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邵东荫家堂 让人恍惚回到清代
荫家堂,位于邵阳邵东县杨桥镇清水村,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是一座规模宏大、整体保存完整的清代古民居建筑。荫家堂依山傍水,前临蒸水河,后靠凤凰山,建筑环境幽静雅致,是邵东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近在咫尺,却好像远在天边。为了一睹真容,在一个星期天,我骑车沿古衡宝路出发,过佘田桥街,再往左过蒸水,在一个有信号塔山头下就是荫家堂。
荫家堂建筑群,主体建筑二层砖木结构,纵四进,横连十一排,坐南朝北,以堂屋为中心,左右对称。院内“正中一横”为家族公用祠堂,上书“荫家堂”,祠堂地面铺青砖,尽头置花板神台,支撑屋梁的木柱则以石雕为“基础”,据说这几样东西都曾让北京来的文物专家激动不已,连呼“宝贝”。祠堂两侧各有四排住房和一排杂屋,对称布局。因是“四进”式,院内有四条风雨廊横贯,平添了几许“庭院深深”的气氛。“荫家堂”房屋一百四十八间,天井四十四个,圆木柱一百五十六根,精美窗雕、石雕难计其数。大屋两层,置木梯木楼板。底层各房可互相贯通,楼上房屋亦由木栏走廊连通。院前有约两千平方米的晒坪和一条宽四米的石板路,整座院落与佘湖山千年古刹云霖寺遥相呼应。
走进小巷。一块块青石砌就的排水池,黝黑圆润;一个个天井射进明晃晃的阳光,炫亮晃眼;一根根圆木柱下石墩上动物雕饰,憨态可掬;一条条小巷曲径通幽。我穿行期间,竟有时光倒流,回到清代的感觉。荫家堂现在还住着几十户人家,依旧充满着一个大家族特有的旺盛人气。申承述四兄弟的后人,打着赤脚,端着大菜碗,行走在这幢四通八达的老屋,个个都显得神定气闲,宛如世外神仙。
堂屋堂前有木楼戏台,后置神龛。望着戏台,我仿佛又看到花鼓戏、皮影戏一个个节目精彩上演,主人一家和邻里陶醉的神情。神龛上方悬挂巨匾,上书“荫家堂”三个苍劲有力的鎏金大字。一位耄耋老人向我介绍了字的来历,说写匾时未写完,主人叫客人就餐,间隙,一小孩见字未完,提笔写下“堂”字,客人出来一看,大为惊讶,小孩的字竟与自己的字天衣无缝。
神龛前两侧立有木镂图案的屏风,和雕刻动物花鸟的香案。堂屋两侧封火墙青砖到顶,顶端装饰牛、马、羊等十二生肖动物。令人称奇的是竟有两座英式古老座钟,在道光年间,那个封闭的清王朝末年,主人竟知道如此西洋之物。
清水村有老人向我释疑,说房主申承述四兄弟曾是本地富商,沿蒸水出衡阳湘江,过洞庭溯长江贩粮武汉。走南闯北,头脑活络,眼界开阔。不几年,富甲一方,他认为钱财不过过眼云烟,不如置房,流传后世,因而有这荫家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