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垠:论潇洒

来源:网络 作者:姚雪垠

潇洒,无论在中国人的生活上或艺术上,都是个好的形容词。它的含义是闲散,清雅和飘逸。究竟什么时候它就被用作代表一种美的观念,我们没有完备的词典,一时很难查出;大概说来,它被人们热烈的提倡、崇拜,是开始在魏晋时代。在当时,它是以反抗礼教与权臣高压而出现,和清谈有着同样的意义。虽然清谈受老庄的影响最大,潇洒是由于五石散的服用,但清谈之祖也就是最先服用五石散的何晏,这就明白的告诉我们二者的关系了。

  据鲁迅先生的研究,五石散几乎等于清末的鸦片,成了一种很普遍的嗜好。服了五石散以后,须吃冷食,喝热酒,并以冷水浇身和出外散步。服五石散的人,因皮肤易于擦破,便不穿鞋而穿屐;因身上发热,便宽衣缓带。至于服了五石散的人是否就清瘦起来,鲁迅先生虽没有说明,但想来是不会不清瘦的。人一清瘦了,再宽衣缓带起来,又不参加筋肉劳作,于是就自然潇洒了。所以提到“潇洒”二字,我们便不由的联想到隐士,诗人,和魏晋人物来。鲁迅先生说魏晋时服五石散的都不是穷人;其实不惟不是穷人,连商人也同样不配。因为过去的文化是封建地主的文化,大腹商人被认做恶浊俗物,讲潇洒的只是封建地主阶级,尤其是由这阶级出身的士大夫之流。

  潇洒不仅以反抗的姿态在历史上出现,并且直接与封建的身分观念相关联,也和封建地主的物质生活密切的结合着。在封建时代,地主阶级的生活是闲散的,且以参加筋肉劳作为有失身分,比如养长指甲,和男人的包脚,穿长衫,都是要表示他自已是有闲的,有身分的人。生活规定习尚,习尚影响美的观念,于是在那时,一切闲散的嗜好,如品茗,养鸟,赋诗,以及琴、棋、书、画之类,都成为高雅的了。在绘画上,山水画特别发达,又被人重视,便表现了人们对于潇洒生活的向往。山水画是地主阶级对于闲散欲求的扩展,希望摆脱扰攘的尘寰,到山林里边与清风明月共处。他们又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事物,竹子就成为潇洒的代表;可怜的渔夫樵子也都是美的诗画题材了。

  在音乐方面,我们看见在历史上清唱与箫板之特别流行。中国音乐以缠绵和清雅为正宗,一方面是由于地主与士大夫生活之优美关系,一方面不能不是受爱潇洒观念的影响。唐朝人歌七言绝句,旗亭画壁的故事,千古令人神往。至于提到宋朝人歌诗时,我们便马上会想到月明之夜,诗人们携妓泛舟,和“小红低唱我吹箫” 的情景来。宋以后,散曲取代了词的地位。但它也以缠绵清雅为主,多是文静细曲,唱时没有锣鼓和科白,所以又叫做清曲。最讲究潇洒的袁中郎在《虎丘记》上说:“比至夜深,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坊,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这是多么的清雅!

  潇洒表现在文学上,是冲淡和性灵两种风格相结合。本来二者原是互相关联,很难单独分开。在历史上,这二者都有着反抗的意义。陶渊明和袁中郎,都是当时文艺上的叛徒。在陶渊明时代,宫廷文人把文学领到一条死路上去,徒有华丽的躯壳而没有灵魂。在袁中郎时代,摹古之风特盛,文人作文,也忘掉了还有个自我存在。因此陶渊明和袁中郎都尽力的追求自然。自然有二:一是风物上的自然,一是人性上的自然。偏于风物上的自然,便多表现山水田园的爱好。偏于人性上的自然,便反对摹古与无谓的规律。二者结合起来,便是现实桎梏的解脱,便是潇洒之极致。

.....   本帖内容来自网络 (本文略有删节)

(0)

相关推荐

  • 即使身处深渊也依然仰望星空 ​——《桃花源记》解读

    我是在教学完<社戏>之后,先选教第三单元古文<桃花源记>. 起因是我觉得在<社戏>里的平桥村,就像鲁迅心底的一处"桃花源".它回不去,只能在那夜 ...

  • 我是地主,没有很多地的那种

    文/子非鱼 我是地主,没有很多地的那种. 你一定很早之前就听说过我,但你不一定知道我是怎么诞生的, 我诞生在西汉,汉武帝时期,, 额,其实地主早就有了,早在夏商周三代就有了地主,那些天子诸侯,他们就是 ...

  • 袁伟望 |杜岙村走笔

    杜岙村走笔 文/袁伟望 近期我寻访宁海东区武装--鲁迅部队创建地,来到了茶院乡杜岙村.得村民指点,我见到了杜岙溪对岸的圣人殿. 圣人殿,是赵礼贤当年创建鲁迅部队(力洋武工队)的地方.鲁迅部队自创建至今 ...

  • 刘骥鹏:姚雪垠与大别山

    ​作为中国南北方的分界山系之一,大别山横亘鄂豫皖三省接合处,重峦覆翠,千沟万壑,其腹地更是山环水绕,层层叠叠,易守难攻.在中国现代史上,大别山是罕有的在土地战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都发生过重要战事的 ...

  • 《李自成》是姚雪垠一部巨著,从1957年...

    <李自成>是姚雪垠一部巨著,从1957年写起,写了整整三十年.茅盾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写战争不落<三国演义>等书的旧套,大起大落波澜壮阔,有波谲云诡之妙,它在节奏变化 ...

  • 老君山下村子里发现了重大秘密, 栾川人和明史专家姚雪垠吵了起来

    1985年夏天,栾川县文管所副所长林勃到朝阳村调查文物. 朝阳村位于栾川县老君山脚下,县城东六里处的伊河北岸,村里有座古式建筑,现在叫"朝王寺".这个名字只是近些年才改的,它以前名 ...

  • 忆念:骆文姚雪垠亲题《弄潮》刊名,邵燕祥勉励文学青年成长

    骆文先生题写的葛洲坝文学社期刊名 伴随着年轮递进,岁月消磨,许多在岗任职时的人事纠葛渐渐淡忘,或曰自我选择了"放下".奇怪的是,过往岁月里的"副业"一一自己在文 ...

  • 时至今日,再看当年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该如何评价?

    八十年代看的,还是不错的,虽然不比四大名著也非常生动的再现了明末农民运动的激荡岁月!前期写的很细致,人物,山川河流,战场都很吸引人,还记得南塬激战,总哨刘宗敏,李过,郝摇期,田建秀,高杰,高夫人,双喜 ...

  • 宁富海:姚雪垠《长夜》与故事原型地饶良镇周边溯源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姚雪垠<长夜>与故事原型地饶良镇周边溯 ...

  • 姚雪垠《〈李自成〉人物图咏》原稿欣赏

    [1]<李自成>:初称八队已精强,出众英雄为闯王.跃马中原来雨露,义旗指处讴歌忙. [2]<刘宗敏>:大将威名寒敌胆,忘身百战见精忠.磁侯勋业垂青史,原是蓝田一锻工. [3]& ...

  • 姚雪垠为何要写《李自成》

    南阳盆地 纵观<李自成>五卷,由于受当时的局限,其描写与历史事实并不相符,你可以认为它是一部虚构的小说,其中的李自成,基本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假大空"式的人物.不过,小说 ...

  • 可歌可敬的文坛“闯王”姚雪垠

    提起<李自成>自然就想到了姚雪垠,说到姚雪垠自然就想起了<李自成>.姚雪垠写就了数百万言的文学巨著<李自成>,数百万言的文学巨著<李自成>使姚雪垠饮誉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