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消毒丹方源方义及临床应用

  甘露消毒丹主治温病湿热在气,并主内伤湿热病证。另从温热偏颇之症状范围看,叶氏“当查其舌,或淡白或厚腻或干黄者”,可知湿重热轻,湿热并重,以及热重湿轻等气分湿热证皆可主之;从湿热波及的范围看,出现咽肿,胸闷,颐肿等波及上焦病变,以及中焦腹胀,吐泄为主,并内熏肝胆出现黄疸,可外渍肌肤出现疮疡,波及营血出现斑疹以及流注下焦出现泄泻、疟痢或便闭、淋浊、溺赤等,可知病变涉及上、中、下三焦,并内熏肝胆外渍肌肤,波及营血分均可适用。

方义

  方中滑石、茵陈、黄芩三者同具有清热之功。滑石、茵陈二药协同利湿,滑石兼能解暑,茵陈功擅退黄。黄芩既可燥湿又可解毒,三者相伍,两擅其长,均重用为君;脾为太阴湿土之脏,易为湿邪阻运,导致气机阻滞,故再用一组:石菖蒲、藿香、白蔻等芳香之品来辟秽化浊;咽颐肿痛,实为火热之毒上攻所致,复用一组连翘、薄荷、射干、贝母等清热解毒之品。可见本方之妙就在于其配伍集清热利湿、芳香化浊、解毒利咽之品于一身。且这种组方是湿热证的其他方药无法与之相媲美的。

临床应用

  国医大师李士懋认为,该方兼有化痰之功,对于湿热并重兼有热痰之病证颇为合适。因为方中石菖蒲、射干、川贝母都有良好的清热化痰之功。石菖蒲辛苦性平,除具有化湿开胃之外,尚具有良好的豁痰之功。其诸多功效如开心窍、通气机、止遗尿、除烦闷、醒神益智、安胎、除肿痛之功,皆是其豁痰之功的延续。临床常用于治疗痰邪阻滞气机导致的神昏、健忘、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癫痫、厥逆、痈疽肿毒、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等。射干味苦性寒、有小毒,除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痛外,尚可以止咳化痰,用于痰热壅盛所致的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喉痹不通、腹部积水、乳痈初起、皮肤发黑等病证。川贝常用浙贝母代替。浙贝母苦甘寒,善清热化痰、散结消肿,用于治疗肺痈喉痹、瘰疬、结核、乳痈、疮肿、疮疡肿毒。《本草正》称浙贝曰:“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李士懋不仅将该方应用于湿热并重的瘟疫,以及夏令暑湿季节的外感和内伤热病,更多地是将该方用于湿热并重兼有热痰所导致的各种内伤疑难杂病。现代医学的病毒性腮腺炎、急慢性中耳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肺炎、急慢性咽喉炎、病毒性心肌炎、急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尿道炎等证属湿热并重兼有热痰者,皆可应用本方化裁治疗。对于湿热的诊断,以头面油垢、胸闷心烦、身体酸沉、脘腹胀满、大便黏腻、舌红苔白厚腻或黄厚腻、脉濡数或濡滑数为辨证要点。头面油垢为湿热蒸腾之证;胸闷为湿热阻滞气机之证;心烦为火热扰动心神之证;身体酸沉为湿性重浊之证;大便黏腻为湿性黏滞之证,舌红苔白厚腻或黄厚腻、脉濡数或濡滑数为湿热或湿热夹痰之证。若黄疸明显者,可加生栀子、大黄、虎杖、垂盆草、豨莶草等清利湿热退黄;咽颐肿甚,可加山豆根、板蓝根、青果、锦灯笼、玉蝴蝶、胖大海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若湿热入营、谵语舌绛者,可合用清营汤和清宫汤,并酌情加入水牛角丝、生地、赤芍、丹皮、金银花、玄参、竹叶、丹参、麦冬、莲子心等清心解毒、凉血活血;若心慌心悸者,可酌情加入山萸肉、五味子、沙参、麦冬、乌梅等滋养和收敛心之气阴;若咳嗽明显者,可酌情加入紫菀、百部、白前、前胡、牛蒡子、瓜蒌、僵蚕、地龙、蝉蜕等宣降肺气、止咳化痰;若伴有胸部、胁肋等处疼痛者,可酌情加入海风藤、络石藤、鸡血藤、忍冬藤、红藤、鸡屎藤、威灵仙、僵蚕、地龙、土元、生水蛭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洪文旭 苏礼)

(0)

相关推荐

  • 甘露消毒丹的主治

    王孟英在<温热经纬>中提到"湿温时疫',并具体罗列了见症:"人在气交之中,口鼻吸受其气,留而不去,乃成湿温疫病之病.而为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斑疹身黄,颐肿口渴 ...

  • 漫谈丑未之岁疫气方,及夏季、湿热杂病治法与方药

    据<清史稿·災异志>记载,清朝雍正,前后共13年,中国发生了三次疫情,第三次是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癸丑年,镇洋大疫,死者無算:昆山疫:上海.寶山大疫. 朝廷派出的抚吴抗疫使者,嘱当时 ...

  • 甘露消毒丹的妙用

    甘露消毒丹 - 组成 飞滑石 淡芩 茵陈) 藿香 连翘 石菖蒲) 白蔻 薄荷 木通 射干 川贝母 甘露消毒丹 - 功用 清热利湿,化浊解毒. 甘露消毒丹 - 配伍特点 利湿与清热并重. 甘露消毒丹 - ...

  • 甘露消毒丹治疗咳嗽浅析

    现状分析 据统计,因咳嗽就诊的患者占呼吸专科门诊患者的80%以上,美国(1991年)有2400万咳嗽患者去内科门诊就医. 而根据<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统计,慢性咳嗽患者又占呼吸内 ...

  • 甘露消毒丹的方源、方义及临床应用

    图1[1] 甘露消毒丹(一名普济消毒丹)为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所制,但叶氏著作中未予收载,致使此方最早见于何书,迄今说法不一,或谓引自<温病条辨>,或谓录于<温热经纬>.但据查证 ...

  • 配方严谨,阳痿早泄、不育等皆可用——五子衍宗丸方义及临床应用

    第 1784 期 作者 / 1曾镛霏 2李龑 1延安市中医药研究会 国家名老中医孙光荣传承工作室 2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编辑 / 段瑞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 ...

  • 瓜蒌薤白半夏汤方义,临床新用及名家医案

    瓜蒌薤白半夏汤,来源于<金匮要略>,有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的功效.由栝蒌实12克,薤白.半夏各9克,白酒70毫升(非现代之白酒,实为黄酒,或用醪糟代之亦可.)药物组成. 功效 行气 ...

  • 小续命汤方义及临床运用经验

    [来源] 小续命汤最早记载见于汉魏两晋时期著名医家陈延之的<小品方>.因该方治疗中风效果显著,被当时众医奉为"诸汤之最要".后由孙思邈收入<备急千金要方>, ...

  • 安宫牛黄丸的方义、临床应用范围、使用禁忌

    安宫牛黄丸(ANP)方义[1]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受邪则死,故中医理论中病重至神明失用者,皆属"心包代心 ...

  • 附子汤方证、方义及临床应用研究

    图1:五版教材关于附子汤的内容[1] <伤寒论·少阴病篇>第304条说:"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本条首冠"少阴病&qu ...

  • 李培生:理中汤之主证 、 方义与临床应用(推荐)

    李培生:理中汤之主证 . 方义与临床应用(推荐) 搜狐媒体平台 04-20 17:02 大 李培生先生追本溯源,推论寻理,罗列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理中汤丸之条文,将其 ...

  • 控涎丹的方义,药理及临床疗效

    控涎丹出于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又名妙应丸,至清王洪绪则称之为子龙丸.后世方书,多赞其效.它和同出一书的十枣丸,均由仲景十枣汤演变而来. 陈氏一以十枣汤改为丸,一以芫花易白芥子为 ...

  • 控涎丹的方义,药理及临床疗效。

    ​控涎丹的方义,药理及临床疗效 控涎丹出于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又名妙应丸,至清王洪绪则称之为子龙丸.后世方书,多赞其效.它和同出一书的十枣丸,均由仲景十枣汤演变而来. 陈氏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