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有着雄才大略,却为何没能完成统一大业?

东晋以来的南朝政治格局:豪门贵族与皇族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是其鲜明的特点,开始东晋一朝是豪门贵族与皇族共治天下,刘宋起的南朝,豪门贵族难以抗衡皇族,但豪门贵族均有不可低估的政治影响力,只是换了个马甲让部分皇族势力充当他们的代理人,在各皇族势力之间纵横捭阖。

包括祖逖北伐在内的历次北伐,都是为了控制南朝国内的政治军事资源。为家族谋取利益,没有一次真正为统一而战,因为当时北方民族大融合之后,胡汉各族不是对立的,更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也民族矛盾并非首要矛盾。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是个四战之地(易攻难守),只是一个南北朝政治军事的缓冲区,无论南朝还是北朝,进攻拿下的成本极低,可是要守住代价很高昂(才有拓跋焘谓南朝宋文帝之语:中原你要尽管拿去,来年冬天我取走便是)。

因此,受限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刘裕固然军事政治能力不错,要想统一中国不可能。因为南北朝与刘裕能力相当亦或超过刘裕的雄主大有人在,如刘渊、石勒、石虎、付坚、慕容垂、刘耀、姚苌、拓跋珪拓跋焘爷孙、孝文帝拓跋宏、宋文帝刘义隆、萧衍,还有高欢、宇文泰等等,哪一个是善茬?

南北朝时,人口和经济北强南弱的局面,确实是长久以来南朝军事占不到便宜的硬伤。但是孝武帝的520万人口是在北魏南侵时破坏黄淮兼江东饥荒人口锐减之后,元嘉之治最盛时南朝的在籍人口应该有700-800万,同时期北魏统一北方后的人口不少于1500万,总之还是一矿打两矿的局面。

刘裕北伐可比桓温时机好多了,而且内部控制也好,刘裕北伐时期正是北方大乱的时候,北方也没什么猛人,而且对刘裕有畏惧之心,桓温北伐对阵的可是慕容垂。想完成统一最大的阻碍是人心,北方一直是胡人统治,民族矛盾这么深,不是刘裕能解决的。而且刘裕最大的班底是北府兵,以及他水战的能力,到北方还是骑兵说了算。

北方都是几个胡族打来打去,刘裕最拿手的也就步军和水军,武力统一肯定是不靠谱,毕竟北方平原还是骑兵说了算,民族矛盾解决不了刘裕是不可能统一北方的,北方当时还有大夏,北魏,柔然,吐谷浑,高车,高句丽这些都不是省油的灯。

从个人安危的角度来说,统一中国这种远大志向还可以留给后人解决。一旦政治斗争失去权柄,身死族灭就是分分钟的事情。而且彼时北中国五胡乱华为祸已久,胡族太多而汉人太少,所谓“条件不成熟”也就是当其时对北中国的战争谈不上“收复失地”,只能是军事征服。

当然强推军事征服也不是不可能,前提是后方政治基本盘稳固。如果刘裕像是阿非利加努斯-西庇阿一样有个稳定团结的元老院坐镇后方只管打仗,赫连勃勃不算什么。刘裕是南朝征服北朝的唯一希望,但根本上来说衣冠南渡是第一次汉文明重心的大规模南迁。南朝的可耕作土地与人口资源比北中国差太多,不说步兵骑兵了实在是打不过北中国。到了朱元璋北伐时南中国已经深度开发了几百年,休养生息积蓄了足够的人力物力,并非是简单的朱元璋怎样逆天。

积攒军功威望以自立还是一心只想着北定中原的确不冲突,但也分轻重,以前者为重就是刘裕,有机会北伐他肯定会去,但是要他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也不可能。以后者为重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岳飞,打了胜仗而不注重培养自己的势力,亦毫无自立之心,最后被偏安派陷害至死。

建立新朝对刘裕固然是第一位的,但也不宜断言他完全没考虑过“统一”的问题,不然灭秦后他也无需长期留驻彭城,对他这类高度理性的政治人物而言,分清主次目标固然重要,但只要条件允许,总会尽可能尝试把主次都兼顾起来。以刘裕当时在东晋的地位,若要篡位,根本不需要进行第二次北伐去建功,他是有志于一统中原的。刘穆之的死打乱了他的计划,若继续坐镇长安可能老窝就被端了,此时东晋的权基本上就是他的,他回去是防止被别人夺权。

我是相信刘裕有统一天下的心的,统一和想当皇帝没有冲突,刘邦刘裕同样是大器晚成,可惜刘裕活得没刘邦久,而且我起初读到刘裕事迹时,诸葛长民、刘毅等起先是刘裕身边的人,竟然最后不是刘裕的助力,这放在别的时代这些人定然是刘裕身边的得力干将。

这里面固然有刘裕自身的猜忌,不过也反应了在那个时代,出身低微的人就算有着赫赫战功也很难让别人从心底里服你,所以刘裕能做到南朝开国皇帝已经实属厉害了。而且还有人说刘裕代晋不忠不义,宋朝的地盘几乎都是他自己打下来的,东南打孙恩卢循,南方打的是卢循徐道覆,诸葛长民、刘毅、司马休之,都是自己打败的,巴蜀南燕后秦亦如此,打败这些人在获得他们的地盘无可厚非。

刘裕相较拓跋珪,在内政上缺少能真正有效整合资源、提升国力的政治宏略,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本人超绝的军事才华和当时最优秀的将领团队,假设他年轻十岁,有可能在军事上与北魏重创,类似帖木儿在安卡拉之战击溃上升中的奥斯曼,但最终结局也大概率与之类似,只是让北魏统一北方之路延缓个二十年,以南朝那种狭隘的政体,连北方的汉人士族都容不下又何谈统一。

北方五胡十六国,南方世家门阀林立,寒门确实很难有机会可以掌权。宋武帝刘裕真的是很可惜,有北伐之心,还有北伐之力,可惜半途而止,关中的北伐精锐损失一空,最后只剩下文帝元嘉草草,万千不甘只成了就道武帝的威名。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