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兔赛跑“透视镜”

  孩子为什么老是那么慢?

  大人和孩子的生理机能、心智状态、作息规律等本就不同,生理节奏、心理节奏、生活节奏自然难以同频。如果顺其自然,随着孩子生理、心智的成熟,节奏提速也会很自然。然而很多孩子之所以患上拖延症,其实应该给家长“记上一功”。因为孩子只要做事一慢,家长们往往忍不住去一催再催,而恰恰是这种长时间的唠叨,使孩子形成了依赖性和免疫力:不被催还不习惯了,但真被催也起不了啥作用。这就像抗生素用多了,病毒也会变异自卫、产生抗体一样,唠叨多了也会失效。而当这种防催免疫力的阈值提高了,孩子往往会一再试探家长的极限,不到父母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之际,一般不会屈服于家长的淫威,全当作耳旁风。譬如:当妈妈催第1遍的时候,孩子一点儿都不在乎,因为知道妈妈只是打个预防针,继续安心看电视。催第2遍时,孩子预感到妈妈可能会发火,所以抓紧最后的时间多看一会儿;催第3遍时,孩子知道妈妈真的发火了,再不睡觉将很糟糕,这时才会心不甘情不愿地把电视关掉。

  长此以往,孩子们做事的标准,往往不在于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而是更加关注家长有没有催、催得厉不厉害。

  家长为什么总爱那么快?

  大体上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许多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孩子甫一出生,就被拉进了快马加鞭的快车道,生怕一步慢、步步慢。然鹅,孩子明明是蜗牛,家长非要站在后面举着鞭子,把孩子当成骏马去抽,这种画风的画面感,是不是很让我们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另一方面,我们家长不希望孩子占用太多时间。现代社会的工作生活节奏都挺快,家长背负的各种压力也大,所以也不允许孩子慢下来。seven妈妈就说:“养孩子不是赶孩子,我发现我太想让孩子遵守我的规则,这要可以给我节省很多时间,很多精力。”

  其实我们小的时候,也是一只蜗牛,为什么当我们长大了,就选择性遗忘了呢?不满意孩子的节奏,便逼着孩子迎合和满足我们的节奏,我们难道不是太自私了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