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新知大会第三季:提问历史,想象未来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三联·新知大会第三季

提问历史,想象未来

文学、历史、哲学、考古、艺术——十六位学者,四场主题论坛。聆听、交流、碰撞——深入浅出地呈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方法。让严谨、可靠、充满可能性的知识与思想,驱动我们的思维,提问历史,求知文明,理解当下,想象未来。

【时间】
2021年4月3日—4月24日每周末
【现场】
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店
(北京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直播】
Bilibili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直播间
UID:22439280
京东直播 :搜索“三联书店” 进入直播间
抖音直播:三联生活周刊抖音号

视频号直播

【主办】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生活传媒

中读  三联韬奋书店

【协力】 

京东直播 抖音

第一场 考古百年:
故事与新知,过去与未来
【时间】
4月3日(周六)14:30-16:30
【主持】
常怀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嘉宾】
李  零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姜  波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陈胜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从1921年发现仰韶文化至今,中国考古走过百年历程,数代考古学者的努力,揭示了今天中国版图上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近年来,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大型项目的开展,考古学正在突破“正经补史”的传统角色,秉承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理念,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
自然科学和新技术的应用,让考古学有了新的面貌;国际交流和不断拓展的研究视野,让学者们带着研究课题走出了国门;考古学的传播力度越来越大,公众考古学日渐兴旺。
百年考古发现带来丰富的资料,同时提出更多的问题:中国进入文明的标准如何界定,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架构,如何看待传说和历史、本土和外来,研究成果如何最大限度回馈社会、发挥实际作用,等等。考古学又迎来了新的挑战。
上一个百年,素材都已到位;下一个百年,我们期待新知。
第二场  黄金时代:
唐朝何以成为世界性帝国?
【时间】
4月10日(周六)14:30-16:30
【主持】 
葛承雍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嘉宾】
孟宪实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李四龙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
尹吉男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世界性帝国”是国内外学界对唐代历史特点的新共识。“帝国”,指其辽阔的疆土与多元的族群。
7-9世纪的中古中国,华夏民族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对内完成典章制度的统合,打破民族间的壁垒;对外混一融洽,四海一家,采撷不同文明之菁华。
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盛唐气象是如何形成的?
后人眼中,那开放包容、扩大恢张的时代精神,其源头何在?
在这个世界性的中华帝国里,唐人如何看待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
宗教信仰与艺术观念如何与大唐气度相互成就?
重新思考唐朝的世界性,将为我们的当下和未来提供源源不断的教益与启迪。
第三场 宋人风雅:
华夏文化为何造极于宋朝?

【时间】
4月18日(周日)14:30-16:30
【主持】
江  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嘉宾】
邓小南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杨立华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余  辉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宋,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人文精神、极有教养、极富审美的朝代之一,有史学家将之比作中国的文艺复兴。陈寅恪先生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国力并不强盛的宋朝,为何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文化成就?
宋朝的帝王、士大夫和百姓如何看待个人与天地自然、家国人伦的关系?他们如何透过外在世界的兴衰起落,找到自我内在人格的价值与意义?他们如何把审美融入日常,在本职生存之外兼具书法、绘画、诗词等多方面修养,活出文雅、洒脱、有趣的人生?
重新体味宋人风雅,不仅是对古人的致敬,也是一种文化上的溯源和灵感上的启发。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我们为之自豪的民族文化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这些,都可以回到宋朝去寻找答案。

第四场  站在“虚构”这边
——小说、历史与形式

【时间】
4月24日(周六)14:30-16:30
【主持】
苗炜 小说家,曾任《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新知》杂志主编
【嘉宾】
格非 作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
董强 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教授,傅雷翻译出版奖组委会主席
范晔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葡语系副教授,《百年孤独》译者
自小说诞生以来,围绕其虚构的形式与现实的功能之间的讨论就从未停止。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派,不同时期的小说写作都与历史保持着或隐或显的张力。小说与历史,只是人类探索自身文明与心灵的两种不同形式。
进入21世纪,“虚构”与“非虚构”的对峙取代了“小说”与“历史”的共生。上百万字的穿越、玄幻小说随处可见,打破创作门槛的非虚构作品亦极受追捧——在两者的夹击下,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再难找寻文本的“理想读者”;而历史,也随之变得轻忽、飘渺。
重新讨论小说、历史与形式,不只是为了站在“虚构”这边,更是检索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想象,为叵测的未来留存一份备忘。
| 相 | 关 | 图 | 书 |
三联·中读文丛
知识永远承诺开放:将学者的研究转化为大众都能享有的财富
“三联·中读文丛”源于三联书店旗下知识服务平台“中读”开发的系列音频课程,课程秉承三联书店的出版传统,邀请各领域的优秀学者,通过的新技术手段,使得知识资源在学者与公众之间双向流动——对学者而言,知识经过了质疑、挑战、检验而变得更具理性;对听众而言,平常看上去冷僻、高深的问题因走出书斋变得亲切而感性。知识本身也因分享与体验激荡出更多的可能性。
文丛的出版,不仅仅是将线上音频课汇编为文字,而是在课后,根据听众的反馈和编辑团队的策划,邀请老师重新编写,辅以丰富的插图,将专深的学术研究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知识读物,系统地勾勒知识演进的过程,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
已刊四种
  •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李零 许宏 樊锦诗 等著
ISBN: 9787108067968 定价: 88.00元
什么是“文明”?中华5000年文明如何证明?
最早的中国在哪里?殷墟的甲骨文写了什么?
三星堆文明与中国以外的上古文明有何相似性?
海昏侯墓为什么那么多金子?长安城最繁华的商业街长什么样?
水下考古怎么考?莫高窟为什么是世界艺术宝库?
“上下五千年”早已刻入每一位中国人的基因,而考古学让我们看到另一个与古籍文献所载的中国相似又不同的华夏,也许难说二者谁更“真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华文明景观,得益于考古学的襄助,已经殊为精彩,蔚为大观。
十位长年负责一线勘探的考古领队,以亲历者的角度为公众揭开考古探掘的面纱,带领读者来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现场,讲述中国十个重大考古发现的发掘经历、前沿进展以及文明背后的故事。这一个个现场如同“时间胶囊”,展现了中国各阶段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风貌,提供了独立于文献之外的历史信息,改变了世界对中国文明的基本看法。
作者简介 :
李 零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先秦考古研究及中国古汉语研究
刘 斌 良渚古城的发现者,良渚古城考古主持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许 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考古队第三任队长
唐际根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原安阳殷墟考古队队长,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
高大伦 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教授
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罗布泊小河墓地发掘领队,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段清波 西北大学考古学教授,原秦始皇陵考古队长
杨 军 海昏侯墓考古队队长,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刘 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研究员
崔 勇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南海Ⅰ号的考古发掘领队
樊锦诗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相关专题】

高大伦:因为三星堆,古蜀国的历史由传说变成了信史

  • 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邓小南 杨立华 王连起 等著
ISBN:9787108069719 定价:88.00元
真实的宋朝是怎样的?
宋朝士大夫的人格伟大在哪里?
宋画与文艺复兴有什么联系?
宋瓷如何体现优雅内敛的极简美学?
为什么今天的“雅”是宋朝的日常?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人文精神、有教养、有思想的朝代之一,有些历史学家将之比作中国的文艺复兴。它结束了残唐五代乱局,使中华大一统的主体文脉得以延续,又在诸多领域独具开创性,深远影响到元明清乃至近代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宋代士人看重内在自我人格的实现,又兼具书法、绘画、诗词等多方面修养,呈现出文雅、洒脱、有趣的人生。其“士气”通过抚琴、调香、赏花、观画、饮酒、烹茶等活动化入民俗,贡献了一系列雅致的生活范式,风尚所及,上至皇家宫廷,下至巷陌百姓,成为后世追慕的审美典范。
三联邀请十位学者,以文化和审美为经纬,分别从国势、理学、书法、宋画、宋词、宋瓷、名物、茶事、雅集十个侧面,编织宋代文人的生活美学指南,立体呈现宋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全书四色印刷,选配近三百幅精美高清图片,充分展示宋代文物的质地和细节,可供鉴赏与收藏。
作者简介 :
邓小南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杨立华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王连起 故宫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朱青生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
康 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廖宝秀 原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扬之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郑培凯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
叶 放 当代艺术家、园林学者

【相关专题】

杨立华:北宋士大夫的深邃平静
余辉 |《清明上河图》最后“三问”:问病、问命、问道
  • 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荣新江 辛德勇 孟宪实 等著
ISBN:9787108069733 定价:88.00元
什么是唐朝的“世界主义”?
唐代的政治文明达到了怎样的高度?
日本为何邀请鉴真东渡传法?
唐代的写作现场是怎样的?
唐代家族式的书法传承系统意味着什么?
如果中国历史有一个“黄金时代”,那么或许就是唐朝。她像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各方面卓越于世,极具辐射力。
本书邀请十位重量级专家学者,从全球视野和文明的角度来理解唐帝国,在吸纳近数十年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实而活泼地讲述唐代的政治文明、物质生活和审美风尚,并通过佛教、诗歌、乐舞、书画等主题,立体呈现唐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千年不坠的伟大传统。
作者简介 :
荣新江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辛德勇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孟宪实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韩昇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葛承雍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于赓哲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李四龙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
西川 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
苏泓月 学者、作家,《古乐之美》作者
尹吉男 著名美术史学者、艺评家

【相关专题】

尹吉男:唐代人物画为何那么传神
  • 12堂小说大师课: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

陆建德 余中先 戴从容 等著
ISBN:9787108069726 定价:98.00元
为什么要读小说?小说死了吗?
怎样才能读完《追忆似水年华》?《城堡》中的K是谁?
《寒冬夜行人》的悬念是怎么样设置的?
菲兹杰拉德如何炫富?
马尔克斯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是魔幻现实主义代表?
普鲁斯特,伍尔夫,乔伊斯,卡夫卡,劳伦斯,菲茨杰拉德,福克纳,博尔赫斯,加缪,卡尔维诺,马尔克斯,昆德拉。这些名字代表着有史以来最璀璨的文学的黄金时代。他们的思想与作品至今对人类文明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现代主义塑造了“现代人”感受世界的心理和方式。强调反叛性、先锋性、实验性的现代主义小说,既在自我意识、人物性格、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同时也挑战小说的创作手法、读者的审美习惯与人们的道德伦理。
这些经典的现代小说,带我们去往无数具有挑战性的心灵视域。那是审美的旅行,也是伦理的旅行,既能帮助我们理解20 世纪所经历的“荒原”与“魔幻”体验,也能让逐渐湮没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中的心灵,重新恢复意识与情感的双重敏感,更好地体察作为现代后果的当下。
12堂异彩纷呈的小说大师课,12位国内最具权威的学者译者,每人讲解一位20世纪的小说大师与一本代表作,结合时代状况与作家背景,揭开文字织就的面纱,带领我们洞见作品内涵,透析西方社会、思想与文明。以这些最经典的作家作品为点,时代背景为面,搭建文学的常识与基础,体会语言与生命之美。
作者简介:
陆建德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余中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雪岚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戴从容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
吴晓东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 尖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作家
林 斌 厦门大学教授,《寓言》中文版首译者
陈众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袁筱一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教授,翻译家,文学评论家
文 铮 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言文学教授
范 晔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葡语系副教授,译有《百年孤独》等西语文学作品数种
董 强 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兰西学院通讯院士
【相关专题】
董强:米兰·昆德拉的“笑”与“忘”
(0)

相关推荐

  • 书单 | 近年出版的 历史人类学 专著92种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公共图片库 近年出版的历史人类学专著92种 猫细细读好书 搜集整理 整理说明: ✪关于"近年":除了少数几本出版于上个世纪(1985年.1999年),其他绝大部分 ...

  • 苏秉琦:告别一烛独照,看见满天星斗

    作者:郭大顺 <光明日报>(2020年11月02日 11版) . 学人小传 苏秉琦(1909-1997),河北省高阳县人.考古学家.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

  • 2020年中国六大考古发现,发现了啥?

    探索更多未知 陈星灿 3月26日,一年一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揭晓了2020年六大考古新发现.它们是:浙江余姚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巩义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北武汉 ...

  • 阅读的力量丨中国文明:农业与礼制的考古学

    <中国文明:农业与礼制的考古学> [日]冈村秀典 著 陈馨 译 秦小丽 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年9月 定价:60.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以最新的考古材料为依托,以文明形成全景化的视角 ...

  • 大汶口与良渚大墓葬仪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0-12-18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张弛 (作者:张弛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文刊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国际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编<早期文明的对话:世 ...

  • 世界肺癌大会最新数据!放疗+免疫三联方案,疗效能否起飞?

    即将于9月8日线上举行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将报道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正在开展的一项临床研究,研究是将立体定向放疗(SBRT).信迪利单抗(国产PD-1)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

  • 三联读书会 | 读游记,走古道,重返历史现场

    三联读书会No. 4 来啦~ 这一次,我们邀请了国宝守护人--耿朔老师带我们走出书房,读精彩游记,畅游中国古道,重返历史现场! 学会用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的方式,去重新理解文物和遗迹. 直播主题:读 ...

  • 肿瘤再添新疗法,ORR高达74%,PD-1单抗开启三联模式,靶免化齐上阵!

    20%的晚期胃癌患者伴有HER2过表达,一般预后较差,目前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是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仅有13.1个月OS,47%的ORR,疗效有限且易进展,.5月5日,FDA批准PD-1单抗帕博利珠单抗( ...

  • 北京东四三条胡同有700多年历史,这里的住户都发生过什么变化?

    北京的胡同,既是北京空间的组成部分,也是时间的组成部分.有着700多年历史的东四三条胡同,是我家曾居住过的老宅所在地.至今,她体量不变,保持着当年设计时的原生姿态:宽9.24米,长700米.公元127 ...

  • 浅谈《牛股战法》在哈三联的综合运用

    一.缩图看势 哈三联是一只远端次新股,2017年9月上市,涨到A 柱47.18见顶后出现回落,至2021年2月4日b 柱7.16最大跌幅-84.8%.之后形成筑底拐点,紧接着涨停板启动,结束了3年多的 ...

  • 浅谈牛股战法在哈三联中的实战运用

    牛股战法是苏天发老师板学理论中的战法之一.在此根据相关战法的原理对个股哈三联进行分析和预判,与大家共同分享.探讨. 一.缩图看势 哈三联是一只远端次新股,2017年9月上市,涨到A 柱47.18见顶后 ...

  • 哈三联 转帖学习

    哈三联是苏老师3月15日后那期直播课的案例股,分析之后,小涨了一下就进入了震荡,但最终却突破了6378线的压力,进入了主升的空间.今天,刘永生同学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对它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他分析得很 ...

  • UC头条:晚期MSS型结直肠癌: 三联疗法超50%患者有效

    根据第2期LCCC1632研究,Nivolumab(Opdivo),ipilimumab(Yervoy)和帕尼单抗(Vectibix)的三联疗法已在MSS型和KRAS,NRAS和BRAF野生型的先前治 ...

  • 时隔八年,再次邂逅龙华的三联公园,一切还是记忆中的样子

    曾经在三联公园附近的一家工厂做过临时工,在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因不犯困,就到处走走,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三联公园,当时是冬天,又正值中午,所以公园里人很少,显得很安静,而且这个公园不大,一处小高山,一小片平 ...