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上帝与天道
上帝与天道
刘晓林
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尼采等人对上帝展开了思索,东方的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人对天道展开探究。直到今天,最终上帝与天道的内容与确指依然众说纷纭。上帝与天道本为人类自身在认识客观世界和自身的同时对某些“混沌”所做出的主观命名。在认识上,西方人心中的上帝与东方人心中的上帝各有侧重,互为联系。
作为宗教信仰的对象,上帝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人对上帝的认识而言,上帝的所指则是变化着。大致分四个阶段:1、希腊哲学时期 2、希伯莱思想与希腊哲学思想交汇的中古时期。3、理性思辩的上帝与宗教信仰的上帝发生离异时期。4、近代西方哲学对上帝与人之间关系的新探求时期。
希腊哲学时期的先贤们对上帝以持怀疑态度为主,此时的上帝是思辩范畴;到了希伯莱时期的犹太人由于经受了特定的灾难,于是“人穷则呼天”——深信不疑的上帝(自然意)出现。犹太人在旧约时代信奉的上帝是庶物神,新约时代的基督教则信奉耶和华为全人类的至高神。(基督教是希伯莱文化的延伸)在上帝(概念)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思想认识的上帝与宗教信仰的上帝这两者之间时常交锋。或者上帝无所不能,或者上帝暂时消失。比如,尼采提出了“上帝死亡”、霍林德提出“上帝退隐”。笛卡儿、康德等人则极力证明上帝的存在而不能。
东方文化中的“天道”并非完全指的是自然造化。其内涵和界定也经历了无数错综复杂的“循环往复”——中国人最早的“天道”是天帝。周朝时,人们认为王者受命于天帝,是天帝(等同于西方文化中基督教所指的上帝)之子,天帝为至高神;直至秦汉,天帝依旧是万有的主宰者。自周至秦汉,天道与天帝可以通用。它们指的是自然意义上的、神性意义上的宇宙主宰。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地天道与天帝的所指发生了分离,出现了道德涵义的天帝—— 既独立存在又不离万有,既超越存在又有内在意义。如是的天帝与人的关系密切起来,天道则承担了实质意义上的天帝内容。也就是说,神圣的天帝人格化了,神秘的天道自然化了。
东方文化中的天道与西方文化的上帝,这两者都经历了“概念”变化。它们都曾经历过纯粹的“自然存在”时期——宗教与哲学的各自独立(如柏拉图之意:世界上一切存在皆有与其存在相应的理型);也都曾经历过人与天交融的“混沌存在”时期。东方文化中的天道与西方文化中的上帝,其同中有异,同大于异。
本文节选自刘晓林《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