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朱军的“家父”事件(将采访对象的父亲称做“家父”),折射出中国社会(局部)的“礼崩乐坏”。
“礼崩乐坏”并不是坏事。
西周末年的礼崩乐坏,迎来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春天。我们中国人,吃尽了“繁文缛节”的苦头。我曾经翻过杜佑的《通典》,那简直是“形式主义”的大全。
这些复杂的礼节,束缚得我们透不过气来,从身体到精神都逐渐贫弱、萎缩。有人问:人的膝盖为什么是弯曲的?答案是:便于下跪。
好在有了“五四”运动。从此以后我们不必跪着说“奴才该死”,而可以直起腰陈述“我”的意见了。所有的繁文缛节统统不要,“家父”“令尊”改称“我爸”“你爸”,多简单!
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没有这么简单。
一方面,有些坏的“礼”崩得不够彻底,甚至是回到了比过去更坏的地步。比如说,很多地方婚丧嫁娶的“随礼”,已到了让一般家庭难以负担的程度,但为了面子,只能硬撑。再比如说,不说了。
另一方面,很多好的“礼”却都被崩没了。我们都承认,在保留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做得比我们好。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德国人特别讲“形式主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德国人在聚会上发言竟然要打草稿。文章这样写道——
我工作的学校有两位同事要退休了,全体老师要为此搞一次聚餐。饭前有个欢送退休同事的仪式。让我惊讶的是,大家都是一个学校的老师,可上台发言的人竟然都打了草稿,无论是校长还是普通老师,都照着稿子宣读。最后发言的两位退休教师也掏出了讲稿,说到感动处,很多老师都流了泪,场面真是感人。后来我好像明白了:同样都是说话,照着稿子读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在这种场合,不是看你有没有即兴演讲的才能,而是看你是否重视。
这篇文章还有这样的内容——
德国人的“形式主义”还体现在很多方面,甚至把演出完毕的谢幕也变成了一种对演员表示尊重的仪式。演员一遍遍地出场谢幕,观众就是不退席,掌声一浪高过一浪,于是演员再谢幕,观众再鼓掌,周而复始。据说,超过半小时的谢幕都不算新鲜事。这样的谢幕成了表演的一部分,由演员和观众共同完成。
德国人就是这样不怕麻烦和重复。一个菜谱,奶奶用过了,传给儿媳和孙女。德国人的天性是不肯取巧的,他们的很多乐趣源于对形式的重复。
于是我想到,这样的“形式主义”其实我们也需要,因为它们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珍惜,这样的“形式”丰富着我们作为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