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赛道的平台公司

有一家我们曾经提到过的眼科耗材+医美的龙头H公司,我一直认为其很像是一个牛市牛股、熊市熊股。

可能有人觉得这话有点蠢蠢的,难道不是大多数的公司都是牛市走牛、熊市走熊吗?还真的不是,近几年估计大家也都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全面牛市很难再出现,结构性牛市一直在持续,只不过有的投资人没买到“结构”的部分。

在我看来医药牛市已经走了两年多了,而H公司就属于那种故事讲的特别好、而且的确布局的有道理、的确能说服一部分人(包括机构投资人)来投的公司,但是在遇到熊市的时候又可能会因为逻辑不能兑现而大幅杀跌。

所以这个公司我跟了很久、也专门找过一些深入跟踪的分析师来路演,最终还是没下手(当然,买A公司也一点不比他差),公司给我的感觉是对股价诉求比较强。

感觉归感觉,还是以其为例来聊聊眼科耗材平台。

眼部疾病,可以说是拥有最大的潜在患者群体,从患者基数来说,国内有2000万+的青光眼患者,有3000万+的黄斑病变患者,有5000万+的眼表感染患者,有1亿+的白内障患者,有4.2亿的干眼症患者,有6亿+的成年人近视患者和1亿+的未成年人近视患者。

只不过因为眼科疾病一般都不是危及生命的,所以在医疗体系搭建、完善和升级的过程中,先解决的总是心血管、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然后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经济的发展,才轮到一些不影响生命安全、但是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领域,比如眼科、齿科、外周血管、自身免疫病等等,都是我们经常讲到或者最近开始重点覆盖的领域。

眼科领域最重要的两块或者说市场空间最大的两块,就是白内障手术和近视,尤其是近视领域衍生出了很多的东西,比如眼科医疗服务的爱尔眼科以及后续将会上市的一系列眼科连锁医疗,比如欧普康视这样的从OK镜到护理液等配套耗材再到重资产的终端布局,比如昊海生科的PRL、OK镜等产品的布局,以及爱博的OK镜、美瞳等的布局。

我们此前也讲过类似欧普、高新这种公司能长牛(业绩长期高增长)的关键,就是的确是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和患者群体,以及受到的监管或者医保限制相对较少,只需要做到很低的渗透率就可以达到不错的销售规模,并且由于天花板够高——还可以给很高的估值(反映增长的持续性和确定性)。

上文提到的H公司,在眼科耗材领域的布局的确是非常全面的,当然市场对于A公司和H公司的预期还是有所差别的,因为A公司本身研发能力强,OK镜的销售放量又非常快(借助爱尔的渠道),相当于在研发和销售都验证了执行力,那大家自然就会默认他的可复制能力,所以美瞳的资产收购以后大家把这个领域研究完了发现又是一个类比OK镜的行业,就直接do。

而H公司属于过去并没有验证研发实力(大多是买来的),销售还在整合中,研发和销售都没验证,还处于逻辑需要验证的阶段。现在公司的研发管线确实是比较清晰了,销售还不确定能不能整清楚。

如果销售整不清楚的话就容易是类似以前某家做超声的K公司,那家公司的管理层还是比较踏实做研发的,就是以前销售实在是太乱了,现在整合的好很多,但也还需要更多时间整合。当然有人可能觉得眼科就是躺赢的赛道,那就另说了。

H公司的眼科耗材布局之全面,比A公司更加全面,上游的原材料方面是收购了英国的C公司获得了透氧率最高的视光材料,也是全球最大的视光材料供应商之一,A公司的OK镜用的就是这家公司的材料。

A公司虽然说也会自己开发材料、后面也可能会替换成自己的材料,但是更换材料的话要重新拿批件,拿OK镜批件的难度我们以前多次讲到的,确实是很高。产品方面H公司有OK镜,包括收购了台湾亨泰的代理商渠道,以及依托视光材料进行的自研OK镜,还收购来了全球唯一一款适用于1000-3000度近视矫正的屈光晶体。

在人工晶体领域H公司本身的市占率高达30%,但是主要是低端、价格极低的晶体为主,但是借助集采公司也快速实现了刚获批上市不久的中高端产品的中标放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之前谈到AB可能会面临在人工镜体和OK镜两个赛道都无法成为第一大龙头的尴尬,当然现在爱博有了在美瞳行业成为国产龙头的可能性。

H公司在A公司对美瞳领域并购介入之后的几天就马上公告了对该领域的收购投资,这个投资不太可能是看到A公司的操作之后才进行的,很可能是之前就在谈,也就是龙头其实对这个行业都是很关注的。

还有一块就是玻璃体填充物,这块是A公司没有的,也是H公司有比较有特色的产品,传统的玻璃体腔填充物需要每天趴16个小时,还是比较痛苦的,而公司的产品是不需要趴着的,只不过现在海外临床和型式检验。

H公司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家技术公司,说自己不会去炒作,对自己公司的产品很有信心,至少从产品力上,我确实也认可公司收购也罢、自研也好,眼科平台里的确是有好的产品,但是公司到底是不是题材炒作、或者能不能整合好,我们拭目以待吧。

风险提示:本文仅讨论行业/公司经营情况,投资需综合考虑公司经营、估值、管理层等多方面因素,建议读者审慎参考,本文不作为投资依据,不建议大家根据本文做出投资计划。

(0)

相关推荐

  • 角膜塑形技术迭代 MCT创新而来

    智能信息时代,电子产品的每一次创新都冲击了公众的视野.不可否认,这些技术成果带来了工作与生活的极大便利,同时它也让近视问题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年轻人近视患病率为 ...

  • 2个技巧,做好了,反弹才能回血!

    防骗小贴士:正规的证券交易只能认准上海和深圳两家交易所,任何许诺你高额回报,让你转账去其他平台,特别是让你下什么app要转钱的,无论是原油.期货.博彩.虚拟币.假私募.假券商.假港股.场外配资还是别的 ...

  • 【科普】OK镜能不能预防近视加深?会让角膜变薄吗?

    随着学龄儿童近视率的走高,"OK镜"成为家长圈的热门话题.一些家长反映,孩子的同学."别人家的孩子",不是已经戴了OK镜,就是正在咨询该如何选择OK镜. 戴OK ...

  • 近视眼患者的福音--OK镜

    OK镜 OK镜近视矫正是一种采用特殊的隐形眼镜来改变近视眼患者的角膜弧度(曲率),降低近视屈光度,从而提高视力的方法.这种特殊的隐形眼镜被称作OK镜即角膜矫形隐形镜,它是由透氧率好的高科技材料制成,根 ...

  • 四年增长26倍,这家眼科黄金赛道下的明星企业究竟凭什么?

    作者 | 积木仁 来源 | 粒场财经(ID:lccaijing) 2017年1月17日,欧普康视正式登陆创业板.不过,谁也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一家不起眼的公司,日后竟然会成为一只超级大牛股.   用数 ...

  • 高瓴资本增持一家黄金赛道公司(干货!)

    大家好,我是海榕君. 高瓴资本擅长投资医药,消费,TMT,企业服务四大行业,在医药领域高瓴资本布局是最多的,虽然最近医药股短期调整,但是放到更长牛的一个时间看,医药和消费仍然是最好的两个行业,无论美股 ...

  • 出口未报关,是否视同内销

    我司是零售公司,故在香港,新加坡都设有门店,也设立了公司.我司采购的一些道具耗材都 产于内陆,然后分给香港和新加坡,但是没有经过海关,直接通过快递方式运给了这 2 家公司. 对于这些耗材,我司都视作了 ...

  • 复合增长率64%,一家眼科黄金赛道的高成长企业!

    这是一组让人无比震惊的数据: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 ...

  • 10年近视仅增长75度,眼科医生给孩子用了这个方法。

    ‍‍ 回溯一位眼科医生孩子的10年近视防控之路 林琳医生是希玛眼科的一名眼科医生,从医已经20余年了,不仅临床经验丰富,而且对待患者和蔼可亲,深受患者喜爱,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好医生. 作为妈妈,她有一个 ...

  • 从持仓悟道价值投资的精髓!

    一.去年7月买入的三只股票悟道价值投资     去年7月卖完股票,买了两个科创板股票分别是200手,一个创业板股票1100股.科创板股票当时觉得估值已经特别高,仅仅是试探一下所谓的好公司股价没有上线的 ...

  • 下一个爱尔眼科,有望超越欧普康视,眼科医疗器械潜在龙头来了

    昨天的文章里,所长给大家介绍了只做OK镜赚得盆满钵满的欧普康视,在讲欧普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了他唯一的竞争对手,即国内第二家上市OK镜产品的爱博医疗,不过,爱博的产品2019年3月才上市,比起欧普精耕细 ...

  • 【明月镜片·爱尔眼科·欧普康视·兴齐眼药】中国的近视有多夸张?直接催生出4个价值千亿的行业

    原创 巴九灵 吴晓波频道  今天 立即订阅▲收听音频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把它用成了近视.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中国家长对孩子身体健康的最大焦虑之一,便是对近视的焦虑.   ...

  • 201209 昊海生科(龙谈价值)

    在今年五月底龙哥曾经给大家分享了眼科高值耗材人工晶状体的国产创新小龙头爱博医疗的分析,前几天也刚给大家聊了医美行业和行业内龙头公司爱美客的情况,今天龙哥给大家聊聊医美公司中的昊海生科,一家业务横跨眼科 ...

  • 边缘化,挨打;更边缘化,更挨打。——恶性循环开始了

    防骗小贴士:正规的证券交易只能认准上海和深圳两家交易所,任何许诺你高额回报,让你转账去其他平台,特别是让你下什么app要转钱的,无论是原油.期货.博彩.虚拟币.假私募.假券商.假港股.场外配资还是别的 ...

  • 寒假到护眼忙 误区知多少?

    目前中小学校陆续开始放寒假,趁放假的便利,很多家长开始带娃检查视力,该配镜的配镜,该治疗的治疗:同时,放假宅家时间长,也到了和电子产品"搏斗"争夺孩子视力的高峰期.到底该如何正确预 ...

  • 昊海生科被错杀了吗?|品质公司

    带量采购有助于头部企业市占率的提升,昊海生科的市场份额大概率会继续提高.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刘阳 如果将人比作一种机器,那么生物医用材料就是用来维修机器的"零件",业界形容它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