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赏析(二十一)
北宋 汝窑天青釉碗
尺寸:口径17.1厘米
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是北宋时期主要代表性瓷器。汝瓷以玛瑙入釉,随光变换,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被世人赞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此碗以玛瑙入釉,釉色圆润厚重,古朴雅致,碗呈天青色,撇口弧腹,碗足稍稍外撇,外底有5个细小支钉痕,表面可见细密的蝉翼纹开片,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特点,色泽宛若湖水映出的青天。碗底题有乾隆楷体诗一首,并有“古香”、“太朴”两印。
汝瓷多为宫廷用器,珍藏于内库,精美优良可与商彝周鼎比重。而现世所存汝瓷碗世上仅两件,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另一件藏于英国伦敦。
宋 青白釉印花粉盒
尺寸:高5.5厘米
这件圆形粉盒是南宋文物,胎质厚实,釉汁清透,盒面上虽印有花卉图纹,但却是釉下花纹,摸上去依然平整光洁。粉盒沉睡于海底经过数千年的浸泡与碰撞,盒面出现尖锐之物碰撞出来的凹凸,并伴有黑点。
这只粉盒是从西沙群岛的华光礁处打捞上来。华光礁位于中国西沙群岛永乐群岛之中,在退潮时整个礁盘都可露出海面。1996年,中国渔民在潜水捕鱼时发现一艘南宋古沉船,后被命名为“华光礁1号”,经水下考古发掘,共发掘出万件古瓷器。
华光礁一号位于华光礁环礁内侧,据推测,这艘古沉船因驾船失误被风浪托起,搁浅至礁盘或珊瑚而破碎。对于华光礁一号的研究非常重要,能证明最早经营,开发南海的国家是中国,并且,华光礁一号遗址包含了南宋时期的中国国情,对于现代证明古代中国当时的地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天津博物馆
宋 玫瑰紫釉葵式三足洗
尺寸:口径22.2厘米
此器外壁为玫瑰紫色乳浊釉,釉质肥厚莹润。器形呈葵花,板沿浅腹,腹呈六瓣葵花式,底部有三个如意云头形底足。造型端庄、雅致。钧窑独特之处在于釉中含铜,经高温产生窑变,使釉色以青、蓝、白为主,兼有玫瑰紫、海棠红等,色彩斑斓,变化万千,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美誉。
尺寸:口径19.5厘米
这件圆洗通体灰青色釉,色泽如玉,釉汁莹润肥厚,釉面布满开片纹。最具特点的是,此洗内底印有一苍龙,其形威武勇猛,但由于釉汁极厚,此龙纹图只能在强光下才得以显现,更多了份「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
南宋官窑追求玉质感,釉质宛若流动的水玉一般清透温润,釉面上有纵横交错的开片纹,将「美玉」巧妙而不规则地分割,妙不可言。
尺寸:高12.7厘米
簋是商周时期的盛食器皿,也是重要的礼器,在祭祀和宴飨时,它和鼎配合使用,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当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来到宋代,宋人把对三代礼制的仰慕、对精美器物的喜好都融入到了他们的美学追求之中,从而创作出簋式炉这种仿商周青铜簋的瓷器器型。
这件南宋官窑簋式炉,呈椭圆形,口缘下有二道凸弦纹;腹圆鼓,矮圈足,足圈外移。附耳作立兽形,半环状兽身中空。全器釉色粉青,厚腴,微有流动性。口沿及足圈处均镶铜扣棱。六角形的纹片多半无色,为俗称之冰裂纹。
宋代的簋式炉,既可处庙堂之高,又可处江湖之远。虽脱胎于上古礼器,却褪去了威严的感觉,带上了精致典雅的气息,体现出秀美内敛的大宋风韵。
尺寸:口径17.2厘米
汝窑,以其古朴素雅的风格,与温润如玉的质地而享誉全球,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美妙,被世人赞「似玉、非玉、而胜玉」。
这只青釉盘也为汝瓷中的精品,通体施天青色釉,莹润饱满,表面覆满蝉翼纹,触感光滑如丝,如冰似玉。传世汝窑不足百件,大多收藏在知名博物馆,民间难得一见。
南宋 梅花纹斗笠碗
尺寸:口径17.8厘米
吉州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作为江南地区(江西吉安)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汉民族艺术特色。吉州窑产品精美丰富,尤以黑釉瓷(亦称天目釉瓷)产品著称,其独创的“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和”玳瑁天目”饮誉中外。
这件吉州窑梅花纹斗笠碗,口大微敛,深腹,至底渐收,小圈足。碗底醒目的蓝色色调是富含铁的釉料与施加到其表面的木材或竹灰混合物发生化学反应时,在烧制过程中偶然产生的。
宋代是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并流行“斗茶”,深釉色系茶盏是斗茶的最佳器具。上品茶点成后的茶汤之色尚白,与黑、褐色碗壁相互映衬,这种强烈反差对比的审美情趣独具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