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中加入博纳吐单抗可使Ph阴性B细胞ALL患者受益

研究费城染色体(Ph)阴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2期试验的数据显示,在一线标准化疗中加入单克隆抗体博纳吐单抗(blinatumomabBlincyto)可提高生存率和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
概述
2020年12月,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Nicholas J. Short博士在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和博览会上报告了这些数据,为这个治疗失败率很高的患者群体提供了一种潜在治疗选择。
Short博士说:“多项研究,包括一项大型荟萃分析,一致表明MRD阴性是ALL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与更持久的缓解和更高的治愈率有关。因此,在评估新的ALL疗法时,高MRD阴性率是一个关键终点。”
博纳吐单抗是一种双特异性CD3/CD19 T细胞结合抗体,在复发/难治性疾病中表现出优于化疗的效果,可以高效根除初次化疗后残留可检测疾病的患者MRD。
 
试验设计
试验旨在评估,在一线场景下,Ph阴性B细胞ALL患者接受hyper-CVAD方案(或超分割环磷酰胺,硫酸长春新碱,盐酸阿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后续博纳吐单抗治疗,与单独使用常规化疗相比,是否可以获得更高的MRD阴性率和更持久的缓解。研究人员还希望这种药物的加入能减少化疗,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主要终点为无复发生存期(RFS),次要终点为总缓解率、MRD阴性率、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
试验结果

在32例反应可评价的患者中,81%的患者在诱导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某个时间点达到该终点。诱导治疗后,34例可评价患者通过流式细胞术得到的MRD阴性率为71%,在整个治疗过程中,MRD阴性率上升到97%。唯一1例未达到MRD阴性的患者有11q23易位,在接受博纳吐单抗治疗前,出现复发。所有诱导治疗后MRD阳性的患者在1个周期的博纳吐单抗治疗后转为MRD阴性。30天死亡率为0%。
中位随访24个月,1年和2年RFS率分别为80%和71%。2例t(4;11)易位患者、2例TP53突变患者、1例白细胞计数大于30×109/L患者出现复发。12例患者后续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2例随后复发。总共有21例患者仍在缓解中,未接受移植。
1年OS率为85%,2年OS率为80%。当将这些结果与另一项试验(患者接受hyper-CVAD和奥法木单抗[ofatumumab,Kesimpta]治疗)的数据进行对比时,Kaplan-Meier曲线显示博纳吐单抗数据存在一个生存高峰,而对照数据不存在,尽管2年生存率相似。
安全性
该疗法的耐受性良好,出现了预期的与hyper-CVAD和博纳吐单抗相关的不良事件(AE)。所有级别事件中最常见的是输液反应,占47%。最常见的3/4级AE是肝酶升高(24%)。值得注意的是,13%的患者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主要为1/2级事件,45%的患者出现博纳吐单抗相关的神经系统事件,其中13%为3/4级。
招募标准和设计变化
试验的招募标准为:新诊断的疾病,年龄至少14岁,可以接受强化化疗,ECOG表现状态为3或以下,并且具有足够的器官功能。患者不能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CNS白血病除外。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7岁(范围17-59岁),大多数患者的ECOG表现状态为1或0(79%)。
在最初的试验设计中,患者先服用4个周期的hyper-CVAD,然后再服用4个周期的博纳吐单抗;但2名具有高危特征的患者在服用博纳吐单抗之前就出现了早期复发,在此之后,对试验方案进行了修改,高危患者在2个化疗周期后就可以服用该药物。高危患者包括持续MRD阳性、TP53突变、复杂核型等患者。所有CD20阳性疾病患者均接受奥法木单抗或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ituxan)治疗。维持治疗包括博纳吐单抗和POMP(定义为每日巯基嘌呤、每月长春新碱、每周甲氨蝶呤和每月强的松)交替周期治疗。
总结
Short博士总结道:“Hyper-CVAD联合后续博纳吐单抗治疗的疗效显著,MRD阴性率为97%,2年总生存率为80%。值得注意的是,无高危疾病特征的患者和治疗开始后2年以上的患者均未发生复发,表明这些缓解是持久的。”
参考文献:
https://www.cancernetwork.com/view/patients-with-ph--b-cell-all-may-benefit-from-addition-of-blinatumomab-to-chemotherapy-combo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