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辟谣,溺水是否可以控水?

他们观点第一:.溺水患者的呼吸道内通常只有少量的水,水会被肺泡吸收,导致气体交换功能受损、肺部损伤和血液中氧气不足 (低氧血症)。倒挂控水不能补充患者血液中的氧气,控出的水大部分为食道和胃脏中的水,对于已经发生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及早开始心肺复苏术才能拯救患者。此外,没有证据显示艾灸对溺水患者有临床疗效。

他们这段话第一观点是肺内没有水,或者少量水真的如此吗?恐怕不是的。我们先看一种疾病。

浸泡性肺水肿(IPE)是一种影响潜水员和游泳者的肺部疾病。此前人们认为它很少见,或是只出现在有并发症的老年潜水员身上,但根据新的数据显示,IPE也可以影响年轻和健康的潜水员。这使得这种严重的疾病成为高压氧医学研究人员的热门研究主题。

当身体在水中,血液会从四肢流向心脏来保证核心体温,此时进行肺部呼吸循环的毛细血管的血压会升高。在寒冷环境或者持续的费力呼吸(由于调节器的故障或在水下疲劳等情况导致)会导致血压高,血液中的液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中水分占91%—92%)会异常渗漏到肺泡(肺部的微小气囊)。这种渗透导致肺部积液,并阻止气体交换,就像溺水一样,但是在IPE的液体是来自体内,而不是吸入的水。

以上这段意思,不必吸入水,就可以引发肺水肿。而著名中医杨帧教授也科普采用此观点:

所以我们可以清楚知道,肺内水可以有两种途径,一个吸入性,一个自身引发的肺内水肿。他们科普理由站不住的!试问他有什么资格辟谣,谁给他权利呢?

再说艾灸没有用这个问题。中医角度看人死亡一般三种情况,一种阳虚,一种阴虚枯竭,一种阴阳两虚最后虚脱致死。而溺水多数属于阳气突然被遏制,导致阳气不足,因此急速艾灸,可以回阳。对于暴死这种有用处的。事实上,隔盐灸神阙穴,就是古代极其常用的救脱手段,使元阳暴脱,昏扑肢冷的危急情况得到救治,比如溺水、中风脱证、滑泻脱水不止等。

一个西医科普中医知识,本身他就没有资格;因为中西医两套理论,他从西医角度科普本身就错了。试问这科学吗?其实就是一种傲慢无知,会害死人的。他的这种思维其实跟武汉初期疫情一样,不准中医介入,一开始西医治疗死亡率居高不下。最后大领导发话中医强行介入,死亡率才下来,足以证明中医有效性;而且方舱医院等都采用艾灸治疗阳虚患者效果也是可查的!

很多医院科普,一些医生等都说倒空水等错误做法,比如下图:

那么这种做法错误吗?其实在以前七八十年代,或者更早五六十年代医学界很多支持这种做法的。比如《现代院外急救手册》是1997年出的一本医学急救书,其中明确提到可以控水。

我复制一段大家看看:

三、急救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泥沙,呕吐物等。松解衣领、钮扣、乳罩、内衣,腰带,背带等,但注意保暖,必要时将舌头用手巾、纱布包裹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控水(倒水)。①急救者一腿跪在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其大腿上,使其头下垂,接着按压其背部,使胃内积水倒出。②急救者从后、抱起溺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头向下,也能使水倒出来。

他这本书虽然没有提到倒挂控水但是道理一样,这本书作者黄爱辰教授是支持控水的。

这个方法好处是肺内有吸入性水可以倒控出一些;没有吸入性水,自发肺水肿,控水办法因为特殊姿势,也可以阻碍血液回心脏,回到肺内,血液会在四肢大量暂时储存,缓解心脏肺内压力,因此可以迅速缓解肺水肿!

就好比一些心衰患者夜间不能平卧,必须端坐呼吸,这样下肢血液可以延缓回到心脏,可以减轻患者痛苦症状道理一样的!

所以牛驼,倒挂溺水人员,或者其他控水是行之有效的中医手段,也是我们老祖宗实验几千年得来的急救手段,怎么能因为学了几天西医知识就断然否定我们中医急救手段呢?我看你还没有资格!

在我们中国目前,因为西医从业人员多,他们是主流;大多数科普都是从西医角度阐述;另外由于中西医对立,他们往往也是敌视中医角度,认为中医愚昧落后;其不知道这些急救方法是我们老祖宗,经过实践得来的知识,岂能因为你一个小小西医科普而否定呢?所以今天我们中医人就要以王毅委员长怼美国态度来警告那些自以为是的西医,如果认不清现实,认不清自己实力,我就要协同全国人民来教育你这种“美国式”的科普

介绍我另一个公众号已经开通,专门介绍伤寒温病方剂医案为主的,单纯伤寒温病经典公众号,所以喜欢的同学动动发财金手指点击下边链接关注,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