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建议:中医制度应该由临床水平高的中医来制定!

中医之害,莫大于制度。因为人才是中医振兴的根本,而人才脱颖而出的关键是制度。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造成了人才的劣胜优汰,那么中医就完了。过去几十年来中医持续走向衰落,就是制度不符合中医自身的规律造成的。
西医自从进入中国,就利用频繁战争所造成的机械性创伤迅速上位,成为中国医学的主流,再加上清政府丧权辱国,使国民失去了文化自信,中医被当成了不科学的东西不断受到主流的挤压。虽然通过中医们的斗争获得了一线生机,但是用管理西医的政策来管理中医一直就是中医躲不过去的痛。
首先是中医教育。中医几千年来的教育一直就是师承和自学,这是由于中医是个性化治疗,几乎是一人一方,很难通过批量化的教育来培养中医。而自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就开始借鉴西医培养的经验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的教育,结果中医迅速西化,临床水平一代不如一代。
其次是中医治病的形式。中医几千年来一直就是个体行医,最多的情况下就是一个中医带几个徒弟。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中医治病方法丰富多样,学派众多,任意两个中医对同一病人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拉到一起组成中医院共同行医,它带来的更多是矛盾,而不是进步。更重要的是,个体化行医成本更低,使中医能够更简便效廉来进行治病。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就开始学西医建立中医院和西医相对抗,西医是标准化治疗,它适合规模化的医院,而中医是个性化治疗,它只适合于个体,拿着中医之短与西医之长相对抗,造成了中医的全面惨败。
其三是管理中医的制度。中医几千年来一直都是自由行医的,不管你学问 多高,做的官多大,中医一切都是以疗效为标准的。你临床水平高,就能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最终成为一方名医;你临床水平差,就会不断遭到越来越多人的抛弃,最终退出中医行列。也正是以疗效为核心的优胜劣汰机制,使中医代代出名医,朝朝有发展。可我们现在,却用管理西医的制度《执业医师法》强加在中医头上,中医晋级靠符合西方科学标准的论文,中医合法不合法看是否有中医类学历和是否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更可笑的是,为了显示中医近几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还评选出了几十位国医大师。历史上的大医都是通过过人的疗效被国民推崇的,而现在却是人为地选出的,它和实际的中医水平并不成比例,不少国医大师的水平不如普通的中医。而大量通过师承而成才的中医一昔之间都成了非法行医者,真的不知道这样的制度到底是谁定的?
其四是管理中药的制度。中医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可以自制中药的,它包括自己炮制药材,做各种形式的中药方剂,如汤剂,散剂,膏方,丸剂,丹药等,甚至发明出一些治疗专病的偏方、秘方。可我们现在,却把管理西药的制度套在中药的头上,结果所有中医都被迫停止自制药,如果不是给中医开后门,恐怕遣方抓药也成非法制药了。拿西药标准来要求中药,也使中国的中药产业被严重限制,反倒便宜了日本,让日本赚了全世界的大钱。
其五是将不科学的概念强加在中医头上。科学这个名词来源于西方的分科之学,而中国几千年以来都一直走的是一条系统论道路,中医就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之上的,它确实不是分科之学,但中医却是建立在对大自然最普遍规律的认识之上的,这个规律就是整体决定局部的系统学规律,这应该是更接近真理的科学。可我们现在,不科学的大帽压在头上,造成中医在各个方面处处受制,比如资源分配,拨给西医的资源过多,而中医能够获得的资源太少。
中医到底该怎么发展?其关键就在于建立一个符合中医发展规律的制度。这个制度让西医或西化的中医来定,注定是不行的,因为他们骨子里根本不懂真正的中医。最典型的就是《中医药法》,虽然是中医制定的,但仍然把《执业医师法》和《药品管理法》纳入其中,它们本来就是压在中医头上的两座大山,中医制定自己的法律,不仅没有推翻这两座大山,反而继续拿这两座大山压在中医头上,如此地来制定制度,中医根本不可能有希望。
中医要制定自己的制度,只能真正懂中医的人来制定。什么才是真正懂中医的人呢?最起码一点,就是这些人的中医临床水平比较高。如果一个人连治病都不会,又怎么能说懂中医呢?可怜的是,中医的管理者当中,没有几个真正懂中医的,可管理中医的制度却是他们定的,而这正是中国的中医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所在。
(0)

相关推荐

  • 真正的中医找不到!民间藏龙卧虎,却偏偏遇不上......

    真正的中医没有地域限制,即可能在各级医院.中医院校,也可能在中医堂馆.各级诊所,民间藏龙卧虎,也有许多好中医.从哪里找到好中医的线索呢? 一般有这样几种途径:朋友推荐.医院介绍.医家网站.其他网站(上 ...

  • 中医几千年不变就不科学?

    有人跟我谈中医: "中医,几千年来不变,一直延用五运六气,死路一条:西医,才是科学和进步的". 我听后觉得自己不是医生,无法与之讨论,只问了一句:"中医几千年不变,我认为 ...

  • 中医重获国民信任,只有这个办法,别无出路!

    病人花钱找中医看病,都是奔着疗效去的.如果一而再.再而三,花钱买不到疗效,病人就会逐渐对中医失去信心,进而相信了西医的宣传,中医不科学,根本治不好病,最终抛弃了中医.当代的中国人之所以抛弃了中医,就是 ...

  • 学会用电脑,中医可以快速提高临床水平

    遇秋读<张氏医通>,看到一则医案,有点感想. 医案如下: 滑伯仁治一妇反胃,每隔夜食,至明晚皆吐出不消,其脉沉而弱,他医以暖胃药罔效,滑迟疑未决.一日读东垣书,谓反胃有三,气.积.寒也.上 ...

  • 临床中医望面部五色分辨病症性质和中医辨证公式【深度好文,建议收藏,拿走不谢】

    中医望面部五色分辨病症性质:  望面色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医师诊察病情的重要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看面色判断身体状态.比如见到自己的朋友身体很棒,常常会形容其面色 ...

  • AI中医大脑:用科技的方法不断提高中医师的临床水平

    提起人工智能,人们脑海里时常蹦出来的是AI.机器人.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前沿的元素,而说到中医,进入脑海的往往就是些草药.针灸.长胡子老中医等等画面了,甚至有时候因为复杂的原因,导致很多人甚至一度把中医把 ...

  • 一位西医的25年中医情怀,在临床中深研《伤寒论》(建议收藏)

    中医书友会第847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李贵明 编辑/瓦力⊙校对/阿珓.居业 I导读:一位西医,25年矢志不渝学习中医,研究<伤寒论>,这种精神会让很多中医自愧不如.今天刊发 ...

  • 临床实战干货:中医处方的用药技巧,建议收藏转发!

    导读:中医诊治疾病的过程,就是理.法.方.药的运用程序,每一个程序都至关重要.本文试图在选方之后,组织药物时从选药.配伍及剂量大小等几个方面,浅谈一下用药技巧,在这些技巧里面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脏腑 ...

  • 老中医刘茂才临床医案汇选二

    ▲刘茂才 1937年10月生,广东兴宁人,全国名中医.广东省名中医,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等,是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 ...

  • 中医辨证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医案一则

    甲状腺结节是西医里的叫法,它是指生长于甲状腺内的肿块,又叫甲状腺肿物,可多发可单发.导致甲状腺结节产生的病因有很多,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疾病等.甲状腺结节多发于30-50岁的中年女性,有良 ...

  • 中医不传之秘——来自名老中医的经验和大量临床报道

    导言:同一种中药,用量不同,产生的作用不同,甚至还可以产生完全相反的作用.中医治病的根本不是病,而是人,而每个个体存在差异,用药剂量也会不同.所以圆机活法组方,巧在识证准确,用足剂量,中医何慢之有? ...

  • 老中医告诉你,临床治疗抑郁症的一点心得体...

    老中医告诉你,临床治疗抑郁症的一点心得体会 病人情绪不佳,心情不畅,抑郁寡欢,总是想不开,郁闷想哭,控制不住, 总是高兴不起来,除了肝郁引起,也不可忽视气虚或阳虚.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