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分数论”、“教育功利化”人人讨伐,为何“涛声依旧”?
在之前的那篇小文里我说,为何“最牛横幅”几乎被所有人批评,还是“我行我素”?理由是校方“一切为了学生分数”,就是“唯分数论”,而“唯分数论”就是最直接的“教育功利化”。它们在教育理念上看来几乎是过街老鼠,人人得而讨伐之。从评论上看也是如此,批评者几乎一边倒地认为成都崇庆中学校方“教育功利化”,“美育观念落后”,但我还是更倾向于对崇庆中学校方抱“同情之理解”,因为“唯分数论”“美育观念落后”“教育功利化”不唯此一家,在全中国几乎横行无忌,尤其在中考(初三)、高考(高二高三)阶段。
套用“政治正确”说法,批评“唯分数论”是一种“教育正确”,正如高喊“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也是一种“教育正确”一样。可放眼实际,几人可以做到,几校敢于放手去做?“高素质不高的分数”,这样的学校家长根本不认可,“高分数不高的素质”,反倒迎合公众的需求——或者说,迎合了高考的需求。在我国,要想在高考取得顶尖的分数,必须重复刷题,将知识点烂熟于心,而这些靠“素质教育”根本无法实现。试想那些“衡水中学们”不靠高强度准军事化的考试做题训练,如何赢得高考大战的胜利?而高中三年的刷题训练根本毫无“美育”可言,不是“美育落后”的问题,而根本是“美育匮乏”,但那些学校竟然照样可以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生源不缺,家长支持,岂不怪哉?
我们现在所说的高中名校,首先她是一所高分的学校,若有可能,其次才轮到“综合素质”。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首先须是可以让学生得高分的老师,其次才是照顾到学生其他素质,如果哪个名师胆敢放狠话说“我不管学生成绩如何,我只一心一意关心学生真正的素质”,那等待他的唯一结局应该是被孤立、家长要求换老师、学校肯定不支持。“唯分数论”在当下中国几乎已经是教育界隐形的“圣旨”,我们高喊的是“素质教育”,背地里公众评价教师、教师评价教师、教育部门评价教师的第一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却是学生的考试分数。故,“素质教育”似乎仅是个傀儡,“高分”才是背后真正的“总指挥”。
很多老师撰文批评崇庆中学的“最牛横幅”,道理都是对的,但我想崇庆中学校方难免受委屈了。我再进一步想,反观批评者自身,在他们心中,对于自己所教班级,最关心的应该也还是本班的成绩吧,家长应该也是这么评价各位老师的吧,相比于“我通过努力让学生心胸更加开阔”,我们可能更看重“我教给学生很多独门应试技巧,他们高考都取得了好成绩,有几个还上清华北大了”。
所以,我们可以批评崇庆中学,但我们离崇庆中学真的也就几步路,甚至在和她齐步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