固定下来的主食是玉米、红薯、胡萝卜、南瓜、糙米等,直接蒸煮不加盐,吃完很轻盈。
【晚餐】晚餐他会稍微放纵一点,比如点一份素食外卖犒劳一下味蕾。
时蔬蘑菇酱配全麦意面
大熊有提到自己保持一整天良好精神状态的方法,就是控糖,把精制碳水换成粗碳水。
精制碳水会让人血糖很快攀升和下降,让人昏昏欲睡的同时,血糖的快速波动也会引起情绪的波动。小孩尤其明显,吃了冰激凌等含糖食物,情绪就会很高涨,但过一会儿就又会低落了。
所以他调整饮食后,情绪比以前平稳了很多,整体处于一个较高且平稳的精神状态,做事效率也很高。
05
启蒙教育者
我们说大熊是北京素食圈的KOL的时候,大熊笑笑谦虚地说,没有啦~其实自己只是想做一个饮食方面的启蒙教育者而已。
人们平时谈智商、情商,但鲜有人谈食商。人们在饮食上接受的教育和思考太少了,对饮食的认知还停留在比较初步的阶段。
大熊提到了康德的“善良意志”,这是他想要做饮食启蒙者的原因,同时他也想让大家看到这条道路,是一种乐趣,好玩的状态,从“独乐乐”一个人开心的状态变成大家一起“众乐乐”。
因此他会组织一些线下观影会,自己也会做一些讲座。
《塑料海洋》这部片子给大熊留下了很大的震撼。海鸟肚中的200多块塑料、孩子在堆积如山的垃圾场中打篮球、海龟在居民的保护下恢复了原来的数量……这种震撼足以让他重新审视自己对于环保的态度。
之所以选择纪录片这个教育媒介,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就是受纪录片影响而吃素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社交媒体上的很多信息往往是二手或者三手的,但纪录片的信息来源通常是一手或者二手的,更加真实客观。
观看纪录片的过程,是一段很好的可以深度学习的时间,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人们放下所有成见从头看到尾,很多思想都可以沉淀下来。
与TACN合作,在摄影笔(CameraStylo)举办《统治》(Dominion)、《最后的猪》(The Last Pig)纪录片中国首映,以及其他10余部与动物保护、健康饮食、塑料污染相关主题的纪录片放映分享会,现场互动讨论热烈。
虽然这是一件比较小众的事情,也并非人人都会像他一样看完一个纪录片立马决定吃素了。但正如爱尔兰的那段经历,有人为他种下了一粒种子,虽然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发芽,他也想成为一个播种的人。
在国际学校和大熊的母校,以塑料海洋为主题,为孩子进行环境保护相关的科普教育。
而在不断跟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也体会到了人和人的不同。
很多人不愿意改变饮食习惯,这就像挑衣服选伴侣,是很“个人品味”的事情。
在《深层素食主义》这本书中提到了“区隔化”的概念,即和别人之间划清界限,搞对立。有人在国别上水火不相容,有人将动物和人类区隔开,有人在饮食上进行区隔化,即便是素食者间有时也不太一样。
要警惕区隔化,多包容中间地带。
意识到这些,他的教育思路也转向了怎么让大家多吃菜,认识到吃菜的好处就够了。如果有人受纪录片的启发,开始做到80%吃素,20%吃肉就已经挺好了。
 快问快答 
Q:吃素后你的性格有没有变化呢?
A:有,以前是个有点强势的人,吃素后确实柔和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我能够直视动物的眼睛了。
Q:你现在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A:我很少看短视频网站、现在更多地看书、听古典乐、下国际象棋、摄影摄像。吃素不光是味蕾的变化,生活也会回归到更加原始纯粹的状态。用现有的快乐替换掉之前的快乐,完全是两个维度。
Q:吃素后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A:有种沉淀下来的感觉。以前是人类中心论,有着很大的抱负。现在发现人不一定要向前看,不一定用新的东西颠覆旧的传统,有时可以向后看,回归到更原始的状态。
维根特斯坦说:生活方式,比某个概念更重要。
现在看世界的角度也不一样了,可以做一些更慢的事情。虽然现代社会的节奏都挺快,但快不是快乐。就像很多人刷抖音追求快速满足大脑刺激,其实恰恰很多时间都浪费了。
原先手机里可能会有100个app,但其实常用的也就10个。只保留这10个app,我们反而会更快乐、更专注。
所以我觉得饮食是件很神奇的事,可以联系到方方面面。
Q:据说你现在更多买二手的东西,有没有你淘到的比较好的东西呢?
A:目前租房的很多东西,包括置物架、衣帽架、花卉、榨汁机、餐桌,都是在闲鱼上就近从别人那里收到的。从他人手中购买二手物品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每一个物品也都是独一无二的。
其实也不仅只限于闲鱼这一个平台,比如我最满意的一个大件就是从车行购置的一辆二手的电动摩托车。全新一半的价格就能买到在续航、性能、做工上都让我心满意足,它已经陪伴了我三年。我感觉自己买卖的二手商品都是能用得住的「好物」,而非那种用两次就坏掉的劣质商品。
另一个我最爱的二手物件,就是从技术论坛上收来的索尼微单和一款六七十年代产的宾得定焦老镜头。卖家就是从别人手里收来的,所以我购买的其实是三手物品,这也正好符合了我对一个东西「用得住」的标准。机身300元,镜头200元,打包在一起500元的价格就让我走入了摄影的世界。
大熊用二手相机拍的照片
Q:好厉害~向我们传授一下二手购买技巧吧!
A:在闲鱼和论坛上我们从人与物的交换,回归到了人与人的沟通。在亲自写下的真诚描述中,以及一来一往的真情交流当中,我们能重新感受到人情的温度,而不是冷冰冰的商业套路和机械的客服回复。因此挑选二手商品的技巧,更多的是感受对方人品的技巧,以及如何挑选一位你认可的二手卖家。如果这个人对物品的描述让你舒服,短暂的交流也非常暖心踏实,那这一定会是一段很愉快的交易。
文&编 | 佳書
图 | 大熊(B站:吃素的大熊)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