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情10】刘学铭:我的草莽故乡

扫描二维码了解征文详情

我的草莽故乡

刘学铭

不久前,我刚从乌镇旅游归来。那水墨江南旖旎风光,那水乡泽国灵秀意境,却勾引起我缕缕的乡愁,我思念起阔别多年的草莽故乡。可以这么说,江南之行,在我这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心中,串联成一条魂牵梦绕的回乡之路。

我出生在地势低洼的三岔河岸边,那里河沟纵横、苇塘成片,那是比邻盘锦湿地的一个荒村,也是一个植物繁茂、鸟兽成群的生态天堂。在我童稚的心灵中,那是个奇幻的多彩世界,那里一年四季,都演绎着生命的精彩。

早春,苇塘里结冰的湖泊消融了。玲珑剔透的单细胞原生藻类大肆繁殖起来,犹如一颗颗晶莹的宝石,散布在清凉的湖水中。这时,在冰下蛰居一冬的鱼儿也活跃起来,不时地跃出水面,溅起一朵朵浪花……

盛夏,苇塘间隙的的草原,繁花似锦,遍地葱绿。在泥地里,在草丛中,螃蟹、蝲蛄、甲虫、蚂蚁以及数不清的昆虫,爬来爬去……

深秋,芦花扬絮,衰草枯黄,苇塘一派萧杀景象。这时,无论深藏在水底的鱼类,还是埋在土中的虫卵,生物都是以“蛰居”的形式养精蓄锐,但等那来年春暖花开之日,再度展示生命的活力……

初冬,夜里落了一场雪,大地一片寂静,苇塘空荡无物。但是,第二天早晨,在平坦的雪地上,却留下了各种动物活动的痕迹,而且上演了血淋淋的“食物链”的悲剧……

在外乡人看来,这一切也许是极为平常的生态图景;可是,在我心里却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诚然,我的故乡曾是被现代文明所遗忘的穷乡僻壤,但那毕竟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在那里曾度过了早年的清苦,但也不乏乡野欢乐的童年时光。

我想念故乡,梦里曾多次回乡重温儿时趣事:在梦里,我下到混糊糊的河沟里摸鱼,摸到一只虾或者一个小螃蟹,就毫不犹豫地扔到嘴里,品尝着生虾、活蟹的鲜味;在梦里,我到白雪皑皑的荒草甸子里,去套野兔或者炸狐狸,领略一番原始猎人的情趣……

这种怀乡、恋旧情结,久而久之,不仅积淀成我对国家的具体情感,而且还形成了我对城乡的颇为另类的价值观念。

我爱城市。虽然那里不是我出生的故乡,却是我学习和工作的场所,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我大部分生命时光,都是在大城市里度过的。我对户籍所在地的城市,为我提供的优厚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始终心存依赖和感激。但是,这种观念只是出于理性判断,而非审美审视。

我爱乡村。因为她使我情感有所寄托,给了我精神上的抚慰。我喜欢乡村田野的碧绿,喜欢邻里鸡犬相闻的宁静,喜欢旷野清风古月的苍凉,喜欢花草树木清新的气息……

当我被城市烦杂的公务和应接不暇的大众交往,折磨得心力交瘁的时候,我的一颗疲惫、浮燥的心,渴望河堤上习习凉风的冷却,希冀草原上如水月光的沐浴。这时,我特别向往田园诗般的境界,怀念故乡那片苇塘。

我少小离家。屈指算来,已经四十多年了。

我在外读书和工作期间,曾回去过几次。每次回去,都有新的惊喜和新的失落。

惊喜的是,故乡随着共和国一路走来,与时俱进、日新月异。原来,从村里到最近的小城镇——牛庄——得走三十华里旱路,阴雨天连旱路也走不成,就得踏着泥水走路。那时,到城里没有任何公共交通工具,拥有个人自行车的,也像现在农民买汽车那样寥若晨星,所以,农民只能步行进城。上个世纪80年代,通往城镇的那条旱路,变成了沙石公路、随后又变成了柏油马路,通了汽车;再后来又修成铁路,通了火车……

失落的是,故乡随着乡村城镇化的推进,自然风貌越来越人工化。原来,村前的柳树林不见了,村后的红草塘也不见了,代之以密密麻麻的砖瓦房。儿时的天然乐园,摸鱼捉蟹的小河沟、寻找鸟蛋的大芦苇塘,全都不见了。到了春天,虫不叫、鸟不鸣,田野里一片单调的拖拉机声……

家乡的变化,引起我内心中情与理的纷争。由荒村变成交通发达、生活越来越现代化的新农村,我在理性上欢迎;与此同时,伴随着农村原有风貌的改变、自然景观的消失,这又是我情感上的伤痛。我最担心的是,我记忆中的故乡,随着物质文明的演进,像一个过世的老人那样,在这个世界上彻底的“消失”。

回家看看,这是我近年来,越来越强烈的向往。我下定决心,在2015年下半年,无论如何也要践行这个“乡愁”的梦想。

这个很现实的想法,却略微带点儿“憧憬”的意味,那就是我想借着回乡探亲之机,走访几位活化石般的长者,在广泛收集素材的基础上,动笔写一部村史。

我知道,我的故乡辽宁省海城市(原来是县)西四乡刘家村,到目前为止,只有县级的地方志,从来就不曾有过“乡史”和“村史”。

我这次返乡,如果能写出辽河岸边这个茅屋草舍的荒村,随着共和国同步发展的真实历程,让一个不见经传的偏僻农村,在浩渺的空间和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一点有人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也算作一种浪漫的情怀吧?

我出生在地势低洼的三岔河岸边,那里河沟纵横、苇塘成片,那是比邻盘锦湿地的一个荒村,也是一个植物繁茂、鸟兽成群的生态天堂。在我童稚的心灵中,那是个奇幻的多彩世界,那里一年四季,都演绎着生命的精彩。

早春,苇塘里结冰的湖泊消融了。玲珑剔透的单细胞原生藻类大肆繁殖起来,犹如一颗颗晶莹的宝石,散布在清凉的湖水中。这时,在冰下蛰居一冬的鱼儿也活跃起来,不时地跃出水面,溅起一朵朵浪花……

盛夏,苇塘间隙的的草原,繁花似锦,遍地葱绿。在泥地里,在草丛中,螃蟹、蝲蛄、甲虫、蚂蚁以及数不清的昆虫,爬来爬去……

深秋,芦花扬絮,衰草枯黄,苇塘一派萧杀景象。这时,无论深藏在水底的鱼类,还是埋在土中的虫卵,生物都是以“蛰居”的形式养精蓄锐,但等那来年春暖花开之日,再度展示生命的活力……

初冬,夜里落了一场雪,大地一片寂静,苇塘空荡无物。但是,第二天早晨,在平坦的雪地上,却留下了各种动物活动的痕迹,而且上演了血淋淋的“食物链”的悲剧……

在外乡人看来,这一切也许是极为平常的生态图景;可是,在我心里却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诚然,我的故乡曾是被现代文明所遗忘的穷乡僻壤,但那毕竟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在那里曾度过了早年的清苦,但也不乏乡野欢乐的童年时光。

我想念故乡,梦里曾多次回乡重温儿时趣事:在梦里,我下到混糊糊的河沟里摸鱼,摸到一只虾或者一个小螃蟹,就毫不犹豫地扔到嘴里,品尝着生虾、活蟹的鲜味;在梦里,我到白雪皑皑的荒草甸子里,去套野兔或者炸狐狸,领略一番原始猎人的情趣……

这种怀乡、恋旧情结,久而久之,不仅积淀成我对国家的具体情感,而且还形成了我对城乡的颇为另类的价值观念。

我爱城市。虽然那里不是我出生的故乡,却是我学习和工作的场所,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我大部分生命时光,都是在大城市里度过的。我对户籍所在地的城市,为我提供的优厚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始终心存依赖和感激。但是,这种观念只是出于理性判断,而非审美审视。

我爱乡村。因为她使我情感有所寄托,给了我精神上的抚慰。我喜欢乡村田野的碧绿,喜欢邻里鸡犬相闻的宁静,喜欢旷野清风古月的苍凉,喜欢花草树木清新的气息……

当我被城市烦杂的公务和应接不暇的大众交往,折磨得心力交瘁的时候,我的一颗疲惫、浮燥的心,渴望河堤上习习凉风的冷却,希冀草原上如水月光的沐浴。这时,我特别向往田园诗般的境界,怀念故乡那片苇塘。

我少小离家。屈指算来,已经四十多年了。

我在外读书和工作期间,曾回去过几次。每次回去,都有新的惊喜和新的失落。

惊喜的是,故乡随着共和国一路走来,与时俱进、日新月异。原来,从村里到最近的小城镇——牛庄——得走三十华里旱路,阴雨天连旱路也走不成,就得踏着泥水走路。那时,到城里没有任何公共交通工具,拥有个人自行车的,也像现在农民买汽车那样寥若晨星,所以,农民只能步行进城。上个世纪80年代,通往城镇的那条旱路,变成了沙石公路、随后又变成了柏油马路,通了汽车;再后来又修成铁路,通了火车……

失落的是,故乡随着乡村城镇化的推进,自然风貌越来越人工化。原来,村前的柳树林不见了,村后的红草塘也不见了,代之以密密麻麻的砖瓦房。儿时的天然乐园,摸鱼捉蟹的小河沟、寻找鸟蛋的大芦苇塘,全都不见了。到了春天,虫不叫、鸟不鸣,田野里一片单调的拖拉机声……

家乡的变化,引起我内心中情与理的纷争。由荒村变成交通发达、生活越来越现代化的新农村,我在理性上欢迎;与此同时,伴随着农村原有风貌的改变、自然景观的消失,这又是我情感上的伤痛。我最担心的是,我记忆中的故乡,随着物质文明的演进,像一个过世的老人那样,在这个世界上彻底的“消失”。

回家看看,这是我近年来,越来越强烈的向往。我下定决心,在2015年下半年,无论如何也要践行这个“乡愁”的梦想。

这个很现实的想法,却略微带点儿“憧憬”的意味,那就是我想借着回乡探亲之机,走访几位活化石般的长者,在广泛收集素材的基础上,动笔写一部村史。

我知道,我的故乡辽宁省海城市(原来是县)西四乡刘家村,到目前为止,只有县级的地方志,从来就不曾有过“乡史”和“村史”。

我这次返乡,如果能写出辽河岸边这个茅屋草舍的荒村,随着共和国同步发展的真实历程,让一个不见经传的偏僻农村,在浩渺的空间和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一点有人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也算作一种浪漫的情怀吧?

【作者简介】刘学铭,吉林大学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长春市科普作家协会主席,出版学术、文学和科普著作二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文学和科普文章数百篇,多次获得省市和国家级的奖励。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