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pu投资框架
在介绍老pu的投资体系之前,我想先聊聊对于投资的理解。
投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本质是在做选择。从几千只股票中选择若干只组成投资组合、选择在什么时候买入,什么时候卖出、选择行业,行业中再精选公司,等等。
所以,如果把投资过程做一分解,它至少包括两部分,即研究+交易。
彼得林奇说,“我对投资的理解是什么?不进行研究的投资,就像打扑克从不看牌一样,必然失败。”
可以说,研究是投资的地基,是必要条件。虽然说研究做得好,不代表投资一定能成功,但是,研究做的不好,投资很大概率会失败。
另一个重要的要素是交易。好的交易体系一定是反人性的,因为“追涨杀跌”是人性使然,而交易的目标是低买高卖。
其实老pu认为,投资体系是在多年的实战和阅读中形成的非常个性化的投资风格,很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非要用一个框架来概括的话,老pu会套用“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的框架。
一、什么是好生意
好生意是从行业的角度切入,要选公司,先选行业。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
问题是,什么是好生意,面对这么多行业,投资者往往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而券商往往出于自身的利益驱使,无差别的进行吹票,令投资者更加迷惑。
这个市场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如果从杂音中辨伪求真,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1)产业生命周期
首先要判断行业处于什么样的生命周期之内,是处于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还是衰退期?
处于幼稚期的行业,虽然蕴含着无限可能,但这一阶段的竞争者众多,大多尚未盈利,谁能最后跑出来,普通人很难看得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一些创新药企业,它们都处于研发的早期阶段,需要大量的投入,而结果又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无疑增加了普通投资者的投资门槛。
成长期中,一些优秀的公司已经跑出来了,极有可能成为行业龙头。
并且行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这些公司往往能享受行业红利,规模比行业增速更快。比如一些处于成长期的行业增速在30%,那龙头公司经常能有50%,甚至100%的增速。这个过程,也是行业集中度提高的时期。
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2002年的国产汽车产业,2006~2007年的白酒,2014~2015年的互联网应用,2019年的苹果手机产业链等等。
成熟期中,行业低速增长,增速下来以后,是否意味着可投资性变差了?当然不。
一方面是,成熟期的竞争强度下来之后,往往进入寡头竞争阶段。正所谓“赢家通吃”,龙头公司受益于规模效应和定价权的提升,往往能获得超额利润。比如外卖行业,美团和饿了么在“外卖大战”笑到了最后,美团股价的腾飞也正是在后面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的阶段;
另一方面是,竞争格局稳固之后,从赚成长的钱到赚确定性的钱。比如白酒行业,行业增速虽远不如06/07年,却仍然收到投资者的青睐。
最后在衰退期的行业,基本就不用看了。虽然里面也不乏一些逆流而上的公司,存在沙中淘金的机会,但这已远超普通投资者的能力范围。我们还是安心的选那些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公司做投资。
2)行业空间
在讨论一个公司之前,我们常常会问,它的空间有多大。这相当于是一种终局思维,行业的天花板决定了公司能够走多远,能够给多少估值。
所以,券商在写报告的时候,开口就是千亿、万亿空间,无非是想把定价的锚定的高一些。
高端白酒为什么是好生意?因为它不仅行业空间大,而且可以随通胀每年涨价。理论上说,行业空间可以无限增长。
同城零售为什么大有可为?因为外卖几千亿的市场,就可以容得下一个美团。从配送餐饮,到配送万物,是一个从几千亿到几万亿市场膨胀的想象空间。
新能源产业为什么炙手可热?因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2060年实现碳中和,光伏新能源替代的是另一个十万亿的市场。
3)竞争格局
比起生命周期和行业空间,更为重要的是竞争格局。
套用波特五力模型,可以定性地识别好生意和坏生意有什么区别。当然,这里的好与坏也是相对的。
我们还是以高端白酒为例,来解释高端白酒为何是最顶级的生意。
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白酒的原料主要是高粱、玉米等农作物,原材料成本占总价值的比例很低,可以忽略不计。反面案例比如钢铁行业,上游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严重压低了钢铁企业利润。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高端白酒的品牌认知令潜在竞争者进入的成本非常高,买白酒买的不是酒,而是情怀,是情感共识,是几千年的酒文化。反面案例比如几年前的游戏产业,几个人就可以做个游戏,任谁都可以进来分一杯羹。
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高端白酒的价格梯度已经形成,每一个梯队只有少量竞争者。在超高端价格,茅台几乎没有竞争者。反面案例比如空调隔几年就来个价格大战,产品功能决定了产品较为同质化。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同第二条,高端白酒的替代品非常少,高端洋酒、高端啤酒等替代效应非常小。反面案例比如电影行业,作为娱乐方式,容易被更加轻量的娱乐方式,例如短视频、长视频等取代。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高端白酒的享有对下游的强定价权,可以依据消费能力的提升,有节奏的提价。反面案例比如快递行业,下游服务于几大电商平台,竞争激烈导致单票价格仍在下降。
二、什么是好公司?
选好了行业是第一步,怎么从行业中选出好公司呢,老pu一般会从量化和非量化两个角度来看。
首先是非量化的角度。非量化角度包括公司治理、公司的护城河、公司的未来增长点等等。
1)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好公司意味着,好的管理层,好的治理结构和好的激励机制。
管理层是一个企业的“大脑”,决定了公司的主要决策和前进方向,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历史上因为管理层作妖而中道衰落的公司数不胜数;
好的治理结构则相当于管理的框架,一个公司里管理层是制定规则的人,其他人则是执行的人,好的治理结构保证了管理层的决策可以很好的贯彻执行下去;
最后是激励机制,好的激励机制可以解决公司所有人与管理者代理问题,留住公司的核心管理和技术骨干,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其次是公司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的软实力,芒格非常看好美国连锁超市Costco,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Costco“创造了一种强烈的文化,对成本、质量、效率和荣誉,以及所有好的东西都狂热。”
性格决定命运,企业文化就相当于是公司的性格。比如我们常说阿里是狼性文化,而腾讯则比较佛系,其背后也就是两个公司企业文化的外溢。
3)从公司护城河的角度,好公司都有很强的护城河。
护城河的概念由巴菲特提成,逐渐被投资者所接受,可以把它理解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不同行业的公司,看竞争力也不一而足。
比如说消费行业,消费品的三要素是产品、品牌和渠道,它们分别对应的护城河就是产品力、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比如科技企业,它的护城河可能就是研发实力,专利技术,先发优势等等。再比如制造企业,它的护城河可能就是成本控制和技术等等。
4)从公司未来增长的角度,护城河的概念比较偏防守,保护公司的价值。那么从成长的角度,公司未来增长的看点会在哪儿呢。
简单来说,收入增长,要么是产品or 服务卖的更好,要么价格有提升空间,要么可以开发新品类,要么通过兼并购吸收新鲜血液。有成长性才有看点,如果仅仅只有护城河,比如一些公共事业类企业,护城河深但缺乏想象力,市场也给不了高估值。
其他的角度还包括公司的企业文化、战略分析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这几个标准对于每个公司的权重不一样。比如说茅台,它的管理层治理的重要性可能相对于一些科技企业要低。
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它所处的赛道极好,给了管理层足够大的容错率,所以我们分析茅台的时候,可能更看重它的护城河,未来的增长点有哪些。
然后是量化的角度。从量化的角度,有两个关键,一个是看懂财务报表,第二个是ROE 和ROIC。
财务报表对于理解非量化的指标非常直观,看懂财务报表,不必非得是会计师,简单的从三表一注就能得到很多关键信息。
选公司的时候,直接把同行业公司的财报放在一起,横向一对比,答案往往呼之欲出。
然后是ROE和ROIC。ROE 和ROIC为什么重要?先来看定义,ROE净资产收益率,代表了公司以净资产为基础所创造的价值,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芒格曾说,持有一只股票的长期收益率接近其ROE,就是这个道理。
ROIC是投入资本回报率,只有当ROIC高于WACC时,公司投入资本的回报高于资金成本,才能为公司的未来创造价值。
另外,不仅要看ROE和ROIC的绝对值,ROE和ROIC的边际变动也同样重要。之前天风证券做过量化分析,数据显示ROE的边际改善,即盈利能力的边际向好的公司,通常能跑出超额收益。
老pu经常说,如果不知道买什么,买这个行业中的龙头公司基本不会有错。
这句话当然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个行业要处于成熟期。巴菲特曾解释自己为什么不买科技股,一是因为他觉得科技股在他的能力圈之外,第二个原因是他认为行业的高景气并不代表公司的高景气,选股的难度高了很多。就好比中国的光伏产业,十年前的top10与现在top10的企业重合度很低,但随着光伏行业的逐渐成熟,再往后看,能见度要比十年前高得多。
三、什么是好价格?
前面我说,交易是反人性的,交易的目的就是找到一个好价格,好价格出现的时机往往就是在人性最脆弱的时候。要么是在大众最为狂热的时候,这个时候可能意味着卖点,要么是在大众最为悲观的时候,这个时候可能意味着买点。
逆向投资大师邓普顿曾说过一段很经典的话——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兴奋中死亡。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个因素当中,好价格其实最为关键。霍华德马克斯说,“成功的投资不在于买好的,而在于买的好”。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永远是衡量投资决策的核心因素。
公司的“好”与“坏”,是相对的,但价格却是绝对的。即使“好”如茅台,也存在着管理层不作为、损害上市公司股东利益补贴地方等问题。令一方面,除非是财务造假,否则再坏的公司也有其价值。市场的情绪就如一个钟摆,会从一个极端摆向另一个极端,买的好,就是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入。
当然,市场不总是有效的,价值的发现可能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得警惕价值陷阱,比如对价值的判断是否是错的,公司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是否会变得一文不值等等。
买在错误的价格,即便是好公司,也会让你损失惨重。举个例子,中国平安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公司”,如果以错误的价格买入,比如在2007年的高点,那么,得等到十年后的2017年才能回本。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账面上没有损失,但你付出了巨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这部分是难以衡量的。
如何找到一个“好价格”?
老pu认为就是要判断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动。
巴菲特说,价值投资的两门功课是,判断价值和理解市场。从好公司和好生意的角度,是在判断价值。而正确的理解市场,则是找到好价格的方法。
在老pu的投资生涯中,发现“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这句被说烂了话,要想践行是何其难也。现实情况往往是,“别人贪婪我更贪婪,别人恐惧我更恐惧”,因为根据《乌合之众》的理论,群体效应会放大情绪,将个体导向非理性。
逆向投资,其实就是克服人性。有人天生擅长,绝大部分人则是人性的奴隶,和知识无关,和智商无关。
冯柳的“弱者体系”中,先假定自身研究深度不够,信息获取不足。这样仍然有赚钱的机会,抓住“强者”因为情绪波动和过度自信而犯错的机会。
当然,也不是没有方法。方法就是永远把价值放在第一位,心中具有强烈的价值感,才能抵御情绪的波动。然后利用别人的情绪波动,来找到“好价格”。
判断短期市场资金的偏好,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好地找到好价格,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什么风格的投资者都千万不能忽视。
即便是老pu这样自诩为价值投资的投资者,也非常看重找到一个相对的低价。
《孙子兵法》里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其实一个相对低的价格就是“不可胜”的保障。
“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就像老pu之前讲过的一样,对于主仓位中重仓的个股,一定要有“洁癖”。即不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任意一个,都不做考虑。
篇幅有限,今天简单的分享这么多,难免有很多遗漏与错误之处,可以在留言中补充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