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钟表业,意外加速的线上新世界

这几年我时不时往欧洲跑,去表展,以及一些品牌的活动,我特别喜欢和国外同行聊天。

有一次我遇到一位欧洲钟表杂志Europa Star的编辑,这个杂志是他家祖传的生意,已经四代人,一百多年历史了。

除了卖广告的传统模式之外,他们家还有一个巨大的资料库,你可以买会员,几十年前的杂志都有数字版给你看。

他跟我说,市场策略活跃的宇舶表,已经在非洲富有群体里有了动静。一听这种故事,我就两眼放光。

2019年1月日内瓦表展最后一天,我在大厅中央的圆形餐桌前吃饭,旁边一位瑞士老先生很自然地打开话匣子。

他是洛桑一家多品牌集合店的老板,做了几十年钟表生意,这几年中国人成了他们最重要的客户。

他忧心忡忡地跟我聊巴黎黄马甲,中美贸易战,最后非常老派地掏出一张卡片,写下店铺的地址给我。

这两位分别是媒体和经销商,恰是几大表展上重要的角色。

一年又一年春天,他们从全球各地飞往日内瓦、巴塞尔。大约一周时间里,他们要预览数百枚新表,一场场轮番听各家品牌介绍。

全球钟表发烧友,都把表展季当成属于自己的日子。

表展和车展、时装周相似,本质是订货会。各路角色越聚越多,于是比武大会有了争风的趣味。以“搞气氛”为本职工作的媒体跑成了常客,一个钟表狂欢节。

从前时间过得慢,表展合纵连横一直有。然而到了2020年这个时候,整个世界的可怕程度,超出了洛桑老先生一年前最糟糕的想象。

今年1月之后的所有表展已全部被取消,四月中旬,巴塞尔表展厄运连连,镇馆之宝劳力士和百达翡丽决定退出,LVMH集团也毫无悬念地离开了。

如画的洛桑,那家我还没来得及去的表店,如今不知道是怎样在度过漫长的一天。不过历史告诉我们,黑暗与光明,终究会交替出现。

今天世界上最厉害的那些钟表品牌,能拿出一个世纪历史的不在少数,更有少数高手,走过了两百多年的光阴。

他们挺过了1930年代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石油危机以及石英危机,一定也不会被病毒打败。

最近大约十年来,互联网的如飞猛进让钟表行业思考,究竟要不要再做展会?人与人之间,不远万里赶到一起交流究竟有多大的价值?

而结构简单到令人发指的低等生物——新型冠状病毒,只用了几十天的时间,就把整个行业关在了家里。

“每次危机爆发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要慌,冷静下来分析情况。”LVMH集团主席阿诺在疫情之初这样说。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曾说,危机的时候要做一只“瘦鹅”,降低消耗,默默忍耐到好转的那一刻。以危机为必修课的企业家,没有放弃努力。

表展停摆,意味着行业失去了一个热点。以往很多品牌会特意把重大新闻安排在表展期间发布,比如宣布代言人。

2017年巴塞尔表展,中国当红明星出现在宝格丽展馆。闻讯赶到现场的中国追星少女挤得水泄不通,网上更是短时间内爆发了铺天盖地的评论。

而一些规模不大的独立钟表品牌,更是将表展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营销机会。

比如独立品牌MB&F,总会发布一些天马行空的机械作品,充满科技和未来感,令很多表迷如醉如痴。

MB&F 2020年新品 HM10 Bulldog   戴上手如同一只斗牛犬蹲坐在腕上

而中国电子商务巨头京东,也曾在日内瓦表展现场,宣布一些重要的决定。

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人们就学会了“赶集”,在今天看来这无非是一种将流量集中的方式。

过去这么多年来,几大表展的运行逻辑就是,最好、最多的钟表品牌聚集在一起,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展示新品。

而全球各地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也集中于这一段时间,在指定的地点看表。这是一个将眼球集中的模式,就像奥斯卡红毯,就像中国春晚。

今天我们不谈销售、订货,只研究表展的取消对营销传播的影响——品牌失去了一个营销机会。

你仍然可以宣布代言人,宣布重大的商业决策,但你无法获得高质量眼球如此集中的一个平台,制造轰动效果。

这对大品牌和小品牌的影响非常不同,大品牌靠自己,就能制造一次轰动性发布,而小品牌失去了舞台,无论产品有多惊艳,话题有多劲爆,都很容易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

一些快速成长的中国品牌,希望创造更大成就的日本品牌,原本可以通过巴塞尔表展,获得更高质量的曝光,与最顶尖品牌同场的机会,如今他们需要寻找其他的机会。

传播是一场从年头到年尾的大工程,而一切似乎都是以表展的新品发布开启的。事发突然,品牌都需要在短短几周内决定今年如何推新品。

联合起来赶集是不可能了,唯一明确的是,线下的活动要尽可能转移到线上。

许多品牌一直在悄悄谋划、调试上线计划,之前并不急于推出。不料形势逼人,一些或许要在一两年后推出的模式,在这个4月纷纷出现。

在中国国内,许多品牌以直播的方式展示新品,宇舶表、泰格豪雅和Harry Winston都为媒体设计了专场。这些直播仅用于发布、展示,而不提供销售功能,观众也按照邀请制进入。

作为奢侈品牌,视觉效果仍然是不可妥协的。这几家品牌直播在灯光、布景、摄像等等环节投入精良设备,整个发布活动画质高清、流畅稳定。

唯一无法提供的是亲身试戴的体验,一些品牌尝试小范围组织媒体看表、试戴。严格控制人数以规避疫情风险。

挑战在于新表能否及时运抵国内,由于媒体分散在不同的城市,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试戴的过程。

目前从技术上看,表展的展示功能,已经可以很大程度转移到线上了。

试戴这个难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不断进攻。

很多电商平台已经在为用户提供类似的服务,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在家里虚拟试表,就能获得非常逼真的效果。

如果不考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线上技术实现线下表展的功能,是未来的必然,疫情让这一切提前了。

最近,美国专业钟表媒体Hodinkee上线了一个专区,名字叫作 All the New Watches of 2020 (所有2020年的新表),不断更新各个品牌2020年的最新产品,很多本来是为表展准备的。

通常是一篇介绍性的文章,包括品牌高管对新表的介绍和推荐,图文并茂展示新表细节,并在文章结尾附上新品的物理参数,乃至价格。

这一篇图文还有一个链接直接跳转品牌官方网站,感兴趣的用户可以看个够。

Hodinkee的这个专区早在今年1月就有新表信息上线了,因为当时疫情还没有爆发,LVMH在迪拜完成了整个表展,集团旗下的品牌按计划发布了新品。

这个页面上还有提前宣布告别表展、独立发布新品的爱彼,今年1月份发布的皇家橡树万年历中国特别款。

中国专业钟表媒体腕表之家,在今年4月20日宣布上线“2020线上腕表珠宝新品大赏”,这恰好在WWG和巴塞尔表展原计划开幕的时间前不久。二十多家钟表品牌参与了这次活动。

腕表之家的设计逻辑,尽可能与线下传统表展一致,比如每个品牌都有独立的线上展馆,用户可以看到一个3D的空间,如同走进展馆。

在新品展示上运用新技术,用户在电脑前移动鼠标,或者在手机上滑动手指,屏幕上的这枚腕表就会360度旋转给你看。图文、视频、品牌高层专访,都在展馆内呈现。

媒体和表展其实并肩而行,传统媒体时代,每家有钟表内容的杂志,都会为日内瓦表展、巴塞尔表展推出专题或别册。

互联网时代加速之前,媒体往往投入数月时间来制作这个专题,当这份印刷极其精美的别册上市,新表也陆续在店铺里上架了。

数字时代的媒体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功能和技术,印刷出身的钟表媒体,也在不断发展出视频、音频等等功能。

而电子商务巨头是天生的技术员,Net-a-Porter, Farfetch,中国的天猫、京东,都在想办法让你看新表更过瘾。

只是在当下这个时刻,线上技术仍然无法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表展是狂欢节,是老友聚会,还没有哪一个角色有办法让线上出现这样一个空间。

哪一个钟表编辑在第一次参加SIHH的时候,没有被穿传统服饰的老绅士乐队吸引目光呢?

这也是品牌线下发布会的意义之一,精心设计的现场效果,明星的现场举动,在短时间内形成社交媒体上的热潮。

因为在线下,有人、有环境,任何一个参与者都可以拿出手机,展开自己的创作,形成一股传播洪流。

也许未来线上和线下不是互相取代,而是各有分工、互相补充。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当5G时代遭遇疫情,整个世界似乎处在既分又合的状态。

每一次危机都蕴含着机遇,被意外加速的传播,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