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眼病针灸意外事故,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预防方法

想要预防眼部出血,我认为首先要熟悉眼和眼区穴位的局部解剖,其次是一定要熟练掌握眼部针刺之法。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在这里分享给各位:
01
慎选穴位
我在治疗各种眼病,特别是眼底病时,多用距离眼部较远且实践证明有效的穴位为主穴。


眼区穴选穴要精、准、少。因为眼部构造复杂,针刺难度较大,所以要求我们在辨证施治时要全面、正确地考虑分析患者的情况,尤其是少年儿童配合难度大,选穴更宜少。我一般只取两穴,且多不取最容易出血的晴明穴。
02
充分熟悉眼部的解剖学知识
施针时,要做到心中有数,细细体验解剖层次,准确地避开血管,保持一定的进针深度,可大大降低皮下出血及其他事故的发生几率。
03
选用细针
我在临床针刺眼区穴时,习惯使用的针具为32号1~1.5寸[0.25mmx (25 ~40) mm (25mm的用于儿童)]的毫针。

针具过粗容易引发出血,过细则不易得气;过短则影响疗效,过长可能伤及眼内组织。另外,要检查一下,针尖有无钩刺,以免在进针或出针时钩破血管引发出血。
04
注重操作
按照我的经验,可分为以下三步:
一是进针。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针刺眼区穴位时,要求患者彻底放松眼肌,初学者在针刺前可轻推眼球向相反方向。比如在针刺睛明穴时,应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针刺上明穴时应轻压眼球向下,针刺球后穴时应轻压眼球向上等。
医者宜用指甲按切表皮,迅速点刺进针。如欲刺深,多行垂直进针,应缓慢送针,送针时医生一定要屏声敛息,全神贯注。眼球周围组织较疏松,进针比较容易,如觉针尖遇到抵触感阻力(即使是很小的阻力)或病人呼痛时,应略退出,稍转换方向后,再行刺入。直到出现满意的得气感为止。如果得气感不明显,只可稍作提插探寻,或略作捻转,但注意二者的幅度必须极小,动作绝不粗暴。若还不能获得满意的针感,宜停针待气,不可强求。眼穴得气感为扩散至整个眼球的酸胀感。在留针期间,一般不运针,若因治疗需要,为加强针感,只可做轻微的捻转,但不能提插。
二是出针。我特别强调要采用顺势拔针,即根据进针角度应缓慢从反方向退针。一般以分段退针为好,即退一段后略作停顿,再继续外退。退针时,以患者毫无感觉为佳。顺势出针,动作较轻微,不会引起局部牵拉而造成出针时损及血管而出血。出针时不可行提插等手法。当针体即将离开穴位时,应略作停顿再拔出。
三是按压。这一条,我认为十分重要。掌握正确的按压方法和时间,对避免和减轻出血的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发现,一些初次针刺的病人容易发生眼部血肿,往往是由于不懂得正确的按压方法所致。

首先,医生在取针时,另一手应持消毒好的干棉球,出针后即刻按压针孔。棉球不宜太大,按压部位必须准确。其次,嘱咐患者按住后,要稍用力,持续按压时间最好在2~3分钟,不可移动位置或半途松手。如有以往血肿史或易于出血者,更应该延长按压时间。经验表明,延长按压时间可减轻眼部出血的程度。
处理方法

01
轻度血肿
对于轻度的血肿问题,可不予特殊处理。也可局部先予以冷敷,第二日如果出现瘀斑再采取湿热敷,每日1~2次,可促进瘀斑消退。
02
中或重度血肿
有条件的诊室最好备有冰冻过的消毒湿敷料,如无,可临时以纱布蘸蒸馏水或冷开水代替,即刻在局部肿胀的部位实施冰敷或冷敷20~30分钟,其间可替换敷料数次,有利于止血。嘱咐患者回家后,继续用同法冰敷或冷敷,每日2~3次。
对于重度患者,敷的时间可长,次数可多些。一般来说,敷后肿胀的眼睑可逐步张开。在24小时后,局部青紫明显,立即嘱咐病人用湿热毛巾(温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热敷眼区,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平时,可戴上消毒眼罩,或太阳眼镜,眼睑肿胀和局部青紫消退后,改为每日热敷1次,直到瘀斑完全消失。
我认为对于眼部血肿,如果能采取积极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出血程度,而且能明显加快瘀血消散的时间。
如果已出现皮下出血,形成瘀斑,眼睑出现青紫,此时还能进行针刺治疗吗?
我的答案是:完全可以。在瘀斑处针刺不但不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还能促进瘀血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