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0年我国玉米淀粉出口重回巅峰 缘何农户仍反映玉米不赚钱
根据最新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中国玉米淀粉出口量高达51.9万吨,较去年增加26.1万吨,同比增长101.16%。
而上次玉米淀粉出口达到这个水平,还要倒推到2008年——那一年,国内主产区玉米价格出现下跌,国家不得不实施临储收购,以降低农户种植损失。
而在2018年全年,在低价临储玉米的冲击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水平重返低位——似乎,玉米价格下跌才是玉米下游产品出口回升的主要因素。
以上数据来自@一本正经说玉米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新季玉米上市初期,市场曾有过较好的卖粮时机,但农户在种种因素下,普遍惜售,未能有效变现。
近日,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关于玉米收购市场的调研显示,2018年新玉米价格在经历了一拨上涨后,在12月初开始逐渐回落,吉林省农安县的种粮大户黄春海最终在12月下旬以每斤7毛3的价格卖出,这比11月末要少卖了5分钱。
这五分钱每斤看着不大,但一算账,3000吨的量就是少收入了30万元。
据悉,今年整个东北地区和黄春海有同样经历的种粮农户并不在少数。
由于2017年玉米价格出现反弹,致使很多农户重新看好玉米市场,玉米种植面积上升,伴随而来的是农资、地租成本的大涨,在这种心理预期下,农户对玉米价格的期盼也就抱着更大的希望。
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在玉米的一轮上涨中,前期囤积的低价临储玉米成功变现,而农户手中的玉米却不得不接受市场的低价。
根据来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2月中旬之前,每五日主产区的统计收购周报显示不到300万吨,而从12月15日之后,每五日的收购数量均达到360万吨以上。
尽管如此,截止目前为止农户手中仍有大量余粮。
而来自市场机构的数据显示,2018年的临储玉米拍卖量超亿吨,其中有5000万吨左右流入到2018/19年度。
来自央视的报道称,在位于吉林松原的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原料堆场,可以看到玉米几乎已经堆满。
这里面堆满的,应该都是临储陈粮。
这就是市场。
嘉吉生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肖非:整个的库存的能力可以支撑我们整个加工大概到5月的中下旬,2018年我们从临储拍卖一共拍卖了大概53万吨玉米,2017年的时候,我们从临储拍卖了大概有22万吨的临储玉米。——来自央视报道
农户由于信息的闭塞和分散性,在市场化下,承受的风险也更加多样,既有来自市场本身的,也有因政策变动所带来的风险。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有些农户错过了最佳的卖粮时机。
但部分并不代表全部。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玉米供应偏紧格局已经不可避免,连续两年挖库存之后,目前临储库存已经仅剩不到8000万吨的量,但玉米市场的需求却还在增长,新项目仍在加快上马。
此外,从2007年以来的玉米深加工限制措施最终证明并非是正确的选择(详见:从受限制到再被鼓励玉米深加工10年实现华丽转身),未来玉米市场的供需极有可能放回市场,通过进口来进行补充。
因此,在真正放开玉米进口市场之前,2019年才是玉米价格上涨的最佳时机。
如果,你手中的玉米仍未销售且保管安全,那么春节之后,静待玉米价格上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