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起重机,古人是如何把40吨铁索搭建在大渡河上,建成泸定桥的?

1934年10月,为保存有生力量和北上抗日,我军实行了战略大转移。次年5月25日,我方红一方面军来到了四川省泸定县,该县有一条十分湍急的河流,名为大渡河,河上修建的铁桥名为泸定桥,能否成功渡过此桥,是关乎红一方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

红军要想成功渡河,夺取泸定桥是关键所在。在中央的筹划之下,决定派出22名英勇的士兵作为先遣队夺桥。5月29日,行动开始,这22名勇士冒着对岸敌人的炮火进攻,一番激烈的战斗之后,泸定桥最终被红军成功夺取,而这22名勇士也大多牺牲,成功活下来的只有王永模和刘梓华这两位英雄。

这场红军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被后人称作“飞夺泸定桥”,并收录到了中小课本之中,成为了中国人的启蒙文章之一,这些英雄用生命筑就的奉献精神,所彰显的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如今的泸定桥已经成为了国家4A级景区,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这里缅怀先烈。

相信不少读者熟知该桥都是因为“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但很少有人知道,泸定桥从修建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在大渡河之上用铁索修建这座长103.67米,宽3米的大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泸定桥修建的具体时间是公元1705年,也就是康熙四十四年,正处于大清王朝的鼎盛时期,最初修建的原因是为了作为四川入藏通道所使用的,方便物资的运输和对偏远地区的管理。

谈到泸定桥是如何修成的,当地有一个流传百年的传说。康熙下令修桥,民众听闻此事后十分欢喜,纷纷找铁、献铁,可有了材料还不够,湍急的河流是阻碍大桥修建的天险,正当当地人犯难时,这是有一个名为嘎达自告奋勇,乘着船将铁链一根一根的放至对面,最终大桥修成,他却因过度劳累而死亡了。

经过后代考证,这一传说并不可信,由于河流过于湍急,连人都难以单独渡船而过,就更不用说提着千斤重的铁链了。那么,铁链是如何被运至对岸的呢?清朝学者王锡琪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对此有着详细的记载,说是一名僧人借鉴滑索的原理,在巨绳上系着10多个竹筒,以此作为铁链的承载物。

然后将铁链穿至竹筒之中,又用绳子给固定了起来,对岸的民众拉巨绳的同时就将铁链一起给带过去了,用这样相对节省人力的方法,才一根一根的把铁链的另一端运至对岸。铁链准备好之后,固定又成为了一个问题,不过这同样难不倒聪明的古人,他们将铁链的末端放入了事先挖好的井中,然后灌入铁浆,这样一来就起到了固定桥身的作用。

铁链的问题解决了,就代表桥身的主体部分完成了,之后人们便开始着手完善整个桥梁,没过多久,一座横架于大渡河两岸的泸定桥就现世了。现代仪器曾有测定,泸定桥铁链重量达到了40吨。不得不说,在生产力如此低下的封建时代,人们能够完成这一桥梁的建设,实在是一个奇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