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7大领域PPT
芳纶是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总称,是一类有机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芳纶作为国家战略物资,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轨道交通、电动汽车、光纤光缆等领域的尖端技术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国际上芳纶纤维的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和欧洲等地,其中欧美企业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日本企业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韩国企业占据了8.4%的市场份额。
全球知名的企业有美国杜邦、日本帝人、韩国科隆、韩国晓星以及我国的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杜邦和帝人已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我国泰和新材目前在PMIA市场中占有一席地位。
研究表明芳纶纤维在全球市场呈增长态势。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市场强劲增长的同时,提出了对轻质材料的急切需求,从而导致芳纶纤维的需求量大增。
2019年全球分离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3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96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6.4%。其中,亚太地区占据了全球分离膜市场1/3以上的份额。
从应用领域角度看,饮用水和污水处理将占据膜分离市场的主要份额;而从分离技术角度来看,反渗透(RO)技术将在食品和饮料行业中占据主流地位,同时,管式膜组件将会在食品和饮料行业迎来更快速的增长。
美国、日本在高性能分离膜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代表性的企业主要有杜邦公司(DuPont)、日东电工株式会社(Nitto)、东丽株式会社(Toray)、科氏滤膜系统有限公司(Koch)等。
德、法、新加坡等国在分离膜领域也拥有很强的实力,代表性的企业有迈纳德(MICRODYN-NADIR)、朗盛(LANXESS)、苏伊士环境集团(Suez)以及凯发(Hyflux)等。我国膜产业已经步入一个快速成长期,在能源电力、过程工业、有色冶金、海水淡化、给水处理、污水回用及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规模迅速扩大。
目前全球各类膜组件产品中,反渗透膜占膜市场的比重最大,主要用于海水脱盐及超纯水的制造,而超滤与纳滤主要用于污水、废水处理及回用、给水净化以及海水淡化预处理等领域。未来,随着膜产品及诸如正渗透、电渗析等技术的多元化,膜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将变得越来越广泛。
固态锂电池即电解质采用固体材料的二次电池,目前固态电池技术处于产业化前期阶段;将在电动汽车及航天领域率先实现产业化;未来将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消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几年中,锂电池市场仍会持续增长,动力电池占比进一步扩大;预计2025年至2035年间全固态电池市场会迎来爆发式增长,硫化物电解质为主要技术路径。
技术优势:
►不易燃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能量密度高,有望解决里程焦虑问题;
►满足柔性可穿戴产品的需求;
技术难点:
►离子电导率低;
►界面阻抗过大;
►循环稳定性差;
►集成加工困难;
汽车尾气催化剂体系主要包括载体、活性成分、涂层和助剂四部分。全球汽车尾气催化剂市场呈现寡头垄断局面,尤其是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催化剂专利保护形成壁垒使得行业格局非常稳定,市场份额相对固定。庄信万丰、巴斯夫(收购安格)和优美科(收购德尔福)全球市场份额超过70%。
国内尾气净化催化器企业主要有贵研铂业、四川中自科技有限公司和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等催化剂集成企业,以及江苏天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万润控股集团等分子筛产品企业。
未来汽车尾气催化剂重点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详见PPT。
聚乳酸(PLA)也称为聚丙交酯,属于聚酯家族,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及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2018年全球的聚乳酸年产能约20万吨,就地区而言,美国是聚乳酸最大的生产基地,其次是中国,2018年的生产市场份额为14%。
目前,美国NatureWorks是全球领先的PLA企业,其生产的Ingeo树脂被全球众多厂商采购并进行加工,合作网笼罩全球,且连年推出3D打印PLA新配方。荷兰Corbion公司与Total公司共同开发的耐高温PLA也处于世界领先行列,是未来有力的竞争企业之一。我国PLA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产业集中、集群规模大、竞争力强。首屈一指的是浙江海正,技术领先于国内其他企业且产能高。
聚乳酸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材料,可有效地缓解对石化资源的依赖及减少白色污染问题。再加上《“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利好政策,可以预见我国聚乳酸产业在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燃料电池是一种以氢气、甲醇或者甲烷等氢化合物甚至煤粉为燃料,空气或纯氧作为氧化剂,把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辅助设备组成。
在燃料电池全球市场方面,2018年燃料电池的全球市场约为218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1.39亿元),预计至2030年增长至4927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141.82亿元)。2017年中国燃料电池市场规模接近3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近11亿元,此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到2024年预计可达约27亿元。
目前,全球燃料电池生产区域较为集中,主要是欧洲、北美、亚洲的少数国家。其中,北美和亚洲遥遥领先,出货量上亚洲最多,装机容量上北美最多。
燃料电池主要在固定电站、便携电源和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其中固定电站装机量最大,近年来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已成为燃料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
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是以三维模型数据为基础,通过材料堆积的方式制造零件或实物的工艺。在航天、航海、兵器、医疗、汽车、工业等领域发展前景广阔,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2013年全球3D打印行业总产值为30.3亿美元,2018年达到了96.8亿美元,5年间的复合增速达26.1%。预计到2020年、2022年、2024年,全球3D打印行业总产值将分别有望达到158亿美元、239亿美元、356亿美元。
3D打印的全球竞争格局呈现头部企业高度集中,尾部企业高度分化的特点。全球增材制造产业已基本形成了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主导,亚洲国家和地区后起追赶的发展态势。以累计装机量计,当前全球3D打印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三个地区。
全球3D打印市场高性能金属材料将取代塑料材料。2017-2018年间,尽管塑料仍然是最常见的物料,但塑料打印在3D打印领域的占比一年间从88%下滑至65%,而金属打印的占比从28%增至35%。按该比率计算,金属最快将于2020或2021年占据过半3D打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