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庙

老  庙

我们南程村,有一座位于东村口的老庙。老庙在我家西偏南五六十米的地方。
我记得的老庙,曾是生产队的粮仓,也曾是学校。我小学四年级前,上学就在老庙里,抬腿就到,很是方便。
那时,我们大队叫劳动大队。劳动大队有三个村,叫大庄、南程、秦宋。三村由东至西,一长蛇阵排开,差不多两公里,各村有各村的小学。
各村办小学需要教师多,不便管理。再说,各村校舍面积小、学生少,复合班就多,上课相互影响,很不正规。大队决定在南程村和秦宋村之间地段路边建新学校。
建校砖瓦不缺,好买,木料是个问题。于是,大队领导不约而同把眼光聚焦老庙,最积极拆庙建校的是我们村任大队副大队长的程振亚叔。老庙那时代表迷信,代表封建,其地位之低微,怎能和高大上的学校相提并论,其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老庙是在我快要上四年级前被拆掉的。
拆老庙,在现在看来,那么大的事情,那时就那样悄无声息办了。
老庙被拆时的情景,我已经没有什么记忆了,就记得老庙被拆完后,我爷爷和他的那些我也叫爷爷的老伙伴们,用铁锨、䦆头、瓦刀,收拾老庙基础很深的大青砖,铺到了大队部院里。
老庙作为学校,是被用黄土夹板夯筑的高大土墙围着的。主体建筑坐东面西,屋檐伸出很长,檐下形成一个走廊,走廊铺以精致的青方砖,高于地面大半米,从走廊到地面,是精致的三级青石台阶。老庙,根据记忆估算,建筑东西进深大约十五六米,南北长约三四十米。
虽然不大,却也不愧古香古色、雕梁画栋的描述,在小村更显宏伟雄奇的气势。
老庙屋顶被十多根粗大挺拔的松木柱子支撑着,柱子有的被镶嵌在四面墙体外露着、有的完全外露在室内成一排。柱子顶部是粗大的松木,与柱顶和其它结构卯榫相连。柱子底部,是十二棱的柱顶石,柱顶石高八十公分左右,做工极为精致,有皇家气派。老庙的檩条,都是直径二十多公分左右顺直漂亮的松木,檩条之间铺设大块的方砖,青光闪烁,平滑漂亮,温润如玉。
老庙屋顶,屋脊像一绺低矮的墙,先覆盖着有莲花浮雕图案、上下通透的所谓脊瓦,脊瓦上带凹槽,上面再扣上有接棱的大瓦,严丝合缝,成为一体,两头翘起,如舒展的灰蟒。
那有莲花浮雕的脊瓦,在老庙院背后屋檐下堆积很多。这也许是当初建庙剩下的,也许是专门留下备用的,也许是拆另外一座庙时存放在这里的(据老人说,我们村有两座庙,一座老爷庙、一座叫娘娘庙),因为没什么用处,就一直安存无恙。
我说的老庙叫老爷庙,娘娘庙早就拆了。
我们学校厕所的墙体,就是用这脊瓦构筑。因为这脊瓦上下通透(我们那时叫筒子瓦),体量又大,也成了天然的茅坑了—挖坑、嵌进去即可。现在想来,那都是文物,是艺术品,真是暴殄天物啊。
老庙屋顶,覆盖着青色的瓦,瓦与瓦之间的接缝处,扣上半圆筒状的、带接茬的构件,一行行、一绺绺,屋檐滴水部位是好看的水滴状瓦当,整齐好看。
因年代久远,瓦都被厚厚的苔藓裹护,还长着我们叫酸溜溜的东西。这酸溜溜有时会掉下来,一根根丛生在一起,如灰绿的玉指。大人们说可以吃,我们就吃,味道酸涩,嚼一口不免呸呸呸,吐出来。
外看,老庙墙体的砖很长、很大、很周正,砌缝很细、很直,特别整齐,看起来很舒服、很耐看。
老庙内墙墙体,抹了白灰膏,描画着些我们不认识的人物、神像、鬼样、祥云等,有的怒目圆睁、有的故意吓人、有的趾高气扬、有的洋洋得意、有的给人遐想。
老庙作为教室,被隔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分小,是四年级的教室;南部分大,供一二三年级复合班用;院子北边建了一栋安间房,是五年级教室和教师办公室。复合班上课,老师先得招呼好哪个年级听课才行,要不就乱了。
在老庙上学,我们专心不了,特别爱看精致的屋顶、精彩的壁画、鲜艳的色彩。老师讲着课,我们却听而不闻,扬头看老庙。老师就训斥说:“不听课,看啥哩,看了晚上做噩梦呀?”
总之,老庙是很好的庙,曾是我们很好的学校。
老庙也是给我留下有趣记忆的地方。
在这里,我拾落地棉79斤,全校第一,比第二名多了50斤,我得了令人羡慕的《新华字典》,这是最令我骄傲的。
音乐课我唱小小竹排,被老师表扬唱得好,是我第一次得口头表扬。所以我最爱上音乐课。
上课我有时调皮,被老师拧耳朵,拧得我半边脸都红了,耳朵嗡嗡响好长时间。
我不好好做作业,算术往往对的少、错的多,下学老师留下我重做,我小叔和我同年级同班,留下我他也敢怒不敢言等我抄他作业,抄完交给老师,老师一句“下次还这样!”我俩再一起厮赶着回家。到了下次我“还这样”!我是惯犯。
上珠算课我没算盘,无所事事,老师知道我没算盘,也不管我,这是我最无聊的时光。好在教室里贴了很多南海的彩色张贴画,有行船打鱼的、有戴目镜潜水的、有漂亮的游鱼、有美丽的珊瑚礁、有飒爽英姿背枪戴斗笠的女民兵,我就来回看,看着看着好像梦里去了南海。
老庙院里有一棵芙蓉树,如迎客松婀娜于防空洞口。开花时节,粉白嫩红的花蕊绒毛,描画在空中,眼看美艳、鼻闻香浓,泡水喝,水如碧玉蕴色藏画,味道清香奇异。
老庙院内每年都会长出很多扫帚菜。嫩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间苗,嫩苗带回去可煮熟凉拌吃,略微有点剌嘴,不过也很好吃。
我们课间活动就在扫帚菜周围,滚铁环绕来弯去,踢毽子规避动作敏捷,顶牛追逐眼观六路。扫帚菜长高了,成了一个个锥形的塔,我们就在塔林间嬉戏玩耍,也别有风趣!
扫帚菜打种子了,老师领着齐根砍下来,用绳子分三段一绑,在地上摔打摔打,摁一摁,晃晃,抖落细毛种子,就是一把扫帚,可以给学校省出买笤帚的钱。所以学校就让扫帚菜长,占满整个院子。
老庙真是个有趣的地方!
老庙却被拆除了,变成了一堆废墟,现在废墟也没了。老庙变成了新建学校的门窗、桌椅板凳,现在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就连那漂亮的柱顶石、精致的青石、大量的筒子瓦,也不知所终。老庙的形象,纯粹成了模糊杂乱的一堆。
老庙被拆,我们南程村人是很气愤的,那是我们村最自豪的建筑、最辉煌的遗存。也许里面有很多有意义的历史渊源呢!拆除的时候,没人敢拦挡、敢说别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久郁于心的遗憾、可惜、哀叹、心疼时不时冒出来。
一次,我和发小程强胜憧憬了一回,尽管都是假如,却还是那么令人向往:假如老庙还在,假如我们的柿子树林还在,假如我们的住的地坑窑还在,假如那些古老的牛槽、门墩、门当、青石台、拴马桩还在,假如把各家各户隐蔽在绿色海洋的古老大树、小棵还在,以老庙丰富的内涵为核心,我们村搞一个旅游项目,那会很吸引人的!
特别是那座老庙,一提起来,不免让人唏嘘感叹,摇头顿足。
为了减轻自己的心疼,我注意起追寻陕西古庙命运的轨迹—在别人的痛苦中寻求自己的安慰。
百度一点拆庙,我就看到了《陕西庙产兴学运动的概况》这篇文章,了解到1911年10月22日西安光复,黄兴、宋教仁、蔡元培、唐绍仪等人所倡导的破除迷信运动在各地迅速形成高潮。在破除迷信运动的鼓荡下,陕西的庙产兴学运动也迅速演变为一场猛烈的拆庙运动。
在这种形势下,陕西的许多著名寺院被毁于一旦,据中华佛教总会陕西支会报告:“近日城关拆庙甚黔,或云西北大学堂,或云各司,不问官私庙宇,择庙大木佳者即行拆毁,如东门内之真武庵,九府街十方院,西关安庆寺等处,或已全拆,或拆一殿。”
我高中语文老师、著名杂文家冯日乾所著《乱世红白黑》里面,说到拆庙建校,就有我上高中的桥底中学—大安寺。建这所学校,所拆庙宇二十多座,也包括大安寺本身。仅留下一栋古建筑,做了学校图书馆,在大安寺高台制高点上。其中拆庙建校的校董就有教我高一语文的吕敏志老师。
看来,我们村的老庙也就是众多被拆除庙宇古建中,最不起眼的一个而已。老庙的被拆除,也就是那个“风尚”的延伸,或者叫死灰复燃。
老庙是我心中的乐园,比鲁迅的“百草园”,更多了亲切的亮色。

(摄影 曹新庆)

作者简介:何跃文,祖籍陕西咸阳市泾阳县兴隆镇南程村,现供职黄河口垦利黄河河务局。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救救小雀

家乡的黄土

最后一面

冬 雪

探表妹亲黄土

喜沐秋雨浓

景物发现记

游泾河大峡谷

活 人

我又变回了孩子

渴望燃烧的煤

故乡的雷

大 渠

游子黄河口吟秦岭

在被骗中享受拾麦子

土语乾坤大,风雅语境阔

冶峪河的水声

口子·响潭·渡槽·黑松林

红 芋

难忘那场春雨

情话黄河口

偷 老 鼠

家乡的窑洞

感受秦岭

村南那片柏树

滑动查看投稿要求及其他信息

东微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晓娣   娟娟   茶醉   文姐

投稿要求:

(0)

相关推荐

  • 陆文三 | 画水镇巉头新书堂(三)

    巉头新书堂(三)  新书堂虽然是学校,但在农忙时候,这里也成了大队农业生产的场所.学校每年放两次农忙假,每次农忙假有两周时间.上半年放农忙假,支援收麦割麦,教室就成了打麦分麦的地方,操场也就成了晒场, ...

  • 四十年来的那些人那些事

    四十年来的那些人那些事                                       刘述涛  一 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元年,那一年我正好八岁,在县城边上的四蔬小学读二年级.四蔬小学是 ...

  • 想知道祖国刚解放那会儿农村娃是怎样上学的吗

    我的学生时代 思量 新中国刚刚诞生十周年,我便出生在内蒙古化德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一一和睦村.全村一百多口人没有一个读过书的.只有几个上过几年"村冬书"(冬天农闲集中起来识字)的人成 ...

  • 散文《热血岁月铸丰碑》———我心中的大柳树中学 龙川河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甘肃省漳县新寺镇大柳树中学,其实是大柳树小学附设初中部.在村里闲庭信步,走到村东头学校门口,总是情不自禁地朝里凝望, ...

  • 小学碎片

    小学碎片 从七拐八弯的田埂上过去,在翻阅海拔六百多米的陡山,就是小学.通往小学的路共有三条,一条是从四屋榜村过水库,另一条是翻越陡山岗,还有一条顺从我们村子的田岸上拐到公路,然后上一个小坡,就到了.我 ...

  • 记忆如歌(四)

              记忆如歌(四)      四年级开始,我到铁匠炉村读书.我不再穿活裆裤,离开了大姐的庇护,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学生.      那时候我的老师叫齐百龄,东地村人.他中等身材,梳着整齐的 ...

  • 雷泰平:乡土记 —— 东南小学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东南大学,在全国鼎鼎有名,而在我 ...

  • 洛宁马店泰山庙

    马东村泰山庙位于洛宁县马店镇中心小学后院内.造型奇特,工艺精美,整体建筑错落有致,幽雅壮观,坐北面南.现仅存卷棚式前殿.献殿.正殿和后殿.山门和戏楼,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修建学校时被拆毁. 泰山,又名岱宗 ...

  • 于子昕《献》 指导教师:李佳佳

    献 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六年级一班   于子昕 献是什么?从字义来谈,它指的是恭敬地给--依我看,献就是舍弃自己,成就他人. 四年级上学期,经过老师的推举,同学的投票,我被选任担任年级大队委.而&quo ...

  • 少年时代

    撬开光阴的门楣,走进无拘无束.轻舞飞扬的时光隧道,重拾少年时代那些零零碎碎的记忆,依然在脑海闪烁着,翩跹着. 然而,当我提笔要讲述自己伤痛事情时,远不如象讲述快乐和得意事情时,那样得轻松自如.我虽然极 ...

  • [黄石文坛]杨毅的散文《梦回故乡》

    梦回故乡  杨毅 我的梦中时常出现一个村子,瘦小而可爱.村子如一幅画,秀丽铺展:村子如一杯陈酿,恒久弥香:村子如一部乐曲,优美动听.有时很清晰,有时又有点模糊.有时很近,触手可及,有时又很远,仔细看都 ...

  • 散文||当民师的日子

    当民师的日子 民师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和特定历史的符号.在我的一生中,我当过民师,经历了当民师的辛酸苦辣,也尝过当民师的甘甜. 1978年4月我当兵退伍,1980年参加民办教师招考被录取.从此,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