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人晚年的悲剧,从70岁后“寿命”变长开始
01
有社会学家说过,传统的农业社会,促使了人们出现各种根深蒂固的执拗观念。
在古时候,由于农业社会环境容易受到自然天灾的影响,以至于每个人都害怕无饭可吃,害怕灾难会不期而至。
就是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大多人都产生了这么一种观念,那就是能够一直活下去,不被饿死,长命百岁,这就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气。
这样的观念,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一种潜在的主流愿想。但是,长命百岁,就真的代表当事人会活得幸福吗?
要知道,这世间有好的一面,就肯定有坏的一面。你拥有了极好的事物,就肯定要承受这极好的事物带来的不幸和祸患。一切,都是有代价的。
就像你赚到了不少的钱财,这钱财是你富贵的象征,同时它会给你招惹来仇人,也会让你的家人因为家产的争执而相互滋生矛盾。
同样的道理,你接受了命运对你“长寿”的馈赠,那你也要肩负起这长寿背后的压力,承受这“寿比南山”的代价。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晚年的悲剧,也许就是从70岁后,人们变得长寿开始的。
02
对于长寿这个问题,我们要有辩证的思维看法。
我们评价一件事好不好,就得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看,不能只看到事物表面的好,看不到事物背地的坏。不能只看到表面的坏,而看不到背地的好。
你活了一百岁,那你有可能会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可是,你也在时间的长河中历经许多,也算不辜负这百年人生了。
你活了80岁,其实也算是较为长寿了。可是,如果你在70岁的时候,便卧病在床,而且吃喝都不能自理,那给你多十年的寿命,这到底是不是好事呢?
作家宽宽曾在《36岁,人生半熟》中写过这么一件事,她的母亲曾跟她说,如果有一天自己患了大病,而且是治不好的那一种,希望女儿不要送她到医院,让她全身插满针管,进行生不如死的化疗,然后在折磨中悲哀地死去。
这样的观点,其实直击人心,也让很多人都感觉到特别揪心。因为这样的观点虽然违背了传统的观念,可它却很真实,真实到那个生不如死,插满针管的人,他就是与我们熟悉的人。
的确,在一些医院的化疗区域内,有很多年过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在那里治疗着。而这些老人的亲人们不知道,原来自己想要老人家长寿点的善意,便是让他们余生都在化疗中受苦受罪。
03
说实话,长寿和生死,这确实是一个很悲痛的话题。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几乎不会谈论这样的话题。但是,哪怕我们掩耳盗铃,有些事儿,我们终究有一天是要面对的。
人晚年的幸福是什么?难道是长寿吗?其实,我们要重新定义一下,何为幸福,何为不幸。
曾有这么一位老人,他活了75岁。而他在75岁之前都没有患任何的大病,只是有一些小毛病而已。
在某一天,家人发觉老人家没有从房间里出来,他们便推开房门,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老人家已经在睡梦中走了。
老人家的儿子虽然很不愿意接受父亲离去的事实,可他知道,父亲离去的时候,是没有痛苦的,而是走得特别安详。
因为他自己就是一名医生,他曾见到过许多在医院里面“生不如死”的老人。家人不愿放弃,而老人家也不想那么快便离去,于是乎双方都受罪,最后这些老人家也都痛苦而去。
幸福是什么?便是在晚年的时候别受太多的折磨。不幸是什么?便是人们变得长寿,而且还被疾病缠身,只能每日在钢针和化疗下生存,连安稳地离去都成为了奢望。
04
当时代发展到了今天,有人说过这么一番话,哪怕是再高科技的医疗技术,也有可能给不了人们高质量的生活。
医疗技术,终究不是万能的,它也不可能让人完全摆脱病痛,活得幸福。
因此,当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就不要想自己能够活到多少岁了,而是要树立这样的观念,那便是高质量地活好每一天。
高质量地活10年,和低质量地活20年,这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一位老人家无病无痛,而且家人之间也特别和谐。那么,他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在跟幸福相拥,就是生活在福气当中。
一位老人家满身病痛,而且家人也为了他而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和精力。那么,他不论怎么活,都只能活在痛苦当中。不仅疾病让他痛苦,就连他的内心,也都不好过。
人活着,别总是认为“长寿是福”,而要给“长寿”加一个前提,那便是身体无大碍,家中满欢笑。
所谓“不羡长寿翁,宁做钓鱼人”。这世间真正的晚年福气,并不在于你活了多少岁,有多少的钱财,而在于你是否活得舒适,是否活得有滋有味。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