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需要向善的工程——“工程哲学和工程伦理”课程总结
来源:南科人文(ID: gh_dfe75a665840)
作者:杨雪泥
2021年5月21日,这学期的“工程哲学和工程伦理”课程顺利结束,范春萍教授准时宣布下课,并向同学们表示感谢,同学们回应以热烈掌声。这门课由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的科学史与科学教育教研室开设,教研室主任田松教授特请北京理工大学的范春萍教授主讲。多年来,范老师曾亲身从事科学文化类图书的出版工程,也曾近距离感受航天工程,对工程哲学和工程教育有深刻理解与丰富实践。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范老师第一次在南科大开设工程伦理相关课程了,但每一次的授课,她总是带给南科学子新的经验、新的案例、新的问题和新的思索。
2021年5月21日,范春萍教授在“工程哲学与工程伦理”课堂上。田松摄影
工程伦理是发达国家许多理工科大学工程类本科的必修课,如今也已成为我国工程硕士专业的必修课程,许多国内工科高校开设了工程哲学或工程伦理的选修课,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专业人士的重视。正如范老师在课程伊始指出,工程定义了人,从一把石刀到机器社会,人通过自己的造物、通过工程,不断地颠覆自我,重新定义自我。到今天,许多现代工程的复杂和宏大已经超出了任何个体的理解和控制,甚而使人类的主体地位岌岌可危,但我们仍然试图去看清这个人工物与人互构的演化进程,试图为人类未来勾勒一个可期的图景。在这种努力中,工程类专业的学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使命和社会期冀。范老师正是秉持着这份责任和信念,在七次课里,将理论介绍与案例讨论充分结合,带领同学们走过工程的历史、走进工程的细节、走出工程的局限、走向工程的未来。
一、课程内容与结构
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范老师每次都将课程内容的设计、安排和进度呈现给同学们,让大家能把每堂课所学与之前的内容联系起来,对课程有整体的把握,对课程目标和展开逻辑始终有清晰的认识。
这门课从对工程基本概念的哲学界定开始,提出了人类工程与动物工程的异同、工程的内在属性与关系属性、当代工程的特征、工程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工程的分类等核心问题。哲学分析离不开历史溯源,在第二讲,范老师梳理了工程演化的背景、动力和模式。以人类历史上六次科技革命为叙事线索,揭示出工程演化作为一个系统性过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且将这一历史与人类文明史嵌套在一起。从古至今,从内至外,从简单到复杂,从个体到超体,从地方到全球,人类和工程一起成长。但无论是哲学反思,还是历史考察,都提醒同学们工程对人可能和已经造成的异化和颠覆性,彰显出我们进行这种省思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从第三讲开始,范老师落实到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工程问题上。第三讲的主题是“工程的结构和机制”,关注工程的系统性、思维方式、方法论、创新、生命周期和评价。范老师引用大量案例,来说明工程系统和系统工程如何构成一个“孪生共在体”。例如,中国航天科技“双归零”质量保障方法体系中蕴含的思想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对工程总体部专业能力和总体意识的体现;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和《火星救援》对工程中第一原理思维的诠释;再如,通过对“30米口径望远镜”国际合作项目的分析,讨论了涉及创新的技术体系的约束问题,等等。
第四讲和第五讲分别侧重于工程作为知识和作为职业的传承问题。范老师调用了广泛的理论资源,如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许昱的“数码物”概念、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麻省理工学院的《刘易斯报告》等,来展现工程知识和工程教育的多样化形态和变革,引导同学们思考新时代所需要的工程教育具有何种特征。许多同学最终将走上工程岗位,这需要大家对工程师这一职业有历史的和总体的认知与反思。结合国内外对工程行业的要求,范老师提出当代工程师的四大精神气质;以各国企业、高校、协会为例,罗列出不同工程共同体对工程师的认证和期待。
最后两讲聚焦工程的伦理问题,这既是本课程的核心,也是对该课程的总结和升华。本文接下来的两部分将逐一介绍。概言之,范老师这门课始终围绕工程的目的、过程、结果进行分析,并将之置于人、自然、社会的三重关系之中,构建了一个体量丰富、逻辑鲜明、思维发散而焦点明晰的体系。它逐步深入,不断激发同学们挑战固有认知、追本溯源、开阔思路、回归实践、展望未来。
Figure 1 图片来自范春萍老师的课程PPT
二、“爱是宇宙的终极答案”
工程的伦理问题浸透在这门课的每一讲中,但第六讲将这一问题置于聚光灯下。范老师从最基本的概念如“道德”、“伦理”、“法律”、“规范”、“原则”的界定说起,援引康德、卢梭、斯坎伦(Thomas M. Scanlon)、麦克卢汉、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等哲学家的理论,凝练地总结了西方道德哲学迄今为止的一些关键的理念和探讨,为同学们勾画出理解工程伦理问题的大致场域。
范老师并未囿于抽象的哲学理论,而是将其落实到工程领域。就工程而言,最为相关的道德原则或许是一种“预防伦理”,即旨在防止道德伤害和不必要的伦理问题的反思和行动,其根本理念是促进负责任的行为。在工程的设计、实施和运行中,一旦发生损害,通常是无法弥补的,而且往往是惨重的,因此,很大程度上,预防不负责任的行为比惩罚更为重要。要实现这一点,最重要的两个途径就是事前预估,或者叫“预验”(pre-mortem),和道德推理。
因而,尽管工程伦理内部存在许多学术形态和理论争议,但面对无处不在的工程困境,进行理性推理始终是基本性的要求。就此,范老师和同学们详细讨论了一个真实的事件(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案)和一个假设的案例(某化学工程师发现自己所在公司向下水系统超标排放铅和砷),鼓励同学们从不同的视角和原理出发,明确困境类型、分析事实条件、评估各种风险、考虑攸关方利益、展现推理过程、避免滑坡论证,并罗列所有可能的后果。
从种种讨论中,范老师提醒同学们,道德是一种做出正当选择和判断的能力,而且是工程师这一职业的基本规范。在这个无处不工程的时代,避免地球受损和被毁的风险,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善,每一位工程师都应以此为己任。另一方面,未来的技术和工程或许会比今天更加强大,我们不得不对技术的可能后果加以防范,但防范的困难性很可能有增无已。
在某种程度上,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失去了对未来的理解力和把控力,理性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被滥用和陷入混淆,但范老师认为,我们仍有保持乐观的理由。首先,因为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发展将持续带给人类哲学和自然观的启示,反之亦然,范老师特别以贝塔朗菲的耗散结构论为例说明这一点。其次,人类作为道德主体,有能力做出反思、纠正错误、帮助弱者、共建和平。范春萍老师坦率地声称,她怀有和爱因斯坦一样的信念:爱是宇宙的终极答案。
三、负责任创新是工程的内在要求
该课程最后一讲的关键词是“责任”。范老师通过介绍韦伯(Max Weber)、约纳斯(Hans Jonas)、阿佩尔(Karl-Otto Apel)、海斯托姆(Tomas Hellstrom)、欧文(Richard Owen)等哲学家的责任理论,阐述了“负责任创新”这一观念形成和达成共识的过程,强调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逻辑前提,成为从个体到国家在组织和实践工程项目时的基本原则,也是人类走出工程困境的必要条件和努力方向。
在这一讲,范老师主要和同学们探讨了三个案例,一个正面案例(1977年完工的花旗银行大厦)、一个反面案例(2013年央视报道的东方天龙卡车调查)和一个与大家关系特别紧密的当下案例(深圳赛格大赛晃动)。此外,范老师重点对两个案例进行了分析:需要小心谨慎的“海洋经济”和令人啼笑皆非的“第四代住房”。范老师以一贯的幽默和直率,将同学们代入到情境中,充分激发大家在伦理思考中的想象力,并运用这学期的所学进行论证和批判。
最后一节课,范老师谈到了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存亡风险。通过旁征博引,范老师阐述了行星边际框架、杰文斯悖论、生态超载、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老鼠天堂”等概念体系对人类行为和命运的揭示,提到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人类主体性的威胁。现代许多科学、技术、工程的发展势不可挡,停不下来,甚至慢不下来,但我们并没有准备好“降落伞”,以应对这些发展带来的危机,甚而难以想象危机的全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人类达成的最大共识,但就如何可持续,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共识。
“盖娅假说”的创立者拉伍洛克(James E. Lovelock)在2019年的新作标题中提出“新星世”(Novacene)概念,指出见证自然资源退化、野生物种毁灭的“人类世”将被“新星世”取代,后者将由从人工智能系统中诞生的高智能无机生命体主导。2021年第49个世界地球日喊出“恢复自然”(Restore Our Earth)的口号,呼吁新兴的绿色技术和能够恢复生态系统的创新思维。当代博物学家E. O. 威尔逊给出留储 “半个地球” 的“紧急方案”以拯救地球生态。无论什么样的新理论和新口号,目的都是防止致毁知识和致毁工程的继续产生和演进,鼓励将责任和创新融合起来,给人类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
回到范老师第一节课提出的问题:我们已经完成人之为人的过程了吗?倘若人在造物时没有深刻的伦理意识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这个过程不但不会完成,而且必将走向反面,甚至毁灭人类自身。正如范老师所说,伦理寄寓于工程之中,只有向善的工程才能承载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