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流水作画也要批(原创)
齐白石流水作画也要批
刘晓林
我在本文要阐明我的观点:1、优秀与第一不能划等号。2、艺术之道与市场之道不能划等号。3、指出事物(包括人)的缺点与全盘否定事物不能划等号。4、对事与论人不能划等号。
下面,进入我本不想写又无法遏制写的文字中。
我不从属于,也不愿意加入文化、艺术界的帮派;我无法,也不可能保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我不喜欢,也极度反对“追慕时尚”的行为。但作为可以独立思考的人,我一定要说出我内心真实的见解与感受。最近的艺术市场上纷纷扰扰,确切说是艺术界的人们在纷纷扰扰。因为优秀艺术家范曾先生的书画“创作方式”(其他相关话题不在讨论之列)问题,使得人们各执一词。就艺术上整体而言,就我的认识而言:我觉得称范曾先生为优秀艺术家当不为过;或者说,范曾先生介于名家与大家之间;称其为大家(大师)则实属勉强,以巨匠相冠更是离谱。(对范曾先生艺术的具体、综合论述见书者《范曾先生与大师差距》)
的确,同样的流水作画也有不同。高手所为“艺术质量”会高些,这是无需争论的事情。然而,再高的流水作画也与杰出的创作相差甚远!艺术工作者因为生活的原因、因为求画者的喜好之故,流水作画无可厚非。对以大艺术家自况的人而言则说不过去!尤其是如果以此作为证明艺术高明的“卖点”,更是自以为是的自圆其说!当然,如果艺术家以某种题材作为练笔之用,或者对笔下的内容不满意再画几幅也未尝不可,你我不必责备求全。平心而论,即使艺术家的水平达到绝伦的境界,其绘就的一幅作品价值大呢?还是多幅(其中之一)的价值大呢?不言而喻。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等如果各自出现了几乎相同的真迹数十幅,这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宇宙中的万物都要遵循各自的道,艺术也不例外。万物都不能精确,艺术也不例外。关于艺术的优劣评判,谁能说得清呢?但大致的标准是有的。九天居士在《大美毋言》中留有这样的文字:
何者为美?美之谓,虚饰泛称,主观相比而得出。进而言之,不见定论,人皆“怀揣”各异也!吾尝忖之亦曾语人:凡具虚词属性者,鲜有统一。穷究无益,达其层面当止!美存于物理时空,实在却有限;呈于无限心灵时空,经验又超验。
大美为何?大亦难量,美亦难测。大美超越知理二性诉诸心灵体验与无限同行、与虚空结伴,不可言。何如你我做个意会?
东坡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九天和:“墨池龙出洗万古,清水芙蓉何为度?”西湖之美与西子之美作比,而西子之美不知,世人不解。至“淡装浓抹总相宜”,世人仍不知,却释然而默认。何故?美则美矣,美要去“度”中找寻,大美要去“大度”中去找寻:万物纷纭,终归之虚;万物并作,终归之静。致于虚极守于静笃方为流动万象之本根,达此方可“涤除玄鉴”。
仅就书画优劣而言,我认为谢赫的《古画品录》、孙过庭的《书谱》中的相关论述可以作为大致的标准。艺术之道是趋美,市场之道是趋利。如果有人的作品很有市场能说明什么呢?可能其作品真的很好,可能其作品比较好,也可能其作品不算好。杰出甚至伟大的艺术定然会打动人这种高等动物的真实灵魂,有市场的“物体”则多会满足人这种高等动物的实用需求。再说,艺术与市场相比而言:真正的艺术比现实市场更具永恒性。解释如下:好的艺术品也许会被埋没很长时间,而一旦焕发光彩时就可以穿越时空。市场的繁荣则如同节令,随着人这种高等动物的实用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总之,一时市场的好坏不能作为衡量艺术品好坏的重要标准。在这个势力时代里,人这种自以为是的矛盾动物在认识上的趋近客观显得尤为重要。
人无完人,范曾先生在艺术之路上所取成就已然可观。尤其是在这个“只新颖不伟大”的时代里,在这个平庸充斥的时代里,范曾先生的艺术是值得称道的。其也许是特定时期的流水作业,我却不能苟同!他的“功力”再好,对于以大艺术家自称、想成为大艺术家、许多人认为是大艺术家的艺术家来说,若此的“创作”能冠艺术之名吗?客观上也许艺术很难,主观上也许范曾先生遇到了“瓶颈”;总之,速生法——流水作画是不值得提倡的。
世间的“度”不好把握,在某一日当我看到了范曾先生的“坐四望五”之说时,我想了很多:也许范曾先生在自己的认识范围之内谈了自己的真实所思!也许是陷于困惑的人们错了!好奇的我梳理了中国19世纪到20世纪的美术史,用比较的方法得出了我的主观之论——范曾先生与大师是有差距的!
说远了,回到流水作业的话题。偶尔的流水作画就向水一样流走吧!否则,难辞其咎。最后表明我的不二观点:其他产品可以流水作画,艺术上的流水作画则戒之又戒。即使是伟大如毕加索、梵高、林风眠、吴昌硕、齐白石等人,若真的出现了流水作画——我们一样要批评!狠狠的批,管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