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澄清一些权氏起源的说法
本人在网上和一些姓氏的起源书籍中,甚至与一些宗亲的交流中,发现关于权氏的姓氏起源说法还是比较混乱,有些甚至夹杂了传说,迷信。这里做一个统一的说法。如果有宗亲还是坚信于那些神话故事或者无历史证据、没有逻辑基础来佐证的事情,我们也是无趣、无力去反证的,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君主武丁后人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商汤灭夏桀建立商王朝之后,传至第二十三代君主为商高宗武丁(子昭),将自己的后代子元封于权邑(今湖北当阳),公爵爵位,建立了权国,史称权文丁。
从权文丁子元开始,权国在商王朝时期承传了十五位君主,其世系为:权已公→权丙公子痕词→权丁公→子虎甲→子董→权仲癸→权少辛→权安伯→权满伯→权风公→权宣公→子空帛→子丑→权归公子黑肩。由于子董早亡,并未承位,因此实际上只有十四代君主。
周武王姬发灭殷商之后,再封子嘉为权国君主,号称权甲公,是西周时期权国的首任君主。权甲公是周武王之内弟,承周武王之命继任权国君主之位,以持古权国之地。
西周至春秋初期权国君主共有六代,其世系为:权甲公→权横父→权江父→权山戊→权倥父→子诜。
由于权国境地在今湖北省境内,因此在西周时期成为楚国、巴国的邻邦。到了春秋时期,楚武王熊通为了扩张势力,开始向汉水流域的诸夏发动一系列的战事,在子诜为权侯之时出兵攻占并吞灭了权国,将其地改设成权县,命楚若敖之孙斗缗为县尹。
亡国后的权国残余被迫向西南迁徙,不久即被巴国所灭。
后来斗缗又联合原权国的贵族叛楚,被楚军围而杀之。之后,楚武王为避免原权国的贵族再次死灰复燃,便将其皆迁往楚国的那处城(今湖北荆门那口城)监管控制。
亡国之后,权国的贵族子孙以及国人中有已故国名、迁居地名为姓氏者,称权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权氏正宗。
子姓权氏族人大多尊奉商武丁(子昭)、权文丁(子元)、权甲公(子嘉)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若敖之孙斗缗,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楚武王灭了权国后,改原权国为县,以楚若敖之孙斗缗为权县尹。后来斗缗率领权国遗民谋反,失败后被杀。
在楚斗缗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主辖之邑权县的芈姓也改称为权氏,世代相传至今。
这就是典籍《韵会》中所记载的:“楚斗缗尹权,后因为氏。”在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权,芈姓,颛顼之胤封楚,楚若敖之孙斗缗尹权因氏焉。秦灭楚,迁大姓于陇西,因居天水。又传云,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岭南郡当阳县东南有权城。”所指即由芈姓一支转为权氏一族。
还有一种是秦汉时期,可能有少数民族个别成员转变成权氏,融入到了天水的权氏族群中。在唐朝以后,也还会有个别外姓转换成权氏的情况,即使在当今社会,也存在外甥过继做儿子的情况。但是根据现有信息确认,这些个别的现象,不足以改变某一个分支族群属于天水权氏后人的事实。权氏出天水渭河以后,由外姓改为权氏的,有的后期又改回去了,没有改回去的,没有衍生出单独一个分支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