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51,52)
解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刘晓林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字意双解:
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万物呈现出各种形态(包括精神思想等无形的形态),是特定的客观与主观因素共同促成。(特定的客观与主观因素无不是由道和德衍生而出)这样以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而看重德的。道被尊崇,德所以被看重,没有什么来命令它们、它们实在是遵循了自然啊!可以这样讲: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而万物“生命历程”中的生长发展、成熟结果、抚养保护又确实也是由本身来完成的。给了万物生命却不占有,做了许多事情却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成就了万物却无意主宰,这就是玄妙无比的大德啊!
旁注:
“势”既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还包括了心理环境。同时,它还包括了其他。在一定意义上环境也是一个大之又大的概念,“势”理应被包含在环境之中而非等价,所以许多人将“势”简单理解为环境是不妥的。“道”生成万物后,“德”就如影随形般附着在万物之上。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比“道”略为“具体”些的“德”来说,它虽然也充盈于宇宙,但它又存在缺失空间(真空)或者说有时侯在某些具体的事物身上“德”是比较弱的。
在理解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德”是受牵制于“道”的,无道便无从谈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对人类来说,非常难做到。试想:你我帮助了他人却从不居功、占有而全部把功劳算在他人头上,能做到吗?而道和德可以!为什么?道和德可以转换出世间一切,它们是规律、机遇、勤奋、天赋、自身……当你我在感谢、感恩父母、自己、他人等时,最终都可以归结于道和德的头上。道和德还需要宣称自己的伟大吗?
解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刘晓林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字意双解:
一切都有起始,(起始)这是万物得以出现的源头。既然知道了源头,我们就能认识万物;如果源头和万物都被我们掌握了,那么就没有什么危险可言。堵塞关闭住人们对一切“欲念”的“出口”,则终身都不会有烦扰。如果打开人们对一切“欲念”的“出口”,则麻烦纷杂。能体察细微叫做“明”;能妙守柔弱叫做“强”。(如果能够)运用自身光芒来指导照亮自身,自然自身就不会发生灾难,这就叫做万世不变的“常道”。
旁注:
起始是万物的源头,这等于说一是一,跟没说无异!老子没有讲清整个宇宙的起始是什么!是无吗?无又是从有中出来的!?如果我们来分析探究宇宙中的某一事物的起始好说,万物的起始真的难以讲清,因此在本章老子采取了假设的求证方法“既得”、“既知”。贯穿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便是强调事物的反朴归真,反朴归真一定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吗?书者不敢苟同。
事物的最初的确有许多优点,但事物一旦“诞生”势必要发展。只要承认事物的发展性,那么事物的永远停留静止就只能是一相情愿而已!怎样才能从无到有?必须经过发展才是。塞其兑、闭其门就可以终身没“病”吗?终身没“病”只会发生在没有出生的事物身上!老子在强调“道”重要性的同时在本文也承认了“自身解救”的重要性:“道”生发了万物,它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一个事物身上(比如你,我),个体的自强自立是必不可少。大的外在“环境”再好,永远不能保证在其内部生存的你我就可以“无遗身殃”。
注:解老子《道德经》的版本为刘晓林九天居士30岁左右所写,未做任何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