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乐府《采莲曲》,送你一个唯美夏天

《采莲曲》

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吴均笔下的采莲女心情不大好,虽然她衣着华丽,却难掩悲伤。丈夫远行,何时才会归来。隔得太远,书信也无法寄达。真希望他能早点回来,以便能赶上荷花依然鲜艳的时候。

《采莲曲》

南朝·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这首诗语言浅近自然、婉转流畅,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采莲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戏”中体会平和与自然。

《采莲曲二首·其二》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采莲曲》

唐·李白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李白笔下的采莲女明艳、活泼、大方,如清水芙蓉一般,淡雅天成,毫不做作,就如同李白的诗句一般。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据说,白居易在杭州时,无意间捕捉到一对年轻男女在荷塘上相遇的有趣一幕,随即创作了本诗。白居易将小儿女的情态写得入木三分,有趣又可爱。

《采莲曲》

唐·张籍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荡漾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谁家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张籍的《采莲曲》充满浓厚生活气息。全诗将采莲活动写得相当细致,从头到尾都是运用叙述和白描手法,如同采莲女一样淡妆浅梳,不假雕饰,表现出一种纯朴明丽的风格,洋溢着浓郁的江南民歌风味。

《采莲曲》

唐·贺知章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江南之地,天气不错,山林郁郁葱葱,如镜般的水面自起着波浪。不要说春天走了没有花儿盛开,君不见那湖中有人在采摘荷花吗?

话说,荷花是江南人夏天不可不赏之景。

《采莲曲》

唐·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这首小诗只用了二十个字就维妙维肖地塑造了一个可爱的采莲女的形象,情景兼容,使人恍若身历其境。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民歌味道很浓,寥寥数语,涵盖万千。

《采莲曲》

唐·崔国辅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此诗写的是一对恋人在采莲时相会的情景。江南水乡青年男女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唯恐失去对方,将两只采莲的小船紧紧相靠,并驾齐驱。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大胆炽热的追求和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采莲曲》

宋·陆游

采莲吴妹巧笑倩,小舟点破烟波面。

双头折得欲有赠,重重叶盖羞人见。

女伴相邀拾翠羽,归棹如飞那可许。

倾鬓障袖不应人,遥指石帆山下雨。

江南的采莲女笑得十分好看,划着小舟点破水面上的波纹。采莲女折到一只双头莲,却又羞怯不已,躲在重重叠叠的荷叶下羞于见人。同伴相邀去捡拾翠羽,采莲女的船划得如飞一般。一会采莲女不应人了,原来是那边头下雨了。

诗文观天下

知古诗文,晓天下事,做现代人
6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