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龙》| 主演:刘海龙教授

- TUTOUSUO

- 七月拔高陪读企划

- 劝退读物《范式与流派》

读完了喻大佬最新的《网络新媒体导论》,也看完了必备的《传播学教程》与《新闻学概论》,时间进入七月,是时候另一位大佬相遇了。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作者刘海龙教授,常年位列新传十大劝退书单TOP3之列,其第一章让你怀疑人生,第二章直接把你搞没的复杂程度——是各位新传学子暑期焦虑的罪魁祸首,是众多跨考baby怀疑自己入错了行的元凶。

但这本书又不得不读,因为它是整个传播学拔高过程中最重要最系统的综述书本之一,是对《传播学教程》《传播学引论》等基础入门书籍最完善的补充,也是新传考研内卷到今日,理论扩充和知识拔高必备的学术专著:如果你的目标院校很卷,且你只能阅读一本提高类书目的话,那么《范式与流派》只能是你唯一的选择。

所以,秉持着不能让你们独自一人「遇龙」的保姆心态,秃头所决定在七月份正式推出《范式与流派》每周带读计划,旨在缓解各位的暑期焦虑,卸下各位看书时的痛苦面具,用最轻松、最应试、最高效的方式,一个月读懂、读通、会用《范式与流派》。

- TUTOUSUO

- 七月拔高陪读企划

-《范式与流派》如何读?

吸引人的铺垫结束,现在让我们回归正题:《范式与流派》这本书到底讲了个啥?

实际上,从完整的书名《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就能看出,这本书研究的是大众传播的传播范式与大众传播学相关的学派:所谓的大众传播范式,通俗来说即大众传播的理论框架,或者说理论体系。而围绕着整个大众传播过往的经典研究,几乎所有的研究重心都放在了效果研究上,因此大众传播的范式是以效果研究的理论框架为核心,拓展出的一系列诸如效果背后的控制,效果形成的文化等相关内容;而流派即学派,即大众传播中的三大主流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和媒介环境学派。

因此,简单来说,这本书就在讲两个内容: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及其相关的衍生,以及大众传播效果研究而派生出的传播学的三大学派。

较之《传播学教程》等传播学入门类书籍,《范式与流派》没有将重点放在搭建整个传播学的学科体系的广度上,而是以效果为切入点,在深度层面进行了纵向的挖掘和研究,将过往百年时间里,各个时期的传播学研究、理论成果和他们之间的关联做了细致的说明,以更深入的阐明「传播」和「大众传媒」这两个即是社会现象又是社会学科的内容,与整个社会场域里的政治、经济、心理、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站在哲学和政治学场域里重新审视传播学的过程。

以上,就是非常难的《范式与流派》的基本内容介绍,那问题来了,既然这本书这么难,我们要如何阅读他呢?

我们可以把《范式与流派》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章到第三章,回答了何为传播、传播学的发展与传播学的研究范式这三个综述性的问题;第四章到第八章,从功能、受众、话语不同的视角阐明了大众传播的效果范式;第九到十二章,分别说明了三大学派及其背后的潜在发展逻辑。

按照章节划分和板块重点,我们就必须带着问题,一个板块一个板块的去阅读和学习其中的内容。

那么我们的带读也将遵循这样的逻辑,用带着问题去阅读的方式构建起各位对每一章节和章节与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一步找到关键问题,第二步回答关键问题,第三步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划出理论重点和难点并解析,第四步以问题为核心构建起答题框架,来解决实际考试和现实问题。

在推送应用和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先自行阅读课本,然后跟着推送划出重点,最后结合课本和推送整理出章节关键词、关键理论和答题框架,并尝试将《范式与流派》里的提升内容补充进你的传播学框架里,进一步完善自己对传播学的认知。

总之,试试先试试呗,今天我们先来读第一章。



- 系列推送使用指南

- 看书、笔记与答题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串起一个章节,几个问题建构起完整的传播学认知,因此大家可以借助问题来读懂到底这章节在说些什么,在神叨叨的文字符号背后,是哪些具体的、我们可以理解的概念。

「一些理论」在一个问题大致了解章节在讲什么之后,深入解析每个章节中涉及到的重点和难点理论,大家要记笔记、尝试记忆和补充自己的传播学框架

「一个框架」理解之后还是要回归答题,这么难的内容,到底答题里如何应用?如何在《传播学教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最后用一个答题框架带你应试理解这些章节内容。


- NO.1

- 传播的六种话语

一个问题:传播是什么?

郭庆光老师在《传播学教程》中将「传播」定义为是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这是从功能角度对传播概念进行的剖析,那么在《范式与流派》中,刘海龙老师从传播的社会学和话语研究角度出发,剖析通过传播人们形成了什么样的社会实践,这些社会实践又是如何反过来影响人们对传播的认识的——基于这样的逻辑对传播的概念和意义再定义后,刘海龙老师认为传播是传递、传播是控制、传播是游戏、传播是权力、传播是撒播、传播是共享和互动。

这六个对传播的再定义,等于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研究传播和理解传播的新视角,至此之后传播不是只有我们脑袋里平平无奇的5w,而变成了更高逼格、涵盖了更多视角的传播学六种话语。

话语一:传播的传递观

传播的传递观实际上就囊括了郭庆光老师对传播的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刘海龙老师从传播communication这个词最早的拉丁语含义「交通」说起,论证了唇部是信息从传者流向受众的过程,是对于社会传播过程最直白的解释,也说明了传播实质上是社会符号、社会信息、社会关系、社会身份的传递过程。

在上述一系列的传播过程中,就派生出了传播学研究中的符号与符号互动研究、传播模式研究、传播内容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因为传递的背后往往都是传播效果的作用——持有这种传递观的人会天然地认为,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是一种单向直线式的传播方式,有编码者就有解码者,而信息的传递会给接受者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测量这种影响,并且在必要时增强或减弱这种影响成为经验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

因此,对于「传播是传递」这个视角的剖析,可以看作是对整个社会传播的综述,是从历史发展角度和关系视角建构起来的传播学视野。

话语二:传播的控制观

传递观之后的控制观就将传播学上升到了「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视角,展开对传递背后是谁在影响传递、是谁在操纵传递过程的探究:控制观这一章节可以说是在探讨政治体制、传媒机构与技术、市场经济、社会制度、传播者等要素是如何介入整个传播过程,并对信息传播产生影响的。

这一章节可以和《传播学教程》中的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产生影响,但除此之外,刘海龙老师提到的维纳的「控制论」,也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维纳认为:社会过程中充满了偶然性(社会系统的双重偶然性),它随时会偏离我们最初的设定,因此传播与控制是一个过程,要使得这个社会更加有序,则必须时刻获得信息反馈并及时作出调整以适应新的变化,更好的执行控制者的命令——所以维纳的控制论实际上在反映一个问题,刘海龙老师在一章的最后也借助一系列诸如大众社会理论、《乌合之众》和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予以阐明:公众是盲目的,公众是也是非理性的大众,是乌合之众,因此想要保持整个社会井井有条的发展,则必须要求控制者,往往是精英阶层对群众加以规范和约束,以保证社会的传播秩序。

这就是第二部分控制观的逻辑,也是一种传统大众传播研究中深陷的精英主义思维。但不能因为它是精英主义的思维而忽略这样的想法在长时间内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因此刘海龙教授以控制观总结了这种盘踞传播学研究近50年的观念。

最后,刘海龙教授总结:传播是控制在哲学意义上,是典型的对科学的盲目信仰,是用征服自然的方式征服大众的表现,是工具理性的弥漫,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也正是这样的观点,孕育了后期的法兰克福批判学派。

话语三:传播的游戏观

游戏观可以说是将传播从功能性中释放出来,进入到了另一个领域,即传播行为、传播内容与整个传播场景,会给个体带来真实的体验。虽然刘海龙老师阐述了赫伊津哈和维特根斯坦的各种理论,但大家不用过于关注,重点要放在史蒂芬森上,史蒂芬森的元传播和传播的游戏观,说明了传播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同时,更加强调传播活动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它能够给人带来快乐。

史蒂芬森认为,以往人们在讲到传播时更多地强调的是它的信息内容,而忽略了传播的实际完成是与它对于内容的组织形式、场景和载体的匹配等等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这样的游戏观背后,也蕴藏了布尔迪厄的场域与戈夫曼的拟剧,传播既是信息的传递,也是在一定场域里关系的赋予,更是一次在特定情境与舞台上的自我表演。

如果说传播的控制观是将大众作为无行动能力和无约束力的个体,需要依靠精英加以规范,那么传播学游戏观则是强调的大众的自我价值,释放了个体力量,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个人能感到清晰的心理愉悦、自我存在、个人自由,也可以有效的发展自我意识:今天社会上活跃的自媒体、直播带货、饭圈、短视频,实际上都是在传播的游戏观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产生的,是传播中个人意义的再发掘,是个体社会学的缩影。

话语四:传播的权力观

如果说控制是直接的权力,是直白的操纵,那么权力就是隐形的影响,潜移默化的渗透:其间最著名的话语,当属福柯的「话语即权力」,因此权力观这里就正式进入了批判学派的研究范畴。

这一章里刘海龙老师提到了非常非常多的理论,我给大家把这些理论的论述逻辑梳理一遍:整个批判学派起源于传播学的欧洲源流之一的马克思主义,他们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不再是单纯的利用强制性的政治权力来管理社会,而是转向通过传播活动建构起符合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而建构这种属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方法,就包括了符号传播、话语传播、文化传播这几种方式,因此接下来谈到了「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工业」「文化霸权」这几个理论,实质上都是政治在借助「文化」这种隐形的影响,来建构人们对统治阶级的认同感,以此进行社会驯化。

如果要把这几个理论串一串,就可以这么联系在一起:以漫威的电影为例,漫威的电影本质上就是文化工业产品,批量生产,没有艺术灵韵,而漫威的电影中蕴涵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思想,这种藏在娱乐表皮下的思想输出,即文化霸权,而当这样的思想漂洋过海从美国传到世界各地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以娱乐的形式对其他所有国家进行思想控制,个人英雄主义观点输出的过程,这就是文化帝国主义。

因此,控制观是直接的控制,而权力观是隐形的控制,人们对传播认识的深入,也是对传播背后存在的控制认识的深入。

话语五:传播的撒播观

有了控制,则会存在反控制——撒播观强调的是崇尚文本的绝对自由,核心是认为任何文本都有可能摆脱概念的控制和决定作用,并以此生成蕴含意义丰富的内容。它表示的是一种语言意义上的撒布状态,是一种对于文本意义中的权力关系进行颠覆性解构的逻辑。

文章中提到了两个关键学者和他们的理论,分别是符号学家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和后现代主义学者德里达。罗兰巴特认为作者在完成自己的文本创作并交给读者阅读之后,作者就没有权力再去参与控制读者意识的自由发展,解读的权力应该交给读者,赋予读者最大限度的自由,类似于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至于德里达,他提出读者要对作者的文本进行颠覆性的结构,让作者的权力化为乌有,让那些在二元对立中被迫缺席或者被压抑的思想解放。

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对传播认识的深入,我们不仅认识到了传播背后隐形的控制,也认识到了控制之外个体的能动性,这实际上是对整个社会关系的哲学认知,是一种辩证性的、能动性的认识。

话语六:传播的共享和互动观(仪式观)

提到传播的仪式观,就必须提到詹姆斯凯瑞——凯瑞所谓的仪式的意涵强调的是信息与情感的共享,但同样包含维持秩序、稳固社会的功能,它是一种临时的参与式共同体。传播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把这个过程放入传播,实际上就是传播并非是一种从A至B的信息的传递,而是一种「共享」,这种「共享」包括例如相同的文化、民族身份、阶级立场、宗教信仰等等。

在最开始我们说到,传播不仅是传递信息,还会传递关系和身份,而仪式观正是这种关系和身份的传播:比如此刻,你在阅读我的推送,我们彼此之间就是一种传播行为,通过这种传播行为,我们建构的是作者和读者的身份,其间传递的感情是你们对我的爱,共享的是传播学知识、相同的语言体系和相似的社会认知。

这就是仪式观,一种基于现代语境的、平等话语的对传播的新解释,比上述所有的观念都更能反应实际上的社会互动:传播是彼此平等交流和对话,在其中完成的事传受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共识形成。

以上,就是令人头晕目眩的《范式与流派》第一章的解析,回答了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传播。

这么整理了一下,连我自己的思路都更清楚了一点,疲了。

NO.2

- 传播的六种话语

一个框架:比5w高级的思维

在整理完章节的六种话语之后,现在让我们回归到应试,来思考一下在整个应试逻辑里,到底这传播的六大观念要如何应用。

简单来说,传播的六个观念回答的实际上就是「什么是传播」这一基本问题,其实和大众传播的5w一样,都是对「传播」这个概念进行的综述性、框架性的分析,因此我们或许可以理解——5w所在之地,传播学的6种话语皆可使用,但比5w更加高级,也比5w涵盖了更多的相关理论。

因此,当我们在遇到类似「用传播学视角分析xxx问题」「结合新闻传播理论分析xxx」或者直接「分析xx(传播)现象」的时候,我们以前可以用5w框架,现在就可以用6个话语框架来呈现。


NO.3

- 传播的六种话语

一个总结:答题框架拿去


今天就到这里

希望大家读懂了

我们下周再见


🌊
🧸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