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八大疗法浅析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而“论治”有八种不同的方法,称“中医治病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治疗疾病时,只有正确灵活地运用这八种方法,才能确切地治愈疾病,做到“药到病除”。

巧用汗法 逐邪出表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来源于血,在中医的治病八法当中,汗法居首。《黄帝内经》记载:“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意思是说,即使身体发热很重,只要汗出,热即可退去。可见,通过药物或其他方式,使人体发汗、出汗,就可使病邪随汗外泄,此谓汗法。

汗法主要用于治疗表证,凡病变部位在皮肤、肌肉、经络,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等,感冒伤风以及各种传染病的初起均属于表证。根据《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的思想,对于表证,往往首先以发汗的方法来治疗,方药如葱豉汤。汗法在四季的运用还略有不同。夏季感冒,往往发汗以后,尽管热度有所减退,仍然会身热有汗、心烦口渴、胸闷泛恶、不思饮食、腹痛便稀,治疗就必须解表兼清暑利湿,香薷饮、藿香正气散(水、丸)最为适宜。

中医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清代程国彭在《医学心悟·论汗法》中说:“百病起于风寒,风寒必先客表,汗得其法,何病不除!”因此,汗法在临床上除用于感冒与多种传染病早期外,还可用于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百日咳、急性肾炎、风湿病、神经痛及荨麻疹等某些皮肤病,甚至是抑郁症的治疗。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汗法时还须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情况区别对待。如平时多汗的人,中医称为表虚;贫血或者流产以后,中医称为血虚;呼吸短促、四肢乏力,中医称为气虚;以上三种人以及老年、小儿、孕妇及体质虚弱的患者,用发汗药时均应谨慎。

善用吐法 涌吐病邪

吐法乃中医八法之一,在我国医著中早有记载,如《素问》“其在高者,引而越之”,就是吐法的理论依据之一。

吐法是利用能够引起呕吐的物理刺激,或促使病人呕吐的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宿食、痰涎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此法通常是用在一些病情急迫,病邪在上焦(咽喉至胸膈)或中焦(脾胃)的实证上。

用干净的手指、匙柄、筷子等搅触咽弓和咽后壁等物理方法引起的呕吐,称为“探吐法”,此法最简便宜行,最适用于家庭使用,见效最快。但是,“探吐法”适合病人神智清醒时使用。利用药物的涌吐作用引起呕吐以排除胃中宿食、毒物和痰涎等物的方法,称“涌吐法”。“涌吐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涌吐停积,因暴饮暴食,导致无法消化,或不慎误食毒物,且时间不长者,可用此法;二是涌吐痰涎,因痰聚集胸膜之上,欲吐不出而胸堵气闷时,也可用此法。“涌吐法”用得最多的是瓜蒂散及盐汤涌吐方。瓜蒂散作用较强,见效快,但瓜蒂苦寒,适用体质强壮者;盐汤涌吐方的作用则相对平和,操作简单,效果亦佳。如用药后呕吐不止,服生姜汁少许可以止吐。

因为吐法容易耗损人体元气,且耗胃津,伤胃气,病人吐后容易会出现头晕目眩等虚脱症状。因此,使用吐法必须小心谨慎,不可滥用,如误服腐蚀性毒物及惊厥尚未控制的中毒者不宜催吐;有严重心脏病、动脉瘤、食道静脉曲张、溃疡病、出血等也不宜催吐;孕妇、产妇、小儿、老人禁用,虚弱人和血虚患者也应慎用。使用吐法后要注意调养,要避风寒,慎起居,宜食用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粥汤之类。

妙用下法 荡涤胃肠

下法,亦称泻下法,指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使停滞于肠胃之宿食、积滞、实热及水饮等从下而出,从而荡涤胃肠、排除病邪的一种方法。下法的应用范围广,见效快,凡是胃肠实热积滞,大便不通,以及体内蓄水等邪实之证,而正气未虚者,均可使用。此外,落马坠井、跌打损伤等外伤疾患也可用下法。

下法实际上包括了通、泻、降、利等诸法,体现了“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和”、“以泻为补”等中医理论。根据下法药物的性质,可以分寒下、温下两类。“寒下”所用的药物多性质苦寒,代表方剂有大黄、芒硝等药物组成的大承气汤,适用于肠胃实热证;“温下”所用的药物性温热,药物有巴豆、续随子等,代表方剂有大黄附子汤、备急丸等,温下适用于脾胃寒实积聚的患者。根据下法药物的峻烈程度,又有峻下、缓下之分。“峻下”是猛烈攻下的意思,“缓下”是缓和润下之意,这是因为在使用下法时,除了要考虑病情的寒热外,还要考虑患者体质的强弱。如“寒下”的大承气汤,属于峻下性质,而脾约麻仁丸则属于缓下性质;“温下”方剂中的备急丸属峻下,济川煎属缓下。

临床上,下法常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如与汗法、补法、和法相互搭配,能更好的治愈疾病,维持体内元气。下法若应用及时,护理得当,能有立竿见影之效。由于下法容易耗损正气,因此,老人、孕妇及体质虚弱者禁用,处于哺乳期和经期的女性也要慎用。使用下法时的注意事项与吐法、汗法类似,祛除病邪后就要马上停服药物,以免伤及胃气,并应多喝粥汤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忌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中庸和法 扶正祛邪

中医认为,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外邪入侵导致的,此时,用汗、吐、下等法可以达到驱除病邪的目的,且收效较快,但在驱除病邪之时,自身元气也会受到损伤,因此,还可以用一种较为温和的方法,促使自身的正气与这些邪气和平共处,保存元气,这样的方法就称之为“和法”。和法最能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特色,此法以“肺和、心和、肝和、脾和、肾和”等五脏和谐为治疗根本,针对于邪气在半表半里,或脏腑同病,汗、吐、下等法均不适用的情况而加以和解,具体治法有“和而兼汗、和而兼下、和而兼消、和而兼补”等。

和法最大功效在于和解外邪。如常见的感冒,当邪正双方“势均力敌”时,人体就会出现口苦、咽干、目眩,一会发热、一会怕冷的情况,这就是典型少阳证,或称半表半里,这时对证的方剂就是著名的“小柴胡汤”,它一方面可以引邪外出,使邪气逐渐退散到人体外面,另一方面又能扶正固表,引导人体的正气,防止邪气再次侵袭人体,以此来达到和解外邪,去除病症的效果。

除了和解外邪,和法的另外一大功效便是调和脏腑。脏腑失和中最常见的为“肝脾失和”,当遇到情志刺激或其他因素导致肝气不舒的情况下,即会影响到脾脏,从而导致肝脾不和的发生。这时常用的方剂为白术、白芍、陈皮、防风组成的“白术芍药散”。除了单独使用外,和法也可以与其他各法配合应用。例如与清法搭配——柴胡白虎汤,与温法搭配——柴胡桂姜汤、与汗法搭配——柴胡桂枝汤(兼表而和)、与下法搭配——柴胡芒硝汤(兼里而和)、旋复代赭汤(和胃降逆)等,总而言之,和法的运用很广,只要辨证明确,选方恰当,都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性的完好状态”的思想,恰如中医养生学特别重视的“中和”之道。因此,和法的真谛就是“以和为贵”,强者抑之,弱者扶之,寒者温之,热者凉之,让人体内的各种争斗停歇,以达到平衡和谐之境。

扶阳温法 治寒以热

温法,又称温里法、祛寒法,是运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扶助人体阳气,以达到祛除寒邪的目的,主要用于里寒证的治疗。《黄帝内经》中所谓“寒者热之”、“劳者温之”、“治寒以热”,皆是指“温”法。

寒证有表寒证和里寒证之分,表寒证需用辛温解表法治疗,属于“汗”法范畴,而寒邪内侵脏腑所致的实寒证,以及阳虚寒从中生之虚寒证,这二者均属里寒,需用“温”法治之。根据寒邪所在部位的不同和病情轻重缓急的差异,温法应用时又可分为温中祛寒、温阳利水、温经散寒、回阳救逆等治法。温中祛寒适用于寒邪直中脏腑,或阳虚内寒而出现的身寒肢冷、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润、脉沉迟弱等,代表方为理中汤、吴茱萸汤等;温阳利水适用于腰痛水肿、夜尿频数等脾肾虚寒、阳不化水、水湿泛滥之证,宜用真武汤、济生肾气丸等方药;温经散寒适用于寒邪凝滞经络、血脉不畅而见的四肢冷痛、肤色紫暗、面青舌瘀、脉细而涩等证,代表方选用当归四逆汤等;回阳救逆适用于疾病发展到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而见四肢逆冷、恶寒踡卧、下利清谷、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代表方为四逆汤、参附汤等。

对于“温”法,药物的煎煮和服用方法都有一定的讲究。温阳补气之药,要用小火煎煮,取汁温服,如理中汤、参附汤等;温经祛寒之剂,需煮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钟,再取汁温服,如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等;对于真寒假热证,温药入口即吐者,可采用温药凉服,以防呕吐;饮食宜取性温的牛、羊肉、桂圆等,也可酌用桂皮、姜、葱等调味品,以助药物的温中散寒之功效;服药期间,不可食用生冷瓜果和凉性食品等。

温法常与汗法、下法、补法配合使用,尤以与补法合用最多,称为“温补法”,这是由于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而阳虚里寒证往往由气虚发展而来,故温法除用温热药以外,常配合使用补气的药物。由于温法是专门针对寒证,因此,各种火热证、阴虚火旺证、阴血不足证、津液不足证都不适宜使用温法。此外,由于温法所用药物,性皆温燥,易伤损血阴、津液,久用或量大时应注意避免耗血伤津。

寒凉清法 祛火解毒

所谓清法,就是用寒凉性质(如苦寒、甘寒等)的药物,如黄连、黄芩、黄柏、石膏等,通过其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火热之邪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一切热性病和杂病,以及脓疡症出现热象者,以达到祛火解毒的目的。

虽然不同的里热证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都常见有发热、口渴、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症状。临床应用时,根据热邪在气(气分热证)、在血(血分热证),以及实热、虚热的不同,将清法分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及清解脏腑诸热的不同治法。

清热泻火适用于热在气分,出现发热、汗出、不恶寒、口渴等症状,如白虎汤;清热解毒适用于时疫温病,热毒疮疡诸病,方如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清热凉血适用于热入营血,症见烦躁、谵语、发斑、吐衄等症状时,可选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方剂;清热养阴适用于温热病后期之余热未尽,阴液已损证,或阴虚火旺证,方如青蒿鳖甲汤。清法除了用于外感热证外,还广泛地用于各种内伤杂症,如治牙龈肿痛,清胃火,可用清胃散;治胁痛耳聋,清肝火,可用龙胆泻肝汤;治燥热咳嗽,清肺火,可用泻白散;治热痢后重,清肠火,可用白头翁汤等。

虽然清法的应用范围很广,但由于所用药物性多寒凉,易损人阳气,尤其是苦寒之药易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因此不宜久用。另外,凡素体虚寒、食欲不振、大便溏泄;气虚、血虚发热者;大病后体质虚弱及妇女产后均须慎用清法。

缓散消法 软坚散结

所谓消法,就是以消导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导滞、消痞化积等作用,针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的实邪,使之消散的治疗方法,又称消积导滞法。临床上,该法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凡食积、虫积、痞块、积聚、痰饮、瘰疬、痈肿初起等症,均可用消法,目的在于消散脏腑、经络、肌肉的实邪,《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坚者消之”、“结者散之”就是其立法原则。

根据临床具体应用的不同,消法可分为软坚散结、消痰化饮、消食导滞、消水散肿四类。凡因气结、痰湿或血瘀所导致的肿核痞块,使用行气消瘀,或软坚磨积的方法,都属软坚散结法,代表方剂为消除“疟母”(类似疟疾引起的脾脏肿大)的鳖甲煎丸等;消痰化饮适用于因脾胃气虚、水湿不消,以致凝聚生痰,积于上脘,自觉胸中有积聚物的病症,代表方如金匮枳术汤;消食导滞则适用于因暴饮暴食、脾胃不运、消化功能呆滞等所导致的嗳腐吞酸、恶食倦怠、脘腹胀满等症状,代表方如保和丸、枳实消痞丸等;消水散肿适用于水气外溢、肢满腹肿、小便不利、大便溏泻等症,代表方是实脾饮。除了上述疾病,虫积、内外痈疡等,也可以用消去法来治疗。但是,在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两点:①由于消法属渐缓散的方法,不能用于急症;②消法具有攻伐破削的性质,不能用于体质极其虚弱者。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消法与下法虽然都是祛除有形之邪,但下法是在燥屎、瘀血、停痰、留饮等有形实邪必须急于排除,且有可能排除的情况下使用;而一些慢性的积聚,在不可能且无条件排除的时候,就应采用消法。下法是猛攻急下,消法是渐消缓散,消法虽较下法缓和,但仍属祛邪之法,故对于纯虚无实证者应禁用。

滋强补法 补益虚损

补法又称补益法、补虚法,是用一些滋补强壮的药物,以达到补益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之不足,改善人体虚弱状态,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谓“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即是其立法原则。

因临床上的各种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区别,因此,通常将补法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来运用。补气药物性味大多甘平或甘温,适用于气虚证,如倦怠无力、气短声低、神疲懒言、头晕自汗、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淡、脉虚弱等,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等,常用方剂如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补血的药物性味大多甘平,具有补血养血的作用,适用于血虚证,如面色萎黄、爪甲苍白、头眩耳鸣、心悸嘈杂,舌淡、脉细弱,妇女经少色淡甚至闭经等,常用药物有当归、熟地黄、首乌等,常用方剂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但是,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因此,补气药也常用于血虚证,在补血的基础上,常佐以补气之品,谓之“气血同补”。补阴的药物性味多甘寒,具有滋阴生津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证,如口干咽燥、肌肤枯涩、潮热颧红、怔忡惊悸、虚烦不寐、遗精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常用药物有沙参、麦冬、玉竹,常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补阳的药物性多温,味甘或咸,具有补肾助阳、强壮筋骨等作用,适用于阳虚证,如腰膝酸痛、阳痿早泄、自汗怕冷、耳鸣虚喘、舌淡苔白、脉沉迟弱等,常用药物有锁阳、补骨脂、肉苁蓉等,常用方剂如肾气丸、右归丸。

补法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①若为实证,邪气有余,而正气不虚者,不可妄用补法,否则不仅不能治愈疾病,反而会加重病情。②若为虚实夹杂者,单用补法则不利祛邪,若单用祛邪法则易伤正,此时,可以将补法与八法中的其他治法配合使用,即“攻补兼施”。

(0)

相关推荐

  • 一九六五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七答案

    7,试述治疗八法各法的主治症? 八法是指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载的,把药物治病的作用归纳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方法,后人称为八法,现代称为中医内科主要治疗的八种方 ...

  • 中医治病“八法”

    摘要在中医临床治疗中,治病"八法"有重要价值.本文对治病"八法",即汗法.和法.下法.消法.吐法.清法.温法和补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 中医;治病"八法 ...

  • 重回经典:中医“八大流派”你知晓多少?

    2019-07-31 18:30 中医就是中国的医术,为中国四大国粹之一.传承中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几年,保护中医.传承中医.弘扬中医,乃至中医创业的政策密集出台,日本中医(汉方).韩国中医( ...

  • 胸腰椎压缩骨折 中医综合疗法

    胸腰椎压缩骨折亦称"背脊骨折". "背脊骨伤",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屈曲型损伤多见,多发生于T11~L1.单纯压缩骨折伤后即出现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查体 ...

  • 中医健康疗法穴位养生,5大保健区、5个退烧穴、3个消炎穴

    人体有5大保健区 医学专家们认为,经常对人体五大保健区进行刺激,能有效地防治疾病,健身强体,益寿延年. 一.腋窝保健区 腋窝是血管.淋巴.神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它的健身奥秘之处,在于受刺激后会使人大笑 ...

  • 转载: 血虚、 血瘀、血寒、血热的中医食疗法

        中医理论与实践     血虚. 血瘀.血寒.血热的中医食疗法 陈允斌 1.血虚:补血重点是调脾 血虚的症状 血虚的症状:脸色发白.没有血色.夏天怕热.冬天怕冷.心悸.头晕.失眠 血虚的食疗方法 ...

  • 腹推——挖掘传统中医古疗法

          从中医经络理论来讲,手足三阴经皆在腹部有走行,且在腹部交接.任脉为"阴脉之海",也在腹部有走行.因此,腹部 是先天最容易寒凝的地方.中医认为:阴属寒.寒则凝.凝则结.结 ...

  • 治疗痛风的中医辩证疗法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在治疗痛风方面,能够保证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因此,痛风的治疗要根据痛风病发的不同阶段及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痛风治疗一.急性发作期 急性发作的痛风病人会出现发热.头痛.关节明 ...

  • 刚刚曝光:美军效仿中医,正秘密研究针灸等中医特色疗法!

    气功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抗病能力,针灸的主要作用是快速止痛,对现代战争尤为重要,从研究气功大师严新开始或更早,美军一直在秘密研究中医特色 美军研究用针灸止痛 大家可以想想:他们的军费全球最高,他们的仪器设 ...

  • 中医针灸疗法大全(收藏版)

    <世医得效方>中,灸法治疗占了针灸部分的十分之九.他受<肘后>.<千金>的影响较大,对阴证.阳证.寒证.热证,多采用灸法.灸治常根据病证和部位而用艾炷灸,艾炷有竹筋 ...

  • 【中医育儿】12岁前的中医自然疗法|彭鑫博士中医育儿课堂

    本文作者:彭鑫 文章摘自:<中医古法 婴幼养生> 明代有个中医叫张景岳,他在<景岳全书>小儿则里提出一种理念,就是儿童的病在12岁之前如果有先天禀赋的问题,比如说脾胃不好,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