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三十六洞移位来之不易
2021年7月26日上午9时,基于防台抗洪的严峻形势,高湖泄洪闸开启两孔分洪,这就是浦阳江防洪“上蓄、中分、下泄”基本原则中所指的“中分”。将一部分洪水引流到高湖滞洪区,以减轻下游浦阳江东江、枫桥江的防洪压力。这是三十六洞移位后的首次开闸分洪,引来网民的刷屏围观。忽然想起十年前曾为原诸暨市长何国梁编辑《见证》文稿,内有一篇关于三十六洞移位的文章记忆犹新,于是回家翻查,发现这篇题为《三十洞移位来之不易》就载在此书第5页。这篇文章是根据1993年8月23日何国梁(时任诸暨市副市长)在城关、双桥两镇11个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议上的讲话整理的,内有关于三十六洞移位方案提出、意见征求、分析论证、方案审批等过程的简要叙述,也有关于三十六洞移位对诸暨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意义的阐述。未经作者授权,冒昧将此文发在这里,供读者了解三十洞移位的相关历史。
同志们,今天请城关、双桥两镇的主要领导和高湖滞洪水库改造工程实施今后要涉及到的11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及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来开会。事情你们也知道,新闸建设涉及到土地征用,所在村对征用的价格有些想法,我觉得这也是正常的,从局部的单位利益考虑,多要一点征用费,能够给村里的老百姓办点实事,也是情理之中。但我今天先不讲征用费的高低问题,我想就高湖滞洪水库改造工程讲三个方面想法。
一、争取到这个工程的实施来之不易
现在的三十六洞分洪闸,对诸暨防洪“中分”、削减城关以下的浦阳江洪峰水位、保障浙赣铁路安全运行、保护浦阳江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发挥过历史性的作用。但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为什么会提出这个移位工程方案,对诸暨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意义作用何在?想必大家思考过,但未必真正想明白。这个问题下面我会专门讲到。现在我先讲方案的提出和争取的艰辛过程。
1、方案比较和提出过程。1989年11月,当时我在水电局工作,浙江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对诸暨的防洪规划,给我们提供了五个方案,要我们论证和搞好设计,这里涉及到永宁水库的建设、三塘畈建分洪闸增设滞洪区、三十六洞两边再扩建各四孔为四十四孔分洪闸、或在现在要建新闸的地方建四孔闸辅助三十六洞分洪等等。我们在设计论证时,集中围绕“扩孔”还是“增建”展开分析讨论。这两个方案,三十六洞分洪闸仍然存在,而三十六洞分洪闸要开闸分洪,除了要按规定提前三小时发出警报外,还必须通过南渠堤埂的爆破,才能将洪水引入高湖实现滞洪,况且现在的引洪道两边及引洪道上是什么情况,在座各位都清楚。所以,三十六洞开闸分洪,在洪水调度的把握上,在前期转移市民的准备上,在南渠爆破的成功保障上,很难做到百分之百。为此,水电局论证认为,既然双江潭可以增建四孔辅助分洪,为什么不整体移位到双江潭、新建满足防洪需求的新闸呢。因为扩建、增建都需要土地,将复杂的分洪程序及前期繁重的转移准备工作,转变成为可以把握有利时机开闸分洪,及时削减太平桥洪峰,最大限度地降低洪涝灾害的损失,何乐而不为!为此,我们提出了这个移位方案,报县委、县政府,通过四套班子领导讨论,决定向上级业务部门积极争取立项。
2、广泛征求意见、统一思想的过程。鉴于这个工程影响到诸暨发展的全局,县委县政府除了积极向上争取,县里的主要领导会同水电局、计经委等部门领导,向许行贯副省长、刘锡荣副省长、水利厅和计经委主要领导当面汇报工程设计方案,并数十次向业务部门及持不同意见的领导专家个别汇报衔接,期间的艰辛我就不细说了。
再说我们市里,1991年4月2日,周惠良市长主持召开四套班子领导干部会议,听取水电局对高湖滞洪水库改造工程的汇报,征求四套班子领导意见。1991年4月8日,我主持召开牌头、三都、城关、姚江、湄池、枫桥六个区的区长及市里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征求移位工程方案的意见。1991年5月13日,我同周惠良市长、水电局张仲华副局长专程到征天水库梁焕木同志处征求意见。另外,向我们水电系统的一些老领导征求意见。在方方面面听取意见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个赞成、哪个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也是出于对水利的关心。而且,正是因为有一些不同意见,使我们对高湖滞洪水库改造工程的设计更加完善,工程质量要求更高;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城市防洪工程的理念和要求,更加全面考虑整体提高浦阳江防洪能力的问题,把百里长堤的建设摆上了议事日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提不同意见的同志也是水利建设的功臣。
3、充分的技术论证过程。这里我将几个论证会说一下:
1991年11月19日至22日,浙江省水利学会受省水利厅委托,来诸暨召开“高湖滞洪水库改造工程研讨会”,在激烈争论的基础上进行投票表决,19票赞成移位,13票反对或弃权,在技术层面上通过了移位工程方案。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仅仅是水利学会名义举行的研讨会,可想而知,当时省里这个层面对移位工程意见不一,所以论证方式也较为谨慎。
1992年12月25日,省水利厅、省科技委员会在水利厅招待所召开专题会议,审议“高湖滞洪水库改建工程可行性报告”,原则同意移位方案。
1993年3月24日,省计经委组织在杭州召开“高湖滞洪水库改造工程可行性报告”审查会议,下了移位改造的审查结论。
4、方案审批的行政程序。1992年12月30日,浙江省水利厅以浙水(1992)12号文件向省计经委报送《高湖滞洪水库改造工程审查会议纪要和有关问题的函》,1993年6月28日,浙江省计经委、省水利厅浙水计(1993)154号文件下达,同意“移位方案”实施。
在这个过程中,刘锡荣副省长6月16日来诸暨视察,听取移位工程汇报后,表态“改建工程专家同意,省水利厅同意,我也同意”,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二、这个工程实施对诸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在座各位都在城关这个区域内工作,情况都较清楚。我首先要强调一点,有人出于对水利事业的关心,议论移位工程是否是城市建设的需要,是不是水利让位了?我这里很简单地回答一句: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每个局,在业务问题上首先要考虑自己职能范围内的事,这个方案的提出是水电局,而不是城建委,我是当事人,当时的县委县政府领导没有一个来授意过。我们完全从防洪“中分”的角度,科学、合理、及时、有效地提出了这个方案。三十六洞分洪闸设计量最大分洪流量为759立方米/秒,而现在2200米的引洪道内占道建筑及艮塔东路横穿引洪道,虽然路面高程尽可能兼顾引洪,但现实情况难以保障759立方米/秒的流量顺利通过,且还有南渠爆破的效果如何,我可以说,满足不了开闸分洪削峰的要求,从管理、调度上也难以把握“及时”两字,为此,我们从水利自身的要求提出了移位方案。今年3月24日省计经委组织论证改建方案的结论:“本工程技术上可行,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工程实施后,城区以下水位有所下降,城区防洪能力可达50年一遇标准,洪水位低于防洪堤顶高程,调度、运行、管理方便,可满足防洪需要的前提下,有利于江东土地的开发利用,促进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这个结论明确说明:可满足防洪需要前提下,有利于城市建设。这个工程的实施,符合诸暨浦阳江防洪“上蓄、中分、下泄”的基本原则,换句话说,对“中分”能力提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另一方面,将彻底解决诸暨新兴中等城市发展的空间制约。大家生长在这块土地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而现在我们的城区处在这样一个地理环境:西边县龙山及县龙山脚浙赣铁路贯穿南北,东边三十六洞分洪闸及2200米引洪道占据着江东的大片土地,到目前我们这个城市还在南北狭长地带畸形发展。“东西相连,南北扩展”的新兴中等城市规划怎么做?虽然今天开会在香港街会议室,但香港街的建设与老城区中间隔着引洪道,城市的形态理想吗?三十六洞分洪闸及2200米引洪空间横亘在城市中间,一个城市的人流物流会理想吗?我想在座各位一定会回答得很干脆,不理想!而这个工程实施后,可以彻底解决诸暨城市发展的空间制约,跃江东进,建设暨阳新城不再是梦。这个工程的实施,不但对城市发展作用巨大,而且对经济发展作用巨大,对社会文明进步作用巨大。所以,这不是局部性的工程,而是涉及诸暨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重大历史性工程,是涉及诸暨百万人民生产发展、生活幸福和提高诸暨知名度的一件大事,给诸暨百万人民带来的福祉是不可估量的。相比之下,我们还要在区区征用费上讨价还价,我相信一个明智的、有责任感、有战略眼光的人一定会顾全大局。
三、工程建设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支持。
上面我讲了工程实施对诸暨浦阳江防洪能力提高、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与作用,那么现在工程的第一期刚启动,需要各方的配合支持,因为这个工程是我们争取来的,惠及诸暨百万人民,我们表过态,工程经费全部由我们地方自己解决,如果要求上面解决补助资金,那么要批这个项目会更加困难,甚至可说是何年何月。这件涉及子孙后代生产生活发展环境的大事,县委县政府只好表态自己负责,不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我们今后怎样面对子孙后代,所以说是勒紧裤带上项目。工程经费核算上是很紧的,宽不起呀,希望大家理解支持。
高湖滞洪水库改建工程市委、市政府是下了决心的,要全力以赴,举全市之力做好这件事,为此我希望:
1、工程的实施涉及到太平桥到双江潭4.2公里江道的拓宽,有土地政策的处理,有大量单位用户和农民、居民房要动迁,涉及到自己的要带头动迁,还要负责做好村里人的工作,我上面讲的道理,你们做工作时也可参考借鉴。
2、我们所有的部门,不单单是涉及的部门,都要积极配合做好工作。因为工程动迁、政策处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可能会涉及自己或亲戚朋友,要求大家能尽到一个领导干部的责任,尽到一个有事业性、责任感的诸暨人的职责。
3、就工程建设本身来讲,这里特别是水电局,一定要抓好质量,这是百年、千年大计的工程,我们要以对得起父老乡亲,对得起子孙后代的历史责任感来做事,这样才会无憾于后世。拜托大家。
(1993年8月23日,在城关、双桥两镇11个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议上的讲话。地点:开发区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