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放松的要害(三):躯干九处

疗金句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

此处所说躯干,是指大椎及大椎以下至尾闾的躯体。如果说头脑是修道练武的司令部,那么躯干则是大本营。单形体放松而言,它包括大椎、胸部、背脊、腰部、腹部、臀部、尾闾、裆等九处。

一、大椎,虚领平正

大椎位于脊柱顶端,对于平衡全部脊柱的中正与弹性负有主要作用,而且与悬头、项正相互影响,大椎放松并不难,只要意念大椎放松正直,并且虚虚上拎即可。虚领大椎,对于维护全身中定有立竿见影的作用。假如在操练拳架或推手中,万一有失中之感,只要大椎一拎,便能立刻悬头垂尾稳定守中之势。

二、胸部,松酥虚空

太极拳界流传着“含胸拔背”之说,这里要把“含胸”的含字理解为胸部含有放松虚空之意,为了避免误会,还是把“含”字改为松胸、空胸为好。

与松胸、空胸相对立的,是挺胸、凹胸、僵胸。因此,只要避免挺、凹、僵之病,让胸部听其自然,松胸、酥胸、空胸就不是难事。

然而胸部放松的难处,恰恰在于这种认识上的误差。

因为胸部有心肺两大内脏,且有膻中要穴,可谓牵一心而动全身。所以不要刻意去“含胸”而遭致伤害,而应自然放松,让胸部处于宽舒安静的良好状态,以便胸腔宽舒,气血流畅,五脏机能正常,也有利于腹式深呼吸,减少心脏压力,提高免疫力。

拳家津津乐道的“上于两膊相系”、“紧要全在胸中腰间变化”的拳论警句,表明太极拳运化全要靠胸和腰的变化,尤其在推手中,凡是走劲化劲的拳势,都离不开胸部虚实变化的辅助。

三、背部,自然松圆

背与胸密切相关,曾有“能含胸,就能拔背”之说,可见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

对于这“拔背”之“拔”字,可改用“圆”字较为适宜。圆者,半弧形也。随着松胸空腔以及虚领大椎、松肩垂肘等修炼,背部自然能逐渐呈半弧之圆。此时脊椎自然上拔,脊髓神经得到较好锻炼,并使背部肌肉及脊椎骨富有弹性。

就背部本身来说,只要不驼不挺,任其自然,日久自能圆背,不必刻意去做什么,所谓“无为”反而能“无不为”也。

四、腰部,柔若无腰

太极拳对腰部的修炼,落实在松腰须松到柔若无腰的程度,核心是“若无腰”、“主宰于腰”。具体要求是:松、沉、正、活、无五字。

1、松:放松腰部肌肉,让其微微散塌,好比坐在沙发上休息时那种塌腰的状态,此乃顺应先天自然地反映。

2、沉:在松的基础上,腰部微微向下松沉。但这种松沉仅仅是只有下沉之意气,而无下沉之形状。

3、正:即腰脊放松而又正直,这是贯彻“主宰于腰”的一大关键。

4、活:腰部松正自能像车轴一样灵活转动。然而转腰与旋胯密切相连,实际上是旋胯促动转腰,如果胯不松活旋转,单单转腰是很困难的。

5、无:这是上述四字的结晶,是松腰的最高层次。所谓无腰,就是顺应自然,不刻意追求,即从有意进入无意。

五、腰隙,命意源头在腰隙

感到“腰隙”在太极拳中有特殊重要意义,必须把它单列出来,以引起重视。

何谓“腰隙”。隙者,上下之间或左右前后之间的孔隙、隙缝也。腰隙指左右两腰孔隙之间的部位,那是命门穴的穴位所在。先贤何为不说命意源头在“命门”?因为说命门,仅命门而已,说腰隙则两者都包括在内了。

修炼腰隙之法,从练气及练劲发劲两方面着手。具体说,在放松的前提下,以脐轮调息为中心,由脐窝吸气,一直吸至命门,呼气时由命门前送注入下丹田,日久功深,命门饱满而感温暖,能使元气倍增,生命活力旺盛,而且元气得培,内劲渐生,乃至命门成为发劲原动的重要所在。

六、腹部,腹内松净气腾然

腹部的放松,不仅在外,更注重于内。王宗岳在《十三势行功歌》中,提出了腹部内外兼修的要求:“腹内松净气腾然。”

其练法,由外及内。先放松腹部肌肉,进而注意与松腰、溜臀、坠尾等协同一致,纠正“挺胸凸肚”等弊病,保持腹部放松的自然状态。同时由外及内,腹腔内也要放松,松到“净”的境界,净者空净也。如此才能使内气腾然,所以这松净”两字至关重要。

七、臀部,松敛下溜

臀部,上与腰部相接,前与小腹为邻,内与尾闾为伍,下与胯节相连,因此臀部能否放松内敛,既涉及到腰、腹胯等部位的放松与行气,更与身法中正、稳定重心直接相关。

敛臀又称溜臀,敛是向内收敛,溜是向下舒展。由于臀部与腰部相接,所以练拳时应将臀部与腰部的肌肉一道放松,加上脐轮吸气,命门饱满,臀部就能向下、向前、向内舒展吸敛,好像把小腹托起来似的。

臀部的松敛下溜,有助于呼吸顺畅深细,有利于腹内松净气腾然,并有益于大小肠、泌尿系统、肾脏功能的改善。

八、尾闾,松正下坠

尾闾,即尾骶骨,细分为骶椎和尾椎骨,处于脊椎的最后一节,俗称“尾巴根桩”。拳家对尾闾放松的要求,有的说“尾闾下垂”,有的说“悬头垂尾”,不论下垂或垂尾,都表示要维持尾闾原有的中正下垂之势,不受任何影响而始终下垂着,以便使垂尾敛臀成为躯体的支座,让腰骶稳定,周身中正灵活。

九、裆部,虚提圆裆

裆部,即会阴穴,任督两脉皆起于此,是练气打通任督两脉的要穴之一,也是人体中心线“上下一线”的下线之端,对维持身法中正至关重要。

太极拳家莫不重视裆部的修炼,有“吊裆”“圆裆”“提裆”诸说。说法虽异,内涵相似。“吊”与“提”,都是要求裆部肌肤虚虚上提,意思相同。裆部若能放松虚提,加之两胯松开外撑,就能圆裆。

圆裆之法,是裆部自身放松以及开胯、扣膝合成。开胯,即髋关节放松向外撑开;扣膝,即两膝微微内扣,但仅是意念扣膝,外形无明显迹象,所谓有扣膝之意,无扣膝之形。能开胯扣膝,自然就能圆裆。


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转载、分享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太极疗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