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2《2020-05-13》优秀句子摘抄 第994天
1,我说,前天来了一群做地产的,他们普遍看涨,认为会继续涨。
他说,我持怀疑态度。
我问,理论依据是什么?
他说,房子最终还是居住属性,绝大多数人都是工薪阶层,应该9成以上吧,工薪阶层买房就要考虑还贷压力,哪怕是上海的房产,300万也是一个槛,这是由上海的薪水决定的,就像你们这边的房子,你觉得一个月还七八千的房贷,还有工薪阶层能买得起吗?两口子的工资刚刚够房贷,那不可能的,现在全国范围的房价都已经基本接近于甚至略高于这个极限值了。
我说,这个观点貌似最强有力。
他说,这是最终极、最根本的限制点,炒房者是可以超杠杆去投资,但是最终接盘的不是还是拿来住吗?不是还要考虑房贷吗?房贷不是还受限于薪水吗?
2,总有人说,市场上8成茅台是假的。
那都是扯淡。
大部分茅台,都是真的。
假茅台都出在渠道上,渠道对,茅台就对,现在茅台已经有了货币属性,就是卖家本身也回收,只要是他家的酒,你随时可以拿去换钱,发票上本身就带串号,他们自己也有防伪标记。
3,这几年,我对茅台有新的认识。
总结一下,有两点:
第一、茅台会越来越贵的,若是对标世界名酒,那么单瓶茅台最终会朝万元进军,你不用对标别的,对标拉菲。
第二、大部分茅台都消费了,过去还有什么五粮液、酒鬼,现在招待就两个标准,茅台、其它白酒,所以,茅台必然会拉开与其它白酒的距离。
4,我们总觉得,茅台都是让消费者储存起来了,而不是消费了,过去我也这么认为,其实你仔细观察一下,你从一个县城的消费就能算出全国的消费,你知道一个县城一晚上能喝多少茅台吗?
昨晚母亲节,不说包间,在大厅我就遇到两桌喝茅台的。
不说大城市,大城市我也没去过,在县城就有一些人,非茅台不喝,若是你想宴请他,那么只能喝茅台,送也送茅台,包括收礼也是,过去我还能收到海之蓝、五粮液,现在基本清一色茅台了,因为海之蓝、五粮液的变现能力太差,大家也不愿意要,而茅台呢?随时可以跟现金互换。
5,我昨天还发了个朋友圈,就是我让同事去把韩冬送的茅台拿回来后,放在角落里,跟前几天美女们送我的摆在一起拍了个照片,配了一句话:我这主任刚上任,还有些腼腆……
一群人提醒我,快删除吧,让人举报了。
你想想,懂懂算个毛,都过这样的生活,更上层的群体呢?他们的生活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这类事我不愿意写,因为会被误解为吹牛、显摆,其实这都是生活的常态,跟我打交道的群体,送我箱茅台充其量是随手礼而已。
不吹了,再吹,我的副主任的位置就不保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嘚瑟不?
乍!还有窃喜感!
还记得有个嫁入豪门的空姐不?开了个大G,闯了个祸,好在发生了疫情,把事摁下去了,你知道她为什么那么作吗?
就是摁不住的那种窃喜感,你们对我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一个服务员的角色,实际上,不是了,我现在是贵族了!
6,酒水是未来一个很大的消费口,特别是威士忌。
7,大城市有没有富婆,不注重打扮,只注重买包?
不会的,真正有钱人,在行头方面最大的开支是衣服,而不是包包,相反,包包只是点缀作用,真正的大头消费是从内到外的服装,品牌、款式,都很重要,别说一般的有钱人了,有的明星都消费的很吃力。
有钱人,一定穿贵的衣服。
一定的!若不是这一点,只能说明,他不够富有。
包、表,在装饰中应该只能占到2到3成,若是一个人的包、表占的比重太高,只能说明,他段位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