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湖南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
抗战时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迁至武冈,从1938年到1945年一共在这里办学7年,招收了六期学员,毕业学员2.3万多名。
抗战时期,黄埔军校,也就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在全国各地总共办了9个分校,武冈分校为第二分校,也是办学时间最长、毕业学员最多的分校之一。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迁来武冈后,在城东法相岩附近营建了校本部,法相岩的天然溶洞成为军校的地下印刷厂和军火库,另外还陆续修建了多座教学建筑,主要建筑都以国民党领袖与将领名字命名,如中山堂、中正楼、应钦楼、崇禧楼等。
但这些建筑基本上都已不存,唯一保存下来只有一座中山堂。
中山堂1941年动工兴建,1943年7月建成,是黄埔军校第二分校主任李明灏将军为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建。这是一栋砖木结构楼房,因地势南高北低,故正面看是两层楼,但背面可见三层。
建筑四角各有一个攒尖顶角楼,使得整栋楼的造型有了变化。70年过去了,建筑依然十分完好,足见当年建筑质量之高。
屋子里现在专门辟出展室,展示了黄埔军校第二分校在武冈办学的历史。创办武冈分校并一直主持校务的是李明灏将军,他湖南醴陵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武冈分校培养的2万多名毕业生,基本上都是中低级军官,他们中的大多数毕业后就直接奔赴抗日战场,很多人都血洒疆场。
抗战后,黄埔军校武冈分校的使命也告结束,校园被洞庭中学所使用。洞庭中学是1939由李明灏将军与留日学者刘侃元教授在武冈创办,1953年改名为武冈县第二中学。
现在,这里还是武冈二中的校园。仅存的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本部的建筑遗址——中山堂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此之外,在武冈乡下的不少祠堂、庙宇,当年也曾入驻军校的学员队等,部分还有保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