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私塾|第四届|碎片01
本届我们想从具体分享的引子出发,从一般熟知的感官系统来分类。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想把我们倡导的感知体验能更直观,更易懂的方式展现出来。所以本次我们做了视觉篇、触觉篇、听觉篇、混合篇等等分类。
在整理中我们也发现成员们分享的两种方式。一部分是从个人既有的观点或者其它事物的现象引发对温度的联想和判断,还有一部分则源于现象和温度的直接关联。
前者在活动开始阶段会比较普遍: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还没有放下,习惯带着问题体验,习惯理性概括和现象分析。思维惯性和经验容易从一开始就在主导感知过程。这种方式不建议持续太久,要不依旧是在自己既有的知识系统里转圈,对外界的感知始终回不到单纯的自己,而且分享内容容易宽泛又往往不自知。
后者的方式是我们想推荐的,没有预设,仅就单纯的从感知体验中发现温度的存在。
视觉篇
第四届旅行私塾的主题是“温度”。一般来说,对温度的体验在触觉上是最直接的方式。不过在视觉优先的当下,从视觉入手的分享我们先也整理出了7篇。
1、温度/边界
有成员说:
今天上午徒步去沙漠边的黄草湖,观察到湖近岸有一小块儿地方一边多是薄冰,一边多是湖水。靠在岸边的冰、已融入水里的薄冰在风和波浪的作用下和湖水交融在一起缓慢的摇摆着,肉眼很难分清楚它们。在湖边站了好久,想到了温度的边界。温度之间的相互作用让温度的边界变得模糊。
有成员说:
今天在祁连徒步时,我观察到冰的融化总是从边缘开始。
稻子:
冰和水的形成是外部环境带来的。冰和水各自有很多的边界,你刚说的边界是冰和水混合时视觉上的判断。如果从水里拿出一块冰看呢?
突然想起活动中在炉子旁烧水和倒水的经历,不同的水量滴到不同温度的炉子上反应也不相同。比如水低到高温的炉子上会出现明显但快速消失的边界,如果水量大则会出现水泡和蒸汽。这是相对剧烈的例子。
把一块厚薄不均的冰平放在炉子上呢?试试看。冰融化从什么地方开始取决于冰接触的具体对象、接触的位置。通常情况下,同样接触面下,边缘部分相对薄所以变化在视觉上会更直观一些,但这并不表示其他部位没有发生同样的变化。
有趣的是温度的边界。有些温度的边界是自有的,比如冰,有些边界是它有的,比如空气、水。
还有一个问题是,温度的边界消失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况?温度相同边界就会消失?比如相同温度的水和铁块、贴身的衣物和皮肤。温度的边界未必是物体的边界。
2、温度/痕迹
有成员说:
上午坐着看沙山的时候,沙山表面是有纹理的,你可以理解为是风经过的路径,我把它称之为风的痕迹。在沙山上也看到了一些动物脚印,这是动物来过的痕迹。我在想,温度会不会有痕迹,它的痕迹是什么样子的呢?
途中有成员递我一根掉皮的树枝,黑黑的像像烧焦的碳,这让我想到了温度的痕迹,但并不确定它形成的原因。下午当看到香烟的烟灰时,我想说那应该就是温度的痕迹了,烟灰是温度存在过的痕迹。
稻子:
温度有没有痕迹主要和看的角度有关。
刚才分享时成员们提到了身体烫伤、冻伤时留下的温度痕迹,除了这些作用于它物的温度痕迹,温度自己也有直观的痕迹呈现,比如烧水的过程,看到水面在不同温度时的变化,听到不同的声音等等。也可以是动作和表情,比如被烫到时反应。这些都是可见的温度的痕迹。
就像其他成员提到的,还有一些看不到的温度的痕迹,比如记忆里的冷暖场景,一个人,一句话,包括存在于意识中关于温度的知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