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本事新辨
作者:黄龑
收录时间:2012年12月25日下午10:50
(转自红楼品茗)
(一)
1917年,蔡元培先生刊行《石头记索隐》一书。蔡元培先生认为,《石头记》的主旨是“反清复明”,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胡适认为这是猜笨谜的方法,蔡胡论战便由此拉开序幕。1921年,胡适先生发表《红楼梦考证》,他认为《红楼梦》前80回作者为曹雪芹,后四十回为高鹗所伪造,《红楼梦》是作者隐去真事的自叙传。这便是红学史上著名的蔡胡论战,这场论战使红学进入大众视野,改变了整个红学发展进程。
其实,自《红楼梦》问世开始,很多人就对其进行过解读。《红楼梦》主旨,诸说并存,就所闻及,列举如下:
(1)有谓《红楼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兼及当时的诸名王奇女。”;
(2)有谓记金陵张侯家事着;
(3)有谓记故相明珠家事者;
(4) 谓隐讽有和珅而作者;
(5)有谓藏经纬之说者;
(6)有谓全隐《金瓶梅》而作者。
这些看法的提出,丰富了《红楼梦》的解读视角,虽然有些观点过于牵强,但加深了人们对《红楼梦》的理解,增强了《红楼梦》的影响力。以蔡元培、寿鹏飞等人代表的索隐派,以胡适、周汝昌等人代表的考证派,形成了红学两大主要派别。周汝昌先生发表《红楼梦新证》后,进一步确定了“曹学”在红学中的正统地位。从此,曹学成为《红楼梦研究》的主流学说,曹寅家的曹雪芹成为了“民族偶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随着红学不断向前发展,红学研究资料进入公众视野,胡适学说遭到了很大动摇。
红学家不断对曹雪芹家世进行研究,研究来研究去也没有发现很多与曹雪芹有关的真实资料。前些年红学家发现了《五庆堂堂谱》,却根本没有发现曹寅的后代有曹雪芹这个人。根据曹学家发现的一些研究资料,我们会发现好像有两个曹雪芹,一个曹雪芹死于壬午除夕,一个曹雪芹死亡时到眼风光春欲归。两者是不是一个人? 一个曹雪芹住在庙中,一个曹雪芹住在白家曈。两者是不是一个人? 到底是只有一个曹雪芹,还是根本就没有这个人,是某些人杜撰出来的。
其实,还有一个明显的错误,那就是曹雪芹的号是雪芹,而他的祖父曹寅却号雪樵。古代人起名字,是很有讲究的,祖父跟孙子的号怎么会有重合的地方呢?而且曹学家考证出曹雪芹是旗人,而《红楼梦》却又很多讥讽满清的,一个旗人怎么会有如此想法呢?关于胡适学说的荒谬之处,很多人都有过鲜明的看法,再次我就不再赘说。谁是谁非,历史明鉴。
(二)
进入新世纪以来,红学取得了很大进展。和多红学家开始跳出胡适所建立的圈子,对《红楼梦》文本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读。有些红学爱好者对《红楼梦》作者和主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为红学的进一步普及做出了一些努力。在这些观点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陈林的“《红楼梦》作者为曹頫”说、土默热的“《红楼梦》作者为洪升”说。由于人们的习惯,这些学说并没有形成很大的影响力。
《红楼梦》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书,《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何方神圣?我想不是因为《红楼梦》过于晦涩,是因为我们带着有色眼镜去看这部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会不一样,感受也会不一样。抛开所有的成见,摆在我们面前的就只是一部《红楼梦》,我们又该如何解读呢?
我们还是把视线放到《红楼梦》文本上来吧,虽然《红楼梦》版本众多,但并没有本质的差别的。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版本的比较和研读,可以对《红楼梦》进行重新挖掘的。
在脂评本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开头有一段这样的叙述: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 负师友规谈之德, 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 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 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 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在红学研究过程中,索隐也好,考证也好,评论也好,都应格外关注作者这一段开篇引言,不要离开这个本源而妄加推断。在我看来,作者写这本书,直接目的是“使闺阁昭传”,内在情绪则是伤时恨世,要发出愤怒的吼声。
在脂评本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还有有一段这样的叙述: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 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 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石头记》是空空道人从一块石头上抄来的,空空道人才是《红楼梦》的第一作者。“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空空道人便成为了“情僧”。《红楼梦》对“情”的理解和挖掘非常独到,可以说作者是以有情之笔写无情之世界。这位先为道后为僧或者说亦僧亦道的人才是《红楼梦》的第一作者,那他是谁呢?
《红楼梦》是一部佛学思想很浓厚的小说,书中有很多人和事都与《红楼梦》有关。王夫人笃信佛教,天天吃斋念佛。妙玉是一位尼姑,整天住在栊翠庵中。书中男一号贾宝玉最后也悬崖勒马,遁入佛门。其中,有一个现象尤其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阿弥陀佛”作为一句口头禅在《红楼梦》中出现了180次左右,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有一个成语是“言多必失”,对于写小说的人来说,写多了也会带着自己的性格和习惯。“阿弥陀佛”出现了这么多次,足以证明作者跟佛门有很大的联系。
在《红楼梦》中僧和道总是成对出现的,无论是人间的癞皮和尚和跛足道人,还是天上的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在脂评本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有一段关于甄宝玉的话。甄宝玉常对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静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这两个宝号还尊荣无比呢!”有一段眉批“如何只以释、老二号为譬,略不敢及我先师儒圣等人?余则不敢以顽劣目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及其擅长并推崇释、道二家文化的。
在《红楼梦》中,作者极度崇尚“阴阳相生”的观点,有阴的存在就有阳的映衬,有阳的出现就有阴的呼应。书中写了两个世界,一个“天上”,一个“人间”。书中写了中都贾(假)家。且又写了江南甄(真)家。作者写了林黛玉,也写了林黛玉的影子晴雯。作者写了薛宝钗,也写了薛宝钗的影子袭人。有了“木石前盟”便好,偏偏半路中又杀出个“金玉良缘”。在庚辰本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史湘云和丫鬟翠缕就有一段关于阴阳的对话,很精辟,故抄录如下:
湘云听了由不得一笑,说道:"我说你不用说话,你偏好说.这叫人怎么好答言?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翠缕道:"这么说起来,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阴阳了?"湘云笑道:"糊涂东西,越说越放屁.什么`都是些阴阳',难道还有个阴阳不成!`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 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翠缕道:“这糊涂死了我!什么是个阴阳,没影没形的. 我只问姑娘,这阴阳是怎么个样儿?"湘云道:"阴阳可有什么样儿,不过是个气,器物赋了成形.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翠缕听了,笑道:"是了,是了,我今儿可明白了.怪道人都管着日头叫`太阳'呢,算命的管着月亮叫什么`太阴星',就是这个理了。"湘云笑道:"阿弥陀佛!刚刚的明白了。"
由此可见,作者对易经和老庄文化有很深的研究和了解。
《红楼梦》虽然是一部经典之作,但也有不足之处。纵观整部小说,弥漫着一股很浓厚的消极氛围。作者主张“出世”,并借甄士隐之口发出了“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的呐喊。书中主人公贾宝玉不热心于仕途,不与当权政府合作。贾宝玉是很尊重女性的,但也仅仅局限于那些没有出嫁还待字闺中的女子。贾宝玉之所以反感那些出了嫁的女子,那是因为他们要与浊臭男子为伍,是失了节的。通过贾宝玉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窥探到作者的某些思想,那就是不与主流社会合作,并且认为与主流社会合作的人就是“失了节的”。作者很有可能是经历了“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大变故,社会的变化让他产生了很强烈的消极情绪。在社会变故面前,他有心求变,却无力回天,最后只能悬崖勒马,遁入空门。
《红楼梦》中写了贾家盛世,也写了贾家末世,书中有很多关于诗酒宴会的描写,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果没有经历过锦衣纨袴生活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场面的。可见,作者“曾经历梦幻”。书中还有多处涉及到天文、医药、地理、绘画、宫廷、西洋事物,由此可推断出作者显然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百科全书式的人。
综上所述,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红楼梦》作者应该是这样一个人,他精通天文、医药、地理、绘画、宫廷、西洋事物,他通晓儒释道三教文化,并尤为精通释道二家,他曾经历繁华,却最后身陷身陷囹圄,他经历朝代更替或社会变更,饱尝人间冷暖,最后很有可能身入佛门。那他会是谁呢,我们还能找到他吗?
(三)
红学发展到现在,经过几代人的钻研,取得了一些具有突破性的成果。但对于《红楼梦》是一部怎样的书,它的主旨是什么,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而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总的说来,我个人还是比较同意蔡元培的观点,我便按照这个方向,开始了我的红学求索之路。
蔡元培先生认为《红楼梦》的主旨是“反清悼明”,该书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蔡先生的有些观点重于索隐,过于牵强,有些方面是不可取的。我个人认为作者确实是经历了朝代更替,而且苦于报国无门。因此我认为《红楼梦》第一作者应该是“明季四公子”之一方以智,接下来我会进一步阐述我的观点。吾生也晚,才疏学浅,定有不足之处,望请方家指正。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汉族,安徽桐城人。明末清初画家、哲学家、科学家。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为复社成员,有“明季四公子”之称。明亡后,为僧,法名弘智,发愤著述致力于思想救世的同时,秘密组织反清复明活动。康熙十年(1671)三月,因“粤难”被捕,十月,于押解途中逝于江西万安惶恐滩。
方以智一生正当明清交替之际,时局动荡,政权更迭频频,使得他个人的际遇也十分坎坷。一生可分三个时期。早期从青年时代到三十三岁,由于仰仗祖上的余荫,尚能过着縠,“衣纨饰驺骑,鸣笳叠吹,闲雅甚都”的富贵文人的生活。中期自甲申从北京逃返南都,又经浙江,福建到两广,从三十四岁到四十二岁,艰苦的十几年流亡在他的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晚年从顺治九年(1652)北归,到康熙十年(1671)六十一岁时,病殁于赣江上万安城外的惶恐滩。这时期潜心学术,写出了大量理论著作。在对现实失望后,放弃了少年时的经世抱负,出家后,虽然看似逍遥法外,但仍不忘救世,讲学宏道,交朋纳友。
《红楼梦》开始,讲顽石的来历,说石头生于末世,是女娲补天未用之石。方以智就生于这样的末世,明朝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统治阶级的腐败而导致的经济和思想等方面的严重社会危机,终于酿成了终明之世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大顺军攻到北京,逼得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统治中国277年的朱明大厦终于坍塌崩溃了。
崇祯皇帝自缢对于明臣而言,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对于他们而言意味着家破国亡。方以智身为明臣,他内心的剧烈激荡是我们后人无法理解的。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对于秦可卿的死,脂砚斋有一段很重要的批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作者用了什么史笔呢,我们不得可知。经过对秦可卿的研究,我认为作者把崇祯皇帝的很多事通过秦可卿写了出来,我想这可能就是史笔。秦可卿是自缢而死的,死之后她的葬礼办的非常风光,比贾敬的要风光多了,这足以说明秦可卿不是一般人。秦可卿死之前托梦给凤姐,说了一些肺腑之言。秦可卿托梦王熙凤有三个内容,即第一,要切记“树倒猢狲散”的名言;第二,要采取措施保护危难时刻的家族;第三,马上要有件大喜事到来,但最后还是“盛筵必散”。我想能够说出这样的话,作者塑造秦可卿这个人物形象时看到别有匠心,是“巨眼”。
生活在这样的乱世,每个人的彷徨和惊恐是不言而喻的。锦衣纨袴的生活成为昨日云烟,方以智便踏上了救国图强的道路。明亡之后,其残余势力并没有完全绝望。他们流窜到江南,与南方的地主阶级势力相结合,拥立明宗室诸王,先后建立过五个朝廷,史称“南明”。这时,满清入关,击败了各地的农民政权,掌握了中国大半边江山。方以智投靠南明,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南明垮台后,方以智拒绝仕清,曾几次被捕,最后遁入佛门。方以智有一首《独往》:“同伴都分手,麻鞋独入林。一年三变姓,十字九椎心。听惯干戈信,愁因风雨深。死生容易事,所痛为知音!”。“一年三变姓”,作者是过着这样隐姓埋名的生活啊。《红楼梦》流传之始作者为什么没有署上姓名,是有“十字九椎心”的苦衷的。
《桍散轩丛谭》中有一段记载:“《红楼梦》,实才子书也。或言是康熙间某府西席某孝廉所作。巨家故间有之,然皆抄本。乾隆时,苏大司寇家因此书被鼠伤,遂付长肆装订。坊贾借以抄出付梓,世上始有刊本,惟止八十回。临桂倪云癯大令鸿言,曾见之后四十回,不知何人所续。或谓高兰墅所补,有谓无锡曹雪芹添补,皆无证据。”《桍散轩丛谭》一书,尚未考得作者姓氏,大约为乾隆时人所著。
所云康熙间某府西席某孝廉所作,说最早,亦较可信。我认为这段资料很重要,因为作者生活的年代跟《红楼梦》作者生活的年代隔得最近。方以智是孝廉,且于康熙年间去世,他的生平于这段资料所记载的基本上没什么出入。
《红楼梦》写了很多很有特色的女子,每个人都让人过目不忘,这说明作者肯定有过和贾宝玉类似的经历。方以智的姑妈都是有才干之人,关于伯姑和仲姑对他的影响,他在《慕述》中有一段记载:“惟我二姑,一节一烈。《纫兰》、《清芬》,世传双绝。不负家学,伟哉闺阁。仲姑抚我,耄犹教学。诫以芜迹,医卜可托。苦瓠连根,吞不自觉。(自注:智十二岁丧母,为姑所抚。《礼记》、《离骚》,皆姑授也。)”方以智还有三姑方维则,精通诗文,后嫁给吴绍忠,亦是十六岁便寡居守志,著有《抚松阁集》。方以智有三个妹妹,大妹方子耀,亦由仲姑维仪辅育成人。“习礼能文,以致书法图画皆维尚”,17岁嫁给监军副使孙临。这与《红楼梦》中作者所写的生活有多大的相似性,没有这些经历的人怎么能写得出来呢?作者写这本书,不仅是“使闺阁昭传”,更是伤时恨世,要发出愤怒的有力的吼声。
在书中,有一些关于诗社的叙述。书中记述,初秋季节,贾探春提议邀集大观园中有文采的人组建诗社。诗社成立目的旨在“宴集诗人於风庭月榭,醉飞吟盏於帘杏溪桃”,作诗吟辞以显大观园众姊妹之文采不让桃李须眉。”诗社成员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宝玉及李纨。稻香老农(李纨)为社长,菱洲(迎春)、藕榭(惜春)为副社长,一人出题,一人监场。在诗社成立过程中,出现过很多经典的诗歌。其实,方以智年轻时期就有过建立诗社的经历。崇祯初年,方以智在他父亲所建的城郊泽园中,成立“泽社”。社中有方的堂叔方文(字尔止),妹夫孙临(字克咸),以及钱秉镫(又名文,或读澄之),周岐(字农父)等人。方或赋诗作经、史,又关心“万物之理”,随时札记,积累了丰富知识,奠定了学术基础。方的两位业师,一是白瑜(字瑕仲),一是江西金溪人王宣少年,往(字化卿,号虚舟)。当时王已七十余岁,所著《物理学》对方以智以后写作《物理小识》多有启发。泽社中一群有朝气的青往慷慨酣歌,论天下大事。方自述说。“处泽园,好悲歌……好言当世之务,言之辄慷慨不能自止。”(《孙武公集序》)这个团体与当时东南一带的会社一样,不仅研究文学,也带上政治色彩。
方以智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哲学观点主要是“源分流一”、“三教归易”,这与《红楼梦》所流露出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如出一辙。中华民国时期,红学家寿鹏飞先生写了一篇《红楼梦本事辩证》。在文中,寿鹏飞先生写到“古之作者,立身本末,首在不肯掠人之美,窃他人著作以为己有。是书第一回,明云“由空空道人抄写回来,改名《情僧录》。”所云空空道人,即原书作者,特虑触时忌,不欲留姓名”。寿鹏飞先生认为《红楼梦》作者应该是空空道人,也就是情僧。方以智最后遁入佛门,看破世事,颇有“情僧”风范。方以智本人喜好道家文化,所以他本人亦道亦僧,方以智就是“空空道人”。
方以智广泛接触传教士,学习西学。《红楼梦》中经常出现西洋事物,怡红院中就有一架西洋镜,这说明作者对西方事物有很深的了解,方以智符合这个条件。《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作者没有经天纬地之才,是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的。方以智学识渊博,《清史稿》本传说:“以智生有异秉,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博涉多通,自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技勇之属,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这一评价并不过分,他在许多领域都有自己独到见解。综上所述,方以智是有能力写作《红楼梦》的。
(四)
行文至此,我的论述就即将结束。其实,为避免繁琐,还有很多论据没有一一列出,我只是列出了一些很重要的论据,有些论据留待以后继续阐述。虽然目前我的观点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掌握的史料也很有限,但我觉得我关于《红楼梦》的整体把握应该没有太大错误。我个人认为《红楼梦》成书于明末清初,作者是江南文人,经历朝代更替,江山易主给他带来的冲击是很大的。作者还经历了南明的是是非非,这使得他的人生经历更加富有传奇性、悲剧性。作者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结交了很多有名望的人。作者把他对国、对家的反思和感情化成文字,便造就了鸿篇巨制《红楼梦》。这部书一开始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的,经历了一些江南文人的润色和修改,也掺杂了一些他们各自的感情和思想。我认为要想真正走进《红楼梦》,感受作者的“一把辛酸泪”,全面解读甄士隐是非常关键的。关于甄士隐的解读,我只依托文本。对于甄士隐进行全面解读后,又对我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全面论证,证明我对于《红楼梦》的整体把握是没有错误的。关于甄士隐的研究,我将另文阐述,我希望建立“甄学”来提高大家对甄士隐这一人物的注意。
2012.8.12.
参考书籍:
《方以智评传》,罗炽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红楼梦考证》(改定稿),胡适,1921
《石头记索隐》,蔡元培
《红楼梦本事辩证》,寿鹏飞
作者: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