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中石:浅谈魏碑《元倪墓志》的临习

2017-03-03 10:28:28·闻是文化

浅谈魏碑《元倪墓志》的临习

欧阳中石

人们临习楷书,多从唐朝诸碑开始,尤其以颜、柳、欧诸帖入手者多;其实唐碑中还有很多,如虞世南、褚遂良、敬客等人的字也有很高成就。而且,正因为它们没有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反而显得有一些脱俗之气了。不过,在他们之间总还是“共性”为主,离不开唐人的法度、气质,这是时代的特色。为了使自己的字得到更大的丰富,在学习进程中发生新的变化、质的飞跃,则必须向另外的情境中去寻觅新的营养。至于唐以后的楷书,都是唐楷的遗绪,甚至直到清朝中叶,一直未见新的开拓。如果想更上一层楼,则必须向魏碑的领域去作新的探求。

“魏碑”,原指北魏拓跋氏一个时期及所领属一带等处的诸刻石而言。其实,与此约相同时的南北六朝中,各个地方都兴起了这么一种非隶非隋、唐楷书体制的书体。固然,她们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但究其型体,都以北魏之书体为基本型体。稍早一点的隶意较重,晚近一点的隋唐楷法的端倪已见。当然北魏诸名碑是为典型。沿袭下来,只要写这种风貌的字便都笼统地称之谓“魏碑”了。如唐颜师古的《等慈寺》,北京房山云居寺唐代僧人静腕和尚的写经,河南新安张钫所集《千唐志》,以至于赵之谦等人的字,都是以魏碑为规范,都是写的魏碑。所以,“魏碑”已经是一种楷书中的书体。不能单单以时间为规绳了。

在这里应当附带说明一下,近些年有所谓“新魏体”之说,我们认为,虽然不见得有时代上的逻辑之误,但它僵化呆滞,实在不能说是一种书体艺术。原本不必论及,但不少青年同志问及此事,唯恐谬种流传,就不得不说说了。

关于“魏碑”的临习,今只就《元倪墓志》,作一简单说明,以期能有导引入门之效。

(一)首先必须弄清它用笔的特点

大致可以这样说:笔触纯净隽秀,起笔露锋,弯柔折大,收笔自然拢毫,作钩着力。

所谓“笔触纯净隽秀”,说的是她笔画干净清越、隽秀,纯无故意鼓努为力的地方,以同样大小的字来说,她的笔画绝不着意要求厚重,而是纤中拓处子之括然清新。

大凡临帖,笔触不能与原帖相似,最易显出差别。为要求得近似于帖,必须在笔触上仔细观察才行。有时即使在结体、点画之间距帖甚远,只要在笔触上比较近似,亦颇能得一些神似。大概只求神似的作法,如能于此多作些追求,便可很有收获。当然与真正有意义的临帖,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不过,如果只求一“涉尝而止”,临帖原意无非是借以得到一些熏陶而已,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谓“起笔露锋”,请看她所有笔画的起笔,大都不作藏锋,而将笔锋明显地露在笔画之外。所谓“收笔自然拢毫”,即都不作回锋,而将笔毫自然拢起。有的归之一侧,有的自然而止,有的虽然锋颖在外,但也并不显其虚锐。

(1)先看“横”画,如:“故”字的第一笔、第五笔,“军”字的倒第二笔,“笔”字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第十二笔等横画,“无”字的第一笔、第二笔,“君”字的第一笔,第二笔、第三笔、第六笔、第七笔,“将”字的倒第三笔等等,都可明显地看出那是露锋起笔的。

其中长横看起来明显,写时大致是:左上向右下自笔外人笔,顿笔极小,只是将笔向下稍沉,略略一按,即便转毫向右写去(见图一)。

要注意的是下笔不能优豫,致使笔锋不能英挺俊秀,柔弱不能为楷。

稍特殊一点的,如“元”字的第二笔,看来也像入笔来自笔外,但不是从左上来,倒好象是从右上来。不错,这是在展示她的衔接关系,第二笔是紧接着第一笔的收笔而来的(见图二)。前一种可叫“顺入,这一种可叫“逆入”。

小横的起笔既可与长横相同,也可自然顺入,不作雕琢。如“军”字第三笔、“煌”字“白”下第一笔,都是顺势而入(贝图三)。

至于横的收笔,无论长横短横都不作回锋。或是将笔毫拢起收于右下,或是任其自然趋势,拢起就是。前者如“宁”、“将”、“军”、“君”等字的长横,后者如“远”、“军”、“元”等字中的短横,及“镇”字“真”中的三个短横。前者的写法、行笔,(见图一),后者的写法、行笔,如图三。

(2)再看竖画的起笔。请看第二行“将”字的左边大竖,第四行“世”字的三个竖,第五行“州”字的最后一笔,“郡”字的一长竖,第六行“都”字的一长竖,都可看出也都是露锋起笔,固然有的从左上向右下斜入,有的从左向右平入,但总是露锋笔处。写法基本一样,都是在笔画之外入来。斜入者与横画起笔的方向一样,只是角度稍有不同(见图四)。横是显示下侧成角,所以注意力集中在下,角度稍平。竖是显示上侧成角,所以注意力集中在上角度稍斜。平入者则是由笔画左侧笔外向右入来,入笔之后稍顿即转折而下,下的速度可稍快,免得平起之后一作往下,笔锋原地一转,必然锋颖转向上侧,扫乱了平入的墨迹(见图五)。所以必须在入笔之后向下行笔时注意转锋理毫,要求合乎我们要求去调动我们的笔毫。

一些小竖的写法与横同,皆自然顺势,不作雕琢。如“誌”、“讳”言旁的口字小竖.(如图六)。

至于竖的收笔,如唐楷的悬针者绝少,一般都是拢毫,将笔锋归向一侧作收,或顺旁作收,锋颖含蓄(见图七);小竖则更为简略,或者收在一侧,或者顺势作收,皆求自然,不事雕琢(见图八)。

(3)撇的起笔,不必多赘,都与长竖同,都认真整顿,绝无含糊苟且之笔。其至其撇愈小而入笔愈重。“煌”字“白”上之小撇的起点,縣字右侧三个小撇的起笔。

当然,为了图案上的协调和谐,也有些撇故意起笔取法自然,那是布白上的特殊需要,偶一为之的也有,如第五行之“阳”字,但这样处理者极少。

至于收笔,基本上采取放锋的写法,但为了古抽质朴的要求,却不作极锐的放锋,则是以百然收毫为法。如第一行“故”“远”字,第二行“镇”、“墓”等字的撇。当然偶一虚锐放锋者也有,那也是为了调整,以破重笔的板滞,如“煌”字的大撇。

一般地说魏碑写撇,将作收笔时,不要再用臂力,只消用腕子一歪,便可自然地将笔毫归拢收起。

(4)在魏碑中点的笔姿最为丰富。

右侧点,有的起、收都取自然顺势方法,如第一行“宁”字第一笔。有的则从上直下入笔,但往右下行笔,自然拢毫作收,当如“远”字“袁”中的末笔。有的则取仰势,如“远”字“之”的点。

左侧点,有的向外取势,如“宁”字的第二笔。有的向内取势,如“宁”字“心”的左侧点。有的则变为“提”,起笔如横,从上直下起笔,如第二行“煌”字“火”旁的左侧点,“镇”字“金”旁的左侧点。收笔插入其它笔画之中,当然不必作收了。

还有一种点,如“心”字的中心点,在魏碑中常常与下一个点萦带起来,虽然仍不失楷则,但已经把两个点写成了一笔。如第一行“宁”中的“心”字,第三十行的“德”中的“心”字。

也有的点,为了显示其灵活顾盼,也常带出向下一笔过渡的余锋。如第五行“州”字的三个点,第九行“正”字的中间一点,都明显地带出了余锋。

(5)捺分两种,一是卧捺,一是立捺。卧捺因承上笔,于是自然地形成了藏的笔势。如“远”、“道”等字(见图九)。

卧捺行笔,其波不大,较为英挺,出脚处也按捺不深,微微稍按即作起脚,上侧偏平,下侧起脚上迎,至收捺处则稍作下扣,俱如图九所示。

立捺起笔自然取势,有的入笔轻微徐徐下按,如第十九行“癸”字的立捺。有的起笔稍重,一起笔便按笔稍深,如第五行“洛”字的立捺。行笔虽有微波,但有时强直。收笔起脚也不重按,稍作向上扬势。同见上示两字。

在魏脾中有的捺常作变形。有的变为短点,如第十六行“蒙”字之捺;有的变为长点,如第一行“故”字的立捺。

至于捺的起笔正与其它笔画相重点,当然就起笔尽量轻一些为好。因为免得重笔处含墨浓重而淹没,所以起笔务须轻快为好。

听谓“弯柔”,是说大凡弯笔都较柔和,如第一行“燉”中“子”的立弯,第二行“誌”中“心”字的卧弯,第二行“元”字的竖弯,第七行“武”字的斜弯,都较柔和。

有些撇的写法也如弯一样,或孤较大、如“墩”中“火”字的大撇等等。

所谓“折大”,是说大凡横折处,都不是原地作折,而是于前笔欲收处,再作下一笔露锋起笔,所以必然地形成了较大的折笔。如第一行“魏”中“田”字的横折,第十八行“四”字的横折。

至于竖折,则多作变化。如第二十一行“出”字的竖折,则分为两笔,第二十六行“山”字,虽如一笔,但实际是撇后横的写法。

撇折,有的撇,不收笔,不作提笔,直接作折,如倒第二行“母”字的第一笔。有的则在撇后作明显的下一的起笔,如“縣”中“系”字的撇折。

在魏碑中,钩是个重要的收笔形式。在收笔中,有许多笔画是可以草率从事的。但于钩则必须认真写出。

(1)横钩的写法与横折有相同外,都是横将收笔时,向下再作下一笔的起笔,是以折处较大,而横钩则将钩重按,再作迅速拢毫收笔。如第一行“宁”学“宀”、“军”字“冖”的横钩。

(2)竖钩的写法是:写竖至钩处,笔毫着意在右下侧,然后钩回左上方。出钩比较明显。如第二行“将”字的倒第二笔,第五行“河”字的末笔。

也有些竖钩改作了立弯钩,如第一行“宁”字的最后一笔。作钩时、则如隶书一样,形成软钩。

(3)弯钩不作硬钩,都写作软钩。所谓软钩,即不作折笔,只是顺势作弯,弯笔稍急即是为软钩,如第四行“字”的“子”钩。

(4)竖弯钩卧钩,皆须认真作出明显的重钩,如第二行的“元”字钩,“誌”中“志”的“心”钩都是至钩处,按笔莫提,折笔向左上写去,要在极短的距离中收毫拢起,集成毫锋。

(5)斜钩也是着意写出,一般都向里侧左上钩去。如“武”字的斜钩,“歲”字的斜钩等。也是千万不要提笔,一定将笔按住,折向左上将锋放出。也有的斜钩,为了单便、协调,只弯而不钩,如第二十八行的“盛”字,第三十八行的“㓕”字。

(二)《元倪墓志》结字布白的特点

从字型上看,她是以横扁为主,而横画较多之字,则也伸展放长。前者如第一行“魏”、“故”、“将”、“墩”,第二行“煌”、“镇”“将”、“元”、“君”、“志”。后者如第一行“宁”、“军”,第二行“墓”。

从大小上看,必须留出边白。尤其因为结字横扁者多,显得字距大于行间。否则不易取得章法上的效果。

从部署上看,固然重在中宫,但上部紧缩,下边开阔,明显的例字如第二行的“镇”字,第十七行的“赠”字,第二十七行的“隽”字,第三十七行的“画”字,等等。

从构图上看,她尽量以横笔画组成平行图案,如果字少横画,而多斜笔者,她也尽量构成平行,以显示字的旋律。从第三十六、七两行来看,除“断”与“孙”外,都以横画突出平行的旋律。而“孙”字却又以斜画形成了平行的图案。一个字如此,总体看来也是如此。

此外,她还擅于运用大笔画,特别是撇与捺的左右扬开。所谓大笔画,指的是贯穿东西的的大横,或立地顶天的长竖,或对角斜线的撇、捺、立弯钩等。在一字中,只要笔画得到展示,则一个字的坐标便稳固起来。如第一行的“军”字的长竖,“燉”字的大撇,第三行“铭”字的大撇,第五行“郡”字的长竖,第十六行“蒙”字的大横,“远”字的大一,第十九行“岁”字的立弯钩,第二十九行“食”字的大撇,第三十七行“盡”字的大横,倒第一行“原”字的大撇等。

撇与捺左右扬开,最易展示神采。魏碑的字擅于横扁取势,《元倪墓志》于此更为突出。如倒第三行的“史”字,倒第六行的“父”,第二行的“墓”字,第七行的“春”字,第七行的“今”字,第八行的“葵”字等。

以上是就个人临习所得《元倪墓志》在结字布白的方面特须注意之点,当然还很肤浅,相信只要大家认真地去临习,一定会有更新的深刻体会。

图一

图一:

① 开始自笔画之外空中入笔;

② 此处稍按微顿;

③ 此处转毫;

④ 收笔时下侧先行;

⑤ 此处微顿转锋向右下行笔在后;

⑥ ④⑤两侧笔锋④先⑤后最后都集于⑥。如果拢毫困难,可将笔管微拈,内转(即拇指向下,中指向上微微一转),便可拢毫收笔。

图二

图二

①前一笔收笔处,从此处径直空行至②处,笔锋着纸;

③此处转锋向右。从①至②,必须径直空行,切勿上下动摇;否则,两笔不能衔接。

图三

图三

上①从左上斜向右下入笔,不必从笔外远处来,直接入笔即可:

上②至此处微顿;

下①直接从左向右入笔;

下②③锋分上下两侧,中锋行笔;

上③为上侧锋;

上④为下侧锋,下侧锋外之笔画为笔腹所成;

上⑤拢毫收笔于此。

图四

图四

①笔画外起笔处;

②入笔处;

③ 顿笔:

④转毫向下。

图五

图五

左①笔外起笔处;

左②入笔,

左③顿笔:

左④转毫向下,转毫时速度当稍快。

右①入笔;

右②顿笔处;

右③由于转毫向下过慢,为笔锋扫出的情况。

图六

图六

①笔外起笔处,

②入笔:

③按笔;

④转毫:.

图七

图七

左①开始拢毫,绝不作顿笔;

左②右侧锋右展,沿笔腹而下;

左③左侧锋先行,向右归,右侧锋慢行;

左④收笔于此;

右①右侧锋自然而下;

右②③自然顺势上提收笔。

图八

图八

左①开始向右侧拢毫:

左②右侧锋与笔逐渐归并;

左③右侧锋归至③处收笔;

右①自然顺势,左侧锋、右侧锋及右侧笔腹一同收归于①。

图九

图九

①承前笔来,至此,从笔锋轨迹看正如藏锋;

②承前笔右侧锋变作下侧锋;

③翻笔向右;

④⑤上侧锋逐渐先行,下侧锋至⑤下按略顿,拈管,上侧更先行,下侧再慢,以便拢毫;

⑤收笔,上侧锋微向下扣。

~三石编辑

北魏·元倪墓志:

(0)

相关推荐

  • 浅谈《张黑女墓志》临习摘要

    己亥岁末,本人恋上了<张黑女墓志>,此碑帖全称<魏故南阳张玄墓志铭>.此碑刻于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字体属于正书.据各材料显示,作者书者均无,原石已不在,现存只有清何绍 ...

  • 浅谈魏碑书法的临习与创作

    2017-06-08 10:44:55·书香书法杂谈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文字刻石的统称,大体分为碑刻.摩崖.造像记.墓志铭四种.魏碑上承汉隶.下启楷书,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应是笔.墨. ...

  • 浅谈习练杨门太极单操的感受----古传太极拳单操系列

    我和张绍杰先生迄今为止也还没有见过面,但我的两个师弟洪涛和恩光曾多次跟我提及,就感觉好像已经很熟悉了.今日在洪涛师弟的<一世拳缘>群中看到张先生的文章,感觉有必要分享给大家.经张先生同意, ...

  • 谈魏碑书法的渊源和临习~2

    2017-02-25 12:14:08·闻是文化 谈魏碑临习 -李志敏 一.魏碑书法的渊源 探讨魏碑书法的渊源,可以进一步理解魏碑的历史地位和艺术特色,这也有助于魏律的临习. 首先从书法本身看,书苑历 ...

  • 惊蛇入草 急涧奔潭 ——藤原佐理《离洛帖》临习浅谈

    建田 中国书协会员.文史学者.作品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三届楹联展,八届中青展,第三.四届书法百家精品展,中日自作诗书法展及西泠印社主办的首届中国书法大展,首届手卷楹联扇面大展等诸多展览.先后在北京. ...

  • 网络班学员李小军老师浅谈自己参加刘猛老师魏碑课的学习心得

    李小军老师近照 参加刘猛老师网络班心得浅谈 几年前,在一个网络平台上,曾看到刘老师临的魏碑,那时起,孤陋的我从那一刻起牢牢记住了这个专研魏碑的书法家--刘猛老师.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网友看见我写李璧 ...

  • 浅谈怎样临习《勤礼碑》

    简 介 唐代的<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立的墓碑,简称<勤礼碑>.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山东临沂,因此也有人说他是琅邪人 ...

  • 【拳理】中高级训练不易量化——浅谈太极拳习练的难点

    在训练中,如何制订训练计划.测试训练效果十分重要,为此就需要一些被量化的标准.量化标准就是指有关训练的一个客观的.与练习者自身分离的数字化量值,它常常可以使训练直接.明了.比如你现在只能举起40 公斤 ...

  • 【习拳体悟】浅谈对太极与能量关系的理解

    作者拳照 我是一名建筑师,主要工作是与地(也可叫空间环境)打交道,我觉得每一场地每个空间都有其特定的"气质"(气是看不见的,质是看的见的).如何创造好的"气质空间&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