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小球血管极血管增多征与VEGF多相关

C>P<C

(教学病例

81岁男性,因体重增加4.0公斤和蛋白尿1.5g/d而入院

· 46岁时患有高血压。51岁时诊断为糖尿病。开始口服降糖药,但血糖控制较差,HbA1c为8-10%

· 63岁时,1个月内体重从50公斤增加到70公斤,蛋白尿10.3g/d。当时做了肾活检

1

免疫荧光

IgG ,沿着GBM呈线状

2

光镜

1个小球为全球硬化,剩余14个小球基本正常。小动脉有轻度透明变性,小球血管极周围见轻度小血管增生( polar vasculosis)

3

电镜

GBM宽度220–250 nm,足突融合

Q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与随访

诊断考虑微小病变

· 开始使用强的松50mg/d 环孢菌素100mg/d治疗,获得完全缓解,体重从70公斤减少到50公斤

· 强的松在1年后停药,但仍继续每天25 mg的环孢菌素。同时开始强化胰岛素治疗,但是在此后的18年中,经常出现治疗性低血糖,平时血糖控制为HbA1c 8-10%

· 使用包括ARB在内的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小于140/75 mmHg)

· 严格低盐饮食(每天<6克),水肿消失

本次入院前一个月,开始暴饮暴食和过量饮酒,导致体重增加4公斤,并出现腿部浮肿

· 体检:身高158 cm,体重62 kg,血压138/68 mmHg,心律88 / min,体温36.2°C。双下肢水肿

· 有轻至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周围神经病变包括麻木感和烧灼感,但未发现冠状动脉疾病和阻塞性动脉硬化的临床体征

·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600 /μL,血红蛋白12.4 g / dL,血小板28.3×10 4 /μL;血清白蛋白4.1 g / dL;血尿素氮15 mg / dL,肌酐0.87 mg / dL,eGFR 64 ml / min / 1.73m 2;血糖154 mg / dL,HbA1c 9.9%;总胆固醇167 mg / dL,甘油三酸酯65 mg / dL;尿蛋白 1.5 g /天,尿沉渣中不含有红细胞和管型;胸片正常

再次做肾活检

1

免疫荧光

IgG ,沿着GBM呈线状

2

光镜

4个小球为全球硬化,剩余9个小球基本正常,没有结节性病变或系膜扩张。小动脉有重度透明变性,小球血管极周围见大量小血管增生( polar vasculosis)。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25%

3

电镜

GBM宽度280-420 nm,未发现足突融合

诊断与随访

诊断考虑糖尿病肾病,主要依据是IgG的线状沉积 polar vasculosis 。但是小球基本没有病变,甚至不符合Tervaert分型的I类

· 重新开始严格的低盐饮食,体重减少到58公斤,蛋白尿减少至<0.3 g/d

· 一项涉及600例DN的研究发现, 42.6%的病例有polar vasculosis

· DN的VEGF A表达增高(下图为VEGF A的原位杂交)

· 这些DN病例的血管极侧小血管数目增多( polar vasculosis )

· 小血管数目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

· 推测:对本例患者来说,由于长期使用ARB和低盐饮食,控制了DN状态下的小球高滤过,所以小球病变比较轻。但是长期的高糖,仍然刺激VEGF表达,导致小动脉的增生和延长。这些新生的小血管是否导致入球到出球动脉的直接分流,尚存疑问

上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

为何要区分干酪样和非干酪样肉芽肿?

回答

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及其它种类细胞在局部浸润、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干酪样肉芽肿是指中央呈颗粒状、组织结构彻底消失的凝固性坏死,而细胞围绕周围,状似奶酪。多见于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和真菌等感染。

非干酪样肉芽肿也可以有纤维素样坏死,但形态与干酪样坏死不同, 抗酸染色为阴性。可以见于血管炎、结节病等。

本期发散性思维:

使用免疫荧光检测白蛋白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文献

1. CEN Case Rep. 2020 Nov; 9(4): 338–343.

2. Am J Kidney Dis. 2005 Feb;45(2):288-94.

3.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18 Jan 1;33(1):138-148.

By 肾世风云·Haiyang

喜欢

就点我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