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婚礼为什么变成了别人的婚礼?
你觉得自己不配,就真的不配。
01
整个经济学如果浓缩成一个问题,是什么?
那就是:手段能否达成目的?
价格管制能否降低房价。
最低工资法能否提高工资。
福利制度能否帮助穷人。
打击资本家能否让大众生活更好。
取缔市场经济能否实现人间天堂。
……
无数经济学家围绕无数经济问题争论不休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经济学研究的不是钱,而是人的行动。具体来说,是人的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因果关系。
所谓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归结起来就一句话,一个问题:
手段能否达成目的?
02
大到国家的经济政策,
小到普通人的爱情事业,
都脱离不了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因果关系。
都需要用“手段能否达成目的”这一问题去审视。
在爱情中,因果关系搞错了,手段和目的不匹配,你的女朋友,就会变成别人的老婆;你的婚礼,就会成为别人的婚礼。
电影《你的婚礼》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悲剧。
从学生时代开始的美好爱情,相爱十几年的恋人,最终分道扬镳。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其实男主是有机会的,当他工作不顺,女生关心他安慰他,问他要不要结婚?
他竟然以自己目前状态不佳拒绝了。
很熟悉有没有?很多朋友都是这样,工作忙的时候没时间恋爱、没时间结婚,短期失业的空挡又觉得自己最近连工作都没有不配恋爱不配结婚。
于是永远单身。
你到底想要什么?你的手段和目的,相匹配吗。
你认为赚够了钱、或者考上了某某大学、减肥成功、做了整容手术、时不时的在朋友圈里炫富、炫腹肌、每天坚持给男神女神点赞,对方就会喜欢你。
你的手段和目的,相匹配吗?
还是像经济学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讲的那样,南辕北辙,事与愿违。
03
如果你想要的是和某人在一起,你短时间内境况好与不好又怎样呢。
如果你想要的是和某人在一起,你比她强或者她比你强你今年比她收入高她明年比你收入高这些又怎样呢。
低谷和困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人的处理方式。
我这次没考好,我不配和你做朋友。
我最近境况不好,我不配参加朋友聚会。
我最近失业了,我不配和你结婚。
你觉得自己不配,就真的不配。
等你觉得自己配了,机会飞走了。
04
在人生的低谷,
男主看到兄弟们都比他混得好。
有人当了老板,有人追到了富二代,
有人微商生意做得不错。
这些朋友其实是可以帮助到身处困境的他的,不管是介绍工作、还是给他分享做微商的经验。
什么是机会,人就是机会。
你身边的那些成功者就是你的机会。
可悲的是,出于自卑和嫉妒,男主看到的不是机会,而是痛苦。他不是在社交中寻求学习与合作,而是说一些酸溜溜的怪话,嘲讽别人的成功。
“装什么成功人士。”
“我这样的人,以后还是不要和他们一起喝酒聊天了吧!”
别人不会因为你的失败而鄙夷你,
却会因为你失败后自轻自贱的心态而鄙夷你。
自轻自贱者,人必轻贱之。
05
当你的恋人、朋友比你强的时候怎么办?
首先,人生是动态的,你不可能永远强,也不可能永远比别人强。
其次,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他们越强,就越能激励你成长进步,就越能够帮助到你。
比如说,我的一些朋友,公号粉丝数后来远远超过了我,这既可以激励我更努力的写作,又可以互相推广,一起涨粉。哪怕别人的粉丝数达到了我的10倍,依然可以合作。
比如说,有的朋友投资数字货币财务自由了,跟我完全不是一个“阶层”了。但并不影响我遇到相关问题向他们求教。他们越成功,我得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就越多,收益就越大。
但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的合作能力几乎为零。
不知道怎么跟比自己强的人合作,自卑,嫉妒;
不知道怎么跟比自己弱的人合作,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不知道怎么跟自己同等的人合作,只知道内卷。
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和接受的教育里,
严重匮乏关于合作的知识和经历。
电影里的男主就很有代表性,他自中学时代起练习的是游泳,专注的是为了女孩而念书(想和对方同一个大学)。念书和游泳,都是完全“靠自己”的事,单枪匹马,孤军奋战。
哪怕是打架,男主都是,靠自己,一腔孤勇。
每次被打的很惨。
你完全看不到,
在成长中,
他有什么与他人合作的机会。
除了和室友们聚在一起看黄片。
当然,这个也不能称之为合作。
这就是做题家们的可悲之处
他们唯一会的事,就是“靠自己”。
我考好了,我拿到名次了,我证明自己了,我配的上。
我落后了,我配不上。
这种单一的奋斗模式和评价系统,在他们脑子里,根深蒂固。
结果换了赛道,就会酿成很多悲剧。
比如爱情和事业,就是一种人与人的合作互动,
而不是单纯靠个人奋斗就能搞定。
你“一腔孤勇”,
努力的连自己都感动了。
却不善于去思考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
不善于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协作,
结果越混越惨,
你的女朋友,变成了别人的新娘,
你的婚礼,变成了别人的婚礼。
这就是电影《你的婚礼》,
留给我们最大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