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些糖尿病运动的误区

# 误区一 #

吃药才是王道,运动并不重要

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有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岛素抵抗。药物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外部干预调节内环境来降低血糖,但是运动能做的是通过调度人体自身的生理变化,来达到控糖的目的。比如运动能够改善 2 型糖尿病个体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患者骨骼肌细胞摄取葡萄糖和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的功能;改善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改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好处数不胜数,因此,我们怎么能说运动不重要呢?

虽然运动不能代替药物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精准的调节,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改善的除了身体代谢机能,还有他们的心理状态,要知道糖尿病患者在恐惧、焦虑、抑郁时,血糖常会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在临床上,我们还是需要鼓励患者进行一定量的运动,千万别天天葛优躺,浪费了通过运动来控糖的大好机会。

# 误区二 #

运动可以降糖,饮食可以任性

糖尿病患者往往在运动过后成就感爆棚,以至于放松了平时对药物治疗的严格把控和坚持。在此,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不管是通过药物治疗,还是配合运动控糖,都不能脱离饮食控制这个前提。用药不是万能的,运动对血糖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难以精准把控热量消耗以及能量补给之间的正负关系。饮食不控制,血糖会非常不稳定,如果血糖不稳定,靠临时加药或者加运动量来调控,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 误区三 #

运动强度越大,降糖效果越好

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宜参加激烈的比赛和剧烈运动,而是应该进行有一定耐力的、持续、缓慢、消耗的运动,比如骑自行车、游泳、跳舞、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并要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糖友们应尽量避免无氧运动,因为氧气不足会使乳酸增加,导致气急、肌肉酸痛等。

因此,我们要根据患者个人的体质、年龄情况帮助他们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适当的运动量。首先,患者要计算出:运动时保持心率(次/分钟)=(220-年龄)X 60%~70%,患者在运动时可以通过监测自己的心率,了解自己的体能水平,控制运动强度。一般来说,成年 2 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150 min(如每周运动 5d,每次 30 min)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到自我感觉周身发热、微微出汗即可,不用过分追求大汗淋漓的感觉。

来源:西苑控糖小小天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