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小时候的浓浓年味(8):年三十
(诗文)小时候的浓浓年味(8):年三十
文|01一线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俗称“过年”。今天大家期盼的春节脚步到了年三十了。在我国,人们忙碌了一年四季,春节是一种大家停歇匆忙的脚步,思亲念亲,家庭团圆,走亲访友的机会。中华民族的春节既是传统佳节,也是民族文化的至宝。它传承了祭祖、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燃放鞭炮、拜年等年味;体现了团圆、亲情、祥和及期盼的一种民族习俗和文化心理;深化了我们家庭和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凝聚力,生命力。
回想小时侯,当寒冷把季节推进腊月,我们就开始掰着手指数数了:一天,两天,三天……渴望穿新衣,渴望那顿年夜饭,渴望看到父母难得的笑容……总是从梦中笑醒。那时候总觉得那时候的假期总是很长,每天都不得完。而现在总是觉得假期很短,我还没有过体会到过年的假期,它又要过去了,明天又要踏上去上班的路了,真的很不想走,我想着在家里过一个长长的年,每天都可以睡到很晚,可以看到很久很久没有见过的表哥表姐们,听着他们感叹着我们自己的都已经长大了,侄子们现在过的是我们以前过的日子,多少年了,一转眼就过去了,仿佛现在在旁边玩着的不是侄子,而是我自己,坐在旁边的是叔叔婶婶们,而不是我。
灯笼,春联,喜洋洋。笑声,炮声,闹哄哄。过年,回家,盼团圆。老人,小孩,笑开颜!“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已经成为儿时记忆里的经典。“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忆过年。当一道道晨曦划破夜空,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迎新春联贴上门边墙壁,一件件新衣穿在身上,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我们于是极为放松的亲身体会团圆喜乐的年味气氛。而全村小巷到处弥漫着鞭炮硝烟的味道,还有从各家各户飘出的美味,让人感到了浓浓的年味。
时光匆匆,沉淀岁月。想起小时候,快到小年,我们这些农村娃,得赶紧准备柴草饲料过冬,等待自制办理年货,期待饲养了一年的生猪出栏,此刻仿佛闻到了年货的甘甜,生猪的肉香。
从小年开始,家家户户就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的一个家,盼望能够过个好年,祈望新年有个新气象。为此,小年前后,特别是小年那天,我们总要彻底打扫室内室外,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里外,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此后,各家各户焕然一新。
过了二十四,离春节只剩下五、六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接下来的这些天,各家各户没夜没日地排队爆花米,结花米,炒年货;没夜没日地排队作豆腐,油炸豆腐泡(我们这里叫酥煎豆腐),连日上农贸菜圩市场办年货。还有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那个时候,印象最新的是等到有条件缝制新衣新裤,为了这新衣服,我们要拼命地做好父母安排的家庭的许多事情。比如,要去排队炸爆米花,以前是在自家锅里盐炒米花,爆出或炒出的米花用来准备结糕点,那会,从锅里飞出来的米花,让我们争抢个欢闹个不停,特别是用过糖精炸出来的米花,放进嘴里好甜。还有排队制作豆腐,给制作豆腐的人家提供烧制的茅草,通宵达旦轮流上阵磨豆浆,一点不会在乎寒冬的雨风,大家早已洋溢在准备欢度新年的喜悦之中。加上之前自家酿造的米酒,为过年装点了无比喜悦。接下来几天,家家户户没日没夜在自家厨房沙炒豆子、花生、薯片,结泡米糕,酥煎豆腐。那种热火朝天的场景,也再现母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赶制缝补的鞋袜情景。
终于等到了腊月三十,俗称“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是全家团圆的日子。除夕,或确切说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为“月穷岁尽之日”。“大年三十”是过年的高潮。首先是倡导了“合家欢聚”,这也正是中国人讲究团圆团结的最重要的人生理想之一。其次,到了年三十,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昭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感到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而对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抬头见喜,出行平安”,门缝上贴“开门大吉”,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大年三十的早晨,胡同里劈劈啪啪的欢响着爆竹。男主户领着孩子们写春联,贴春联。如果没有立春,在除夕那天,在家子孙们白天还要去给自己逝去的长辈们修墓挂纸。而女婿和女儿要去送节礼,带糖、烟、酒、点心一类看望父母,而且是要求当日返回,不在娘家住宿,有“正月不空房”的习俗。女主户忙着祭祀,祭了厅堂祭祠堂,祭了祠堂祭厨房。
年三十晚,我们家总在一起团圆!全家人两三桌在一起吃饭,这种感觉真好!我家兄弟姐姐六个,我排行第五,兄弟中排行我行第四。每年,我们总是带着家人与父母兄弟过个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都讲究个欢腾热闹,用大家的心里描红春联和锅碗瓢勺上演一出独具一格的美食盛宴――年夜饭!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有句年谣:“三十晚上熬一宿”,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夜守岁,欢聚喝茶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此时也一般会要赶回家团聚。当然,接到压岁钱,最高兴的是孩子们。孩子们一年到头也就指望此时能得到个压岁包,这样才能香甜入睡。旧年三十团圆的年夜饭,新年零点的钟声,震耳的炮仗,和对新年夜美好永远的期盼,这些记忆不灭的过年风情都至今不忘。
雪花飞,年来临,鞭炮响,饺子香,穿新衣,戴新帽,点红烛,吃年糕,贴春联,请门神,瞌头拜年,走亲戚,拿压岁钱,还有正月初七送火神,正月十五挂灯笼,这是小时候在农村过年的主要印象。
年味是什么?年味就是浓浓的亲情,是浓浓的思念,是浓浓的幸福,更是浓浓的祝福。就让我们用一张贺卡,一个伊妹儿,一个电话,一句留言——---来表达对自己关心的人和关心自己的人的深深祝福吧!在这里,提醒大家,有时间回家看看父母,只需要看看就可。老人的心情就那么容易满足,不要等到时间来不及后悔。无论你是否有钱,无论你是否能给父母带去什么样的礼物,也许你的回家就是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不管车票多难买,不管有钱没钱,都挡不住回家的步履匆匆。不同的年龄回家有着不同的感受,学生时代放假直奔家去,在外工作期盼长假的到来不管什么都只为了一家团团圆圆!
欢乐年年,欢乐中国年。过新年,新年好。美梦成真! 同一首歌,恭喜你!新年快乐!迎春花,财神到,恭喜发财! 双娇吐艳庆新春,八星报喜贺贺喜。祝福你,Happy new year!欢迎新年到,新年好!新年祝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份珍贵情感在新年之际的集中体现,它没有虚伪的外衣,也无功利的色彩。是慷慨的给予与无私奉献,是深深的祝愿是默默地祈祷,是心灵深处的对话,是灵魂的絮语。
永远难发割舍的是那一杯浓浓的乡情酒!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一种痛楚!能回家过年就别放弃!过年是好,过年能催长年在外的游子归家团聚,能使久违的同学再次相逢,情真意切的情感真让人留连!
三十年饭闹团圆,我想,平时几多牵挂,心底几多祝福,只有回家了,才是最好的阐释,才是最实在的表述!子欲孝而亲不在,就会痛就会悔!
这种久违的感觉很幸福,传统年历,经历了那么长的时间,现在回味,意味深长!回家,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责任!就是喜欢那种年味,一直萦绕在身旁。回家的感觉真好!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热闹繁华人气旺,平静繁忙人冷清,古代现代变了样!每年回家的感觉是不同,但回家的心情却是令人想望的。回家不仅仅是为了过年,更多的是陪伴一直没有时间照顾的父母。也许我们根本不需要给他们任何的礼物,他们只是在过年的期间能与子女一同度过;也许在家我不需要做更多的家务,勤劳的父母已经准备好过年的一切物品……过年的时候,才有时间倾听父母的唠叨,才注意父亲额头上的皱纹又多了,母亲的白头发又多了几根。他们已经不在想我想象中那样,他们老了,在我们的不经意之中老了。
春节过年是念人思家的节日,哪怕是远在天边到了春节都想着家里的亲人,都想回家看看自己的亲人,在外面呆久了,总是怀恋故乡的一草一木,多么希望够回家去看一下,好好和亲人聚一聚!每当过年我总想回家,可家是那样遥远让你心牵挂,家中的父母、兄弟。还有儿时的记忆,都留守在过年那快乐的笑声中。
作者声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另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若作品中的文字、美术、摄影等有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我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或作品!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2019年中国优秀CIO获得者,高峰论坛特邀嘉宾,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著名科技工作者。全国科监委副理事长,全国高科技创新品牌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区域理事长、专家团成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国社会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主要从事设备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企业管理。2018年进入吉安县诗词学会理事会,担任学会理事和期刊《文山艺苑》编委;吉安市庐陵诗词学会会员,2020年担任《庐陵诗词》电子微刊编委;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员;2019年4月13日当选吉安县文学协会副主席,担任协会期刊《庐陵文苑》及其微刊编委。先后在《中外哲理名言》《中国作家文库》《中国亲情诗典》等大型文献、《中华文艺》《诗文杂志》《井冈文艺》《庐陵诗词》《庐陵文苑》《文山艺苑》等期刊和《东方烟草报》《江西晨报》《井冈山报》等报纸发表多篇文学作品。先后有作品入编《当代散文精选》《当代诗文精品荟萃》《作家作品精选》《当代文学精选》《诗赋中华》《当代文学精选》《中国诗歌作品选集》(中国2019-2020诗歌双年选)《战“疫”之歌:2020共和国的春天记忆》。先后在《经济》《新经济》《工业》《科研》《科技经济导刊》《价值工程》《经营管理者》《社会科学》《IT经理人》《中国计算机用户》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有100余项各类成果和事迹分别获得省部级、市级、县级荣誉奖励。2020年荣获中国乡村作家荣誉称号。个人事迹载入《走进大家》《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神州杰出人物》《世界名人录》等大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