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视域下“课程思政”教学探索①

作者:未知

  [摘           要]  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润物无声”地融入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提高当代大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培养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从而打造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关    键   词]  中医药文化;课程思政;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062-02
   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中医药发展的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需要培养能力与素质一体,德育与智育一身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因此我们要站在国家的高度,在中医药文化视域下实行“课程思政”,不仅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中医药人才,更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坚定中医药发展的信心。
   一、中医药文化视域下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中医药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
   专业课程中内涵的中医药文化特征对中医药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树立中医药临床辩证思维。比如,中医药文化中的“阴平阳秘”“天人合一”“治病求本”等理念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整体观、生命观及透过现象探本质的观念。中医药文化中“大医精诚”“仁德”“仁心”“仁术”等中医药学精神、知识、规制等在内的综合体是中医药学生开展中医药实践的原动力,为中医药教学、科研以及人文素养与时俱进提供滋养的土壤。
   (二)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关系
   首先,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医药学的内在精神和基础。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很自然地与中医药文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在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下促进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中医药文化特征对中医药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知识的大厦只有建立在深厚的道德伦理基础上才能够坚如磐石,专业课的教学也只有打破知识体系传授的窠臼,实现价值体系的升华,才能实现专业课教学最大的初心和使命。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更能把握其宏观性、整体性。
   (三)中医药文化视域下实施“课程思政”是历史的必然
   1.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面对中医药学生,思政课教师因学科背景所限,很难将其融合到思政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任教师则不然,中医药专任教师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专业知识同中医药文化结合,并具体化、实践化、拓展化地融合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实现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
   2.在中医药文化视域下开展课程思政正是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的具体体现,符合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将中医药文化融入课程,寻找恰当的切入点,衔接中医药专业知识与中医药思想教育,进而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二、中医药文化视域下“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主体责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党政领导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应负主体责任,需要进行顶层设计,要站在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高度上,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医药文化对“课程思政”的作用和影响,从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标准设定、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等角度为课程思政的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要做到有针对性、主体性、实效性、渗透性,注重知情合一。通过暗示、教育、引导、激励等教学方法,将学生的需要引导到高层次的需要上,通过专业课中“医德、医风、医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完善专业课程建设,更新教学手段
   将中医药文化精髓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将传授专业知识与弘扬中医药文化结合起来,树立爱国思想。把教学与宣传古代医贤的感人事迹结合起来,树立报效祖国的思想。把理论教学与宣扬良好的医德医风结合起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理论教学注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锤炼高尚品格
   将中医药传统文化精髓渗透在专业课教育全过程,通过对优秀中医药知识的传播,中医的学术思想、专业素质的传授,中医大家医德医风的传承,润物无声地将人文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渗透到理论教学全过程,使大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感受中医大家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学习中医大家的学术智慧和学术思想。
   2.严格把控实践环节,渗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通过中药标本制作、经方实验、中医适宜技术训练等方式,传播中医药知识,强化社会责任感。比如,“中药饮片识别”实践课,将社会责任感作为立德树人的渗透點,在课程最后,带领学生各自收集并制作真伪鉴别标本,走入社区,为居民普及中草药知识及初步辨别真伪的技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中医综合实验课程通过对药方的验证,增强学生对传统中医药的信心,巩固专业知识,树立大医精诚的高尚品格。    3.丰富第二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1)开展专业课知识竞赛,如中药识别大赛、中医经典条文背诵大赛、中医诊断技能大赛等,有意识、创新性地考核中医药文化内容,使中医药文化与时俱进,真正实现教化育人的作用。知识竞赛不仅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更对学生心理素质、品德修养、职业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训练。在大赛中针对性地开展“社会模拟情境环节”“金元四大家”“我最喜爱的名医”等环节,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育人氛围,使学生在深刻体会竞争激烈的同时,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以及面对挫折、困难的正确处理态度。设置“医生看病情境环节”,模拟医生出诊,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和职业认同感。
   (2)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加强学生科学创新思维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的建设与实施,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中医药知识不仅要继承,作为新时代中医药大学生,要承担起发展的责任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传统中医药知识和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依托学生社团,围绕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4.借助网络优势,开展德育
   利用多媒体,在课前或课后向学生传输有德育意义的专业知识视频或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大事,了解中医药前沿知识和未来发展方向,激发学生为中医药发展努力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借助互联网平台构建线上交互媒体,教师在网上与大学生进行互动式交流,解决学生的实际困惑,及时获取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真正诉求,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中医药文化角度培养学生广泛兴趣。
   三、中医药视域下实施“课程思政”的几点要求
   (一)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更是塑造青年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要重新认识教育职能,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增强育人职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健康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积极引导、适度激励、合理优化等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言传身教,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光荣使命。在中医药文化视域下,任課教师需要准确把握专业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蕴含在中医药课程中的中医药文化教育资源,找到专业内容德育的契合点,以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影响的方式润物无声,传播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使德育具有经常性、渗透性和非强制性。
   (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前提
   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师的教学都是为学生而服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而展开。其次,提高自身素养,尤其提高教师中医药文化素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非凡的智慧,学生才会有求知的倾向;再次,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特点提出学习要求,提前向学生举例说明教学要求,让学生事先感受到教师的教学责任感。之后,树立教师的人格魅力,架起心灵的长虹。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近距离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拉近师生距离。最后,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学有所用,更好地增进师生情感。教师要尽量记住学生的名字,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在中医药文化视域下开展“课程思政”,是中医药大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融合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贯穿于整个教育阶段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工程。作为中医药院校,需要不断提炼中医药文化与课程思政之间内在逻辑的科学性,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品质,才能使中医药文化很好地为课程思政服务,为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